1、第一节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1、第一次巴黎和约、第一次巴黎和约2、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1814年年9月,维也纳会议召开。除了奥斯曼帝国外,所有欧月,维也纳会议召开。除了奥斯曼帝国外,所有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英、俄、奥、普四国主洲国家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英、俄、奥、普四国主持,其主要任务是重新分配领土,划分欧洲政治地图,恢复持,其主要任务是重新分配领土,划分欧洲政治地图,恢复原来的政治秩序原来的政治秩序君主制和均势,保证欧洲和平。会议结果君主制和均势,保证欧洲和平。会议结果是是最后议定书最后议定书
2、第一节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1、第一次巴黎和约、第一次巴黎和约2、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1)、各国的目标:)、各国的目标:英:维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持大陆均势。英:维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持大陆均势。奥:维持大陆均势,防止法国过于衰弱,普、俄过于强大。奥:维持大陆均势,防止法国过于衰弱,普、俄过于强大。俄:希望奥、普对立,吞并华沙大公国。俄:希望奥、普对立,吞并华沙大公国。普:吞并法国领土(萨克森王国和莱茵河地区)。普:吞并法国领土(萨克森王国和莱茵河地区)。法:利用各国矛盾,维护法国利益。与英、奥一致,力求维法:利用
3、各国矛盾,维护法国利益。与英、奥一致,力求维 护均势,反对俄、普的扩张野心。护均势,反对俄、普的扩张野心。第一节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1、第一次巴黎和约、第一次巴黎和约2、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1)、各国的目标)、各国的目标(2)、会议的组织)、会议的组织 四国外长会议四国外长会议:主导了会议主导了会议 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8:8个国家组成,梅特涅主持。个国家组成,梅特涅主持。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负责各种具体事务。负责各种具体事务。全体大会全体大会:一直没有召开过。一直没有召开过。第一节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4、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1、第一次巴黎和约、第一次巴黎和约2、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1)、各国的目标)、各国的目标(2)、会议的组织)、会议的组织(3)、会议提出的两个原则)、会议提出的两个原则 正统主义原则正统主义原则 补偿原则补偿原则 第一节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1、第一次巴黎和约、第一次巴黎和约2、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1)、各国的目标)、各国的目标(2)、会议的组织)、会议的组织(3)、会议提出的两个原则)、会议提出的两个原则(4)、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和
5、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和最后议定书最后议定书 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 波兰波兰萨克森问题;萨克森问题;德意志问题;德意志问题;意大利问题;意大利问题;瑞士永久独立;瑞士永久独立;新的国际规范新的国际规范最后议定书主要内容第一,调整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各国的疆界第一,调整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各国的疆界(1)按照正统主义原则,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荷兰以及那不)按照正统主义原则,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荷兰以及那不勒斯等王朝恢复了旧王朝的统治;勒斯等王朝恢复了旧王朝的统治;(2)奥属尼德兰并入荷兰,热那亚、萨奥属尼德兰并入荷兰,热那亚、萨瓦和尼斯并入撒丁王国,意大利仍陷入分崩离析状态,瑞典合并挪威;
6、瓦和尼斯并入撒丁王国,意大利仍陷入分崩离析状态,瑞典合并挪威;(3)俄国西部疆域扩大到波兰西部,波兰成为沙皇统治下的一个君主立)俄国西部疆域扩大到波兰西部,波兰成为沙皇统治下的一个君主立宪国;(宪国;(4)英国获得好望角、马耳他和斯里兰卡等战略要地;()英国获得好望角、马耳他和斯里兰卡等战略要地;(5)奥地)奥地利和普鲁士都得到领土补偿,前者得到中南欧的一些领地,后者获得莱茵利和普鲁士都得到领土补偿,前者得到中南欧的一些领地,后者获得莱茵地区和波兰部分领土;(地区和波兰部分领土;(6)建立由奥地利、普鲁士和其他)建立由奥地利、普鲁士和其他33个德意志邦、个德意志邦、4个自由市组成的德意志邦联,
7、邦联议会的议长由奥地利代表担任,使德个自由市组成的德意志邦联,邦联议会的议长由奥地利代表担任,使德意志的分裂状态固定化;(意志的分裂状态固定化;(7)承认瑞士联盟为永久中立国。)承认瑞士联盟为永久中立国。最后议定书主要内容第一,调整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各国的疆界第一,调整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各国的疆界第二,讨论并决定了带有普遍性的国际问题。第二,讨论并决定了带有普遍性的国际问题。(1)会议通过)会议通过关于取缔贩卖黑人奴隶的宣言关于取缔贩卖黑人奴隶的宣言,但各国可以按照自己,但各国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实施的日期;(的实际情况决定实施的日期;(2)会议通过了)会议通过了关于河流自由航行的规关于河流
