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约翰逊公司的公关预测.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951867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C·约翰逊公司的公关预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S·C·约翰逊公司的公关预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S·C·约翰逊公司的公关预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C·约翰逊公司的公关预测.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约翰逊公司的公关预测"泰诺"是美国约翰逊联营公司生产的治疗头痛的止痛胶囊商标。"泰诺"事件是指1982年9月29日至30日,有消息报道,芝加哥地区有人服用"泰诺"止痛胶囊而死于氰中毒。开始报道是死亡3人,后增加到7人、25人(实际死亡人数为7人),直到传闻有2000人致病。这些消息的传播引起了约1亿服用此药的消费者的极大恐慌。民意测验表明,94%的服药者表示今后不再服用此药。约翰逊公司面临一场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 面对这一严峻的局势,约翰逊公司毅然紧急采取了以下决策: (1) 成立由公司董事长伯克为首的七人委员

2、会,委员中有一名负责公关的副总经理。危机初期委员会每天开两次会,对处理"泰诺"事件进行讨论、决策。 (2) 经过调查,最后只有极少数药物(75粒胶囊)受到污染,但公司毅然决定在五天内全部收回胶囊,价值近一亿美元。这一决策立即受到舆论广泛赞扬。华尔街周刊赞称:"约翰逊公司为了不使任何人再遇危险,宁可自己承担巨大的损失。" (3) 与新闻媒介密切合作,以坦诚的态度对待新闻媒介,迅速地传播各种真实消息。 (4) 敞开公司大门,积极配合公众和医药管理局的调查,在五天时间内对全部收回的胶囊进行抽检,并向公众公布检查结果。 由于约翰逊公司在"泰诺"

3、;事件发生后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决策,赢得了公众和舆论的支持,使公司信誉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泰诺"事件后,美国政府和芝加哥地方医药管理局发布了新的药品安全包装规定。约翰逊公司抓住这一良机,为"泰诺"止痛药设计了防污染的新包装,重将产品推向市场。为此,约翰逊公司举行了大规模通过卫星转播的记者招待会,首先感谢新闻界公正地对待"泰诺"事件,然后推出"泰诺"防污染止痛胶囊新包装,并现场播放了新包装药品生产过程录像。招待会的消息顿时传遍全国,美国各电视网、地方电视台、电台和报纸广泛报道,轰动一时。在一年的时间里,"泰诺"止痛药又占据了大部分市场,恢复了事件前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分析此案例,可以看出,如果约翰逊公司在危机爆发时不是采取坦诚、果断、对用户高度负责的态度,而且宁可让公司承受巨大损失,也不让用户增加用药的疑心和顾虑,那么,其后果将可能是另一种效果。现在,约翰逊公司采取了如同"雄鹰"一样的刚毅勇敢、视野辽阔、富有远见的策略,终于产生了极佳的轰动效应。不妨称之为"雄鹰"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