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书林漫步 (2).pptx

上传人:peixunshi 文档编号:12961376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2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书林漫步 (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1课 书林漫步 (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1课 书林漫步 (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1课 书林漫步 (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1课 书林漫步 (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 书林漫步 (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书林漫步 (2).ppt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沙湾县第四中学 张双燕,第二单元 读书、爱书的情结,第1课 书林漫步,欣赏 感受,中国古代书籍的设计形式。,小组讨论,简 册(商代),卷轴装(春秋自南北朝),经折装(唐代后期),叶 子(五代初期),梵夹装(隋唐时期),旋风装(唐代后期),包背装(始于唐末五代 盛于宋元),蝴蝶装(始于唐末五代 盛于宋元),线 装(明代),中国古籍,书函、书盒(晚清),第二单元 读书、爱书的情结,简 册,在竹片或木片上书写文字,并用皮条或绳索连缀起来,称为“简册”,可自左向右卷起存放。,第二单元 读书、爱书的情结,书写后依轴而卷,称为“卷轴装”。为了方便检索,有时在轴头上挂上一个写明书名和卷数的“签”。,卷轴装,

2、隋唐时期,受一种狭长的印度梵文贝叶经中间打孔穿绳的形式影响,古人发明了“梵夹装”。,梵夹装,一张纸经左右反复折合,呈长方形的折子形式。在最前面和最后面的书页上,糊以尺寸相等的硬纸板或木板作为封面和封底,以防止损坏。,经折装,旋风装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经折装的基础上,将外封纸对折,形成前后相连的整体,如同套筒。二是卷轴装的变形,把书页按顺序逐次相错粘在事先备好的卷子上。风吹过时,书页翻飞犹如旋风,故称“旋风装”,也称“龙鳞装”,曾在唐代短暂流行。,旋风装,将一张张纸摞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称为“叶子”,后演变成册页的形式。,叶子,蝴蝶装,蝴蝶装始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元,与雕版印

3、刷的发展密切相关。将印有文字的纸页沿相对应的鱼尾纹中缝对折,再依顺序摞叠成方形,将对齐的折缝处粘在包脊纸上,书遂完成。翻阅时,书页如蝴蝶展翅。,元代的包背装与蝴蝶装正相反,是将书页有文字的一面朝外,以折叠的中线作为书口。在近书背处打孔,以纸捻穿订。最后,以一整张纸绕书背黏合,作为书籍的封面和封底。,包背装,是中国传统的装订技术史上最为进步的形式,具有极强的“中国书”的象征,最具典雅,也最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它形式美观,不易散落,是古代书籍装帧发展成熟的标志。,线装,由于书籍柔软易破损,多用书函加以保护。,书函、书盒,自学,国外书籍设计,1.国外的文字记录,经历了使用纸沙草纸、羊皮纸等初始阶段。,

4、威廉。莫里斯被誉为现代书籍艺术的开拓者。他倡导“书籍之美”。强调艺术与手工相结合、艺术与生活相融合的设计理念。主张书籍的整体设计而不仅限于装帧。,乔叟著作集,近现代书籍,威廉。莫里斯被誉为现代书籍艺术的开拓者。他倡导“书籍之美”。强调艺术与手工相结合、艺术与生活相融合的设计理念。主张书籍的整体设计而不仅限于装帧。,乔叟著作集,德国包豪斯杂志设计 包豪斯设计强调“简洁、明快的艺术取向和主题鲜明并富有时代感。”并影响巨大。,中国现代书籍呐喊中国记忆,什么是书籍设计?,广义的书籍设计是指从书的外观到内芯的一系列设计,以创造出书的整体视觉形象。狭义的是指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和装订形式等。(外观形象设计),说说“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课堂作业:,小结,课后拓展,课后查找一些独特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书籍进行欣赏、分析。再去书店的时候,也可以用你的专业的眼光关注一下书店里的书籍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