8、自由航行的规章章,确定位于各国边界上的或流经数国的国际河川,从可通航之点起到,确定位于各国边界上的或流经数国的国际河川,从可通航之点起到河口为止,各国可以完全自由航行,并且不得禁止任何人进行贸易,但应河口为止,各国可以完全自由航行,并且不得禁止任何人进行贸易,但应制定征税和航行的国际规则;(制定征税和航行的国际规则;(3)会议通过)会议通过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章程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章程,规定外交使节分成三个等级,分别是大使、特命全权公使、代办。各,规定外交使节分成三个等级,分别是大使、特命全权公使、代办。各个等级的外交官员的位次,应依照他们正式通知到达的日期决定。个等级的外交官员的位次,应依照他
9、们正式通知到达的日期决定。第一节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1、第一次巴黎和约、第一次巴黎和约2、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1)、各国的目标)、各国的目标(2)、会议的组织)、会议的组织(3)、会议提出的两个原则)、会议提出的两个原则(4)、)、最后议定书最后议定书和重大问题的解决和重大问题的解决(5)、会议后的政治形势及潜在的问题)、会议后的政治形势及潜在的问题 第一节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1815年年3月,拿破仑返回巴黎,发动了百
10、日政变。月,拿破仑返回巴黎,发动了百日政变。各国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于各国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于6月滑铁卢战役击败拿月滑铁卢战役击败拿破仑。再次流放拿破仑,囚禁他于南大西洋的圣赫勒破仑。再次流放拿破仑,囚禁他于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在这种背景下,胜利国认为有必要加固维也纳拿岛。在这种背景下,胜利国认为有必要加固维也纳体系。体系。第一节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1、神圣同盟条约神圣同盟条约(1815.9)条约提倡以基督教的教义为基础(故称条约提倡以基督教的教义为基础(故称“神圣神圣”),维护各),维护各国君主
11、制度的稳定和欧洲的和平。这个条约是开放的,因此其国君主制度的稳定和欧洲的和平。这个条约是开放的,因此其他欧洲国家的君主都参加了这个条约,只有英国、土耳其和梵他欧洲国家的君主都参加了这个条约,只有英国、土耳其和梵蒂冈没有参加。蒂冈没有参加。该条约没有为签字国规定明确的军事义务,只表达了合作的该条约没有为签字国规定明确的军事义务,只表达了合作的决心。但是这个同盟的三个创始成员在随后的欧洲政治中发挥决心。但是这个同盟的三个创始成员在随后的欧洲政治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即联合起来镇压革命运动。了主导作用,即联合起来镇压革命运动。第一节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
12、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1、神圣同盟条约神圣同盟条约(1815.9)2、四国同盟条约四国同盟条约(1815.11)条约永久剥夺拿破仑及其家族在法国的统治;条约永久剥夺拿破仑及其家族在法国的统治;盟军占领法国;盟军占领法国;必要时动用全部武力以对付法军的攻击;必要时动用全部武力以对付法军的攻击;确立四国定期协商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确保欧洲和平。确立四国定期协商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确保欧洲和平。第一节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1、神圣同盟条约神圣同盟条约(1815.9)2、四国同盟条约四国同盟
13、条约(1815.11)3、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核心人物、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核心人物梅特涅梅特涅 第一节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三、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三、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 1、对维也纳会议的评价、对维也纳会议的评价 1、对维也纳会议的评价 维也纳会议是16481918年间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使欧洲大国大体上形成了一种领土均势,为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构筑了一道安全堤坝;在欧洲大陆恢复了旧的封建专制制度。维也纳会议重新构筑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覆灭后的欧洲框架,对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权政治是其一
14、大特色。第一节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三、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三、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 1、对维也纳会议的评价、对维也纳会议的评价 2、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2、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是欧洲列强讨价还价,求得妥协的国际体系,维护了旧的封建制度,是历史的反动由于该体系内部的重重矛盾而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但该体系在国际关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关系体系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关系体系 均势原则成为均势原则成为维护国际关系体系内均衡结构的经典型原则维护国际关系体系内均衡结构
15、的经典型原则 它对各国外交代表的等级的规定,至今还被作为外交惯例它对各国外交代表的等级的规定,至今还被作为外交惯例而广泛运用而广泛运用 第三章第三章 第二节第二节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欧洲协调体制的确立欧洲协调体制的确立亚琛会议亚琛会议(18181818、9 9)特洛波会议特洛波会议(18201820、1010)莱巴赫会议莱巴赫会议(18211821、1 1)维罗纳会议维罗纳会议(18221822、1 1)第三章第三章 第三节第三节维也纳体系的危机维也纳体系的危机(1815-1841年)年)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 维也纳体系的冲击维也纳体系的
16、冲击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 纳体系的危机纳体系的危机三、东方问题对大国均势的破坏三、东方问题对大国均势的破坏 第三节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拉美独立运动、拉美独立运动 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战争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战争;圣马丁领导的拉美反殖民斗争。圣马丁领导的拉美反殖民斗争。第三节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拉美独立运动、拉美独立运动 2
17、神圣同盟的干涉、神圣同盟的干涉 干涉的动机:干涉的动机:视为对维也纳正统秩序的挑战;视为对维也纳正统秩序的挑战;对拉美独立政权的共和政体的仇视对拉美独立政权的共和政体的仇视;趁机扩大在拉美的市场,或攫取西班牙趁机扩大在拉美的市场,或攫取西班牙 的美洲殖民地。的美洲殖民地。第三节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拉美独立运动、拉美独立运动 2、神圣同盟的干涉、神圣同盟的干涉 3、英国的反干涉政策、英国的反干涉政策 原因原因 英国在中南美洲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英国在中南美洲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担心列
18、强的干涉将危及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和海洋霸权担心列强的干涉将危及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和海洋霸权;博取拉美独立政权的好感,也借机转移国内斗争的视线;博取拉美独立政权的好感,也借机转移国内斗争的视线;凭借海洋霸权,对神圣同盟的干涉行使凭借海洋霸权,对神圣同盟的干涉行使“否决权否决权”。第三节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拉美独立运动、拉美独立运动 2、神圣同盟的干涉、神圣同盟的干涉 3、英国的反干涉政策、英国的反干涉政策 4、门罗宣言、门罗宣言 第三节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
19、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法国七月革命法国七月革命比利时革命比利时革命德意志部分邦德意志部分邦国革命、意大国革命、意大利部分地区起利部分地区起义义波兰起义波兰起义第三节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 东方问题东
20、方问题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奥斯曼土耳其的衰落以及由此产生的西方列强对其“遗产”的争夺斗争是“东方问题”产生的根源。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沙俄彼得一世时期对土耳其的战争。东方问题 列强在争夺土耳其遗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 列矛盾,如俄英矛盾、俄法矛盾、英法矛盾、列强与土耳其的矛盾、土耳其与其附属国的矛盾 列强争夺的重点集中在黑海两海峡和巴尔干 半岛,它是东方问题的核心。东方问题 列强在争夺土耳其遗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 列矛盾,如俄英矛盾、俄法矛盾、英法矛盾、列强与土耳其的矛盾、土耳其与其附属国的矛盾 列强争夺的重点集中在黑海两海峡和巴尔干 半岛,它是东方问题的核心。为解决东方问题、列强们曾提出
21、三种方案:一是维持土耳其现状;二是在列强之间瓜分土耳其;三是在土耳其境内建立民族独立国家。在东方问题中,俄国的野心最大,与英、法、奥、普 产生矛盾。希腊独立,土埃战争是典型事件。“欧洲 协调”失去作用。第三节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 1、希腊独立及影响(、希腊独立及影响(1821-1830)(1)、独立过程)、独立过程 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征服了希
22、腊。希腊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要求摆脱帝国的统治。1821年3月,希腊本土爆发反土耳其苏丹统治的民族起义,1822年1月13日,宣布希腊独立。英国支持俄国也支持,但真实意图是在巴尔干扩张,遭到英、法、奥的共同反对奥、普主张镇压,而俄与英、法合作,共同强制土耳其停止对希腊的战争,表明神圣同盟无法在正统主义原则上协调一致了。1830年,在英法俄的保护下,希腊正式获得独立地位。第三节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23、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 1、希腊独立及影响(、希腊独立及影响(1821-1830)(1)、独立过程)、独立过程(2)、影响)、影响 通过亚得里亚堡和约的签订,俄国在东方问题上获得了优势,同时也破坏了维也纳体系确立的大国均势状态,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沉重打击了神圣同盟体系。第三节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 1、希腊独
24、立及影响(、希腊独立及影响(1821-1830)2、两次土埃战争及影响(、两次土埃战争及影响(1831-1841)(1)、第一次土埃战争(1831-1833)(2)、第二次土埃战争(1839-1841)(3)、影响 俄国丧失在黑海的优势 加剧了俄国与欧洲其他列强的矛盾 欧洲协调机制遭到破坏 第三章第三章 第四节第四节维也纳体系的瓦解维也纳体系的瓦解一、一、18481848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二、克里米亚战争二、克里米亚战争第四节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一、1848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1、革命爆发的原因 政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遭受外来压
25、迫的东南欧各国要取得民族独立 经济:农业歉收,工商业危机阶级矛盾尖锐第四节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一、1848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1、革命爆发的原因 2、革命过程2、1848年欧洲革命的过程法国二月革命法国二月革命维也纳三月革命维也纳三月革命 柏林三月人民起义柏林三月人民起义意大利三月革命意大利三月革命匈牙利三月人民起义匈牙利三月人民起义 2、1848年欧洲革命的过程 法国二月革命法国二月革命(1)革命的爆发及经过)革命的爆发及经过(2)革命的影响)革命的影响在原则上推翻了反法国大革命的正统秩序和反法国霸权主在原则上推翻了反法国大革命的正统秩序和反法国霸权主义的均势秩序;义的均势秩序;为法国民
26、族扩张主义势力的崛起扫清了道路。为法国民族扩张主义势力的崛起扫清了道路。第四节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一、1848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1、革命爆发的原因 2、革命过程3、革命的结果除法国外,其他国家的革命均被镇压。除法国外,其他国家的革命均被镇压。第四节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一、1848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1、革命爆发的原因 2、革命过程3、革命的结果4、革命的影响欧洲1848年革命的影响(1)、俄国通过镇压)、俄国通过镇压1848年革命,成为年革命,成为“欧洲宪兵欧洲宪兵”。(2)、)、1848年的欧洲革命,摧毁了欧洲正年的欧洲革命,摧毁了欧洲正统秩序。统秩序。(3)、俄国在)、俄国在18
27、48年欧洲革命中起到了支年欧洲革命中起到了支配作用,引起了英国的警觉。配作用,引起了英国的警觉。第四节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一、1848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1、革命爆发的原因 2、革命过程3、革命的结果4、革命的影响5、革命的性质 第三章第三章 第四节第四节维也纳体系的瓦解维也纳体系的瓦解一、一、18481848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二、克里米亚战争二、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东方战争1 1、俄罗斯的野心、俄罗斯的野心 俄罗斯一直寻求黑海出海口,觊觎巴尔干,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矛盾冲突最深,曾发生数次战争。由于地理位置和对外战略,俄罗斯在东方问题上越来越处于矛盾的
28、焦点上。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俄罗斯再次把外交重点放在东方问题上。它的野心遭到了英法奥普的共同反对。它们争夺近东霸权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克里米亚战争。第三章第三章 第四节第四节维也纳体系的瓦解维也纳体系的瓦解一、一、18481848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二、克里米亚战争二、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东方战争1 1、俄罗斯的野心、俄罗斯的野心2 2、战争的导火索、战争的导火索圣地保护权问题圣地保护权问题 圣地指耶路撒冷和伯利恒,都在土耳其境内。圣地保护权就是指圣地教堂的管理权和对朝拜的教徒的保护。起初,法国作为天主教代表获得保护权,后来俄国作为东正教代表获得保护权。从1
29、842年开始,法国索要保护权,与俄国矛盾,土耳其左右为难。从1853年开始,俄国展开强制外交,迫使土耳其就保护权问题缔结条约。土依靠英法支持,拒绝,俄发动战争。1854年,英法卷入战争,奥、普随后支持英法。第三章第三章 第四节第四节维也纳体系的瓦解维也纳体系的瓦解一、一、18481848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二、克里米亚战争二、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东方战争1 1、俄罗斯的野心、俄罗斯的野心2 2、战争的导火索、战争的导火索圣地保护权问题圣地保护权问题3 3、战争的进程和结果、战争的进程和结果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战争双方:英法奥普萨土战争双方:英法奥普萨土俄俄 主战
30、场:在克里米亚,故称为克里米亚战争。主战场:在克里米亚,故称为克里米亚战争。奥地利担心俄控制多瑙河,陈兵威胁其后方奥地利担心俄控制多瑙河,陈兵威胁其后方。俄国败于落后的装备和指挥,其根本是农奴制度的俄国败于落后的装备和指挥,其根本是农奴制度的腐朽。腐朽。1856年签订年签订巴黎和约巴黎和约 第三章第三章 第四节第四节维也纳体系的瓦解维也纳体系的瓦解一、一、18481848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年欧洲革命与神圣同盟的解体二、克里米亚战争二、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东方战争1 1、俄罗斯的野心、俄罗斯的野心2 2、战争的导火索、战争的导火索圣地保护权问题圣地保护权问题3 3、战争的进程和结果、战争的进程和结果4 4、战争的影响、战争的影响 4、战争的影响 俄国失去在欧陆的优势地位。法国地位再次上升。英国继续海上霸权。奥地利与俄国从此结仇。奥斯曼帝国得以延续。战争为意大利统一提供了机会。对中国和印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