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学美育PPT课件.ppt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29792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美学美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美美学美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美美学美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美美学美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美美学美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啊!美从何处寻?啊!美从何处寻?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从微风里,飘来流水音,从微风里,飘来流水音,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羊大则美汉,许慎,说文解字羊人为美一、美的本质1、大希庇阿斯大希庇阿斯2、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的、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的“歌德歌德巴赫猜想巴赫猜想”3、中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较具有、中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代表性的观点1、大希庇阿斯大希庇阿斯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命题。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命题。2000多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与诡辩家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与诡辩家希庇阿斯讨论过

2、这一问题,结果发现,任何希庇阿斯讨论过这一问题,结果发现,任何一个定义都难以全面概括美的本质。最后,一个定义都难以全面概括美的本质。最后,苏格拉底只好无限感叹地说:苏格拉底只好无限感叹地说:“美是难的美是难的”。什么是美的东西?什么是美的东西?什么是美?什么是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美的本质问题,、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的是美学的“歌德巴赫猜想歌德巴赫猜想”有多种观点每种观点都有共合理成份,不乏真知灼见,但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漏洞。3、中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中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蔡仪(1906-1992)美学家蔡仪蔡仪(1906-1992)美学家

3、长沙府攸县人,长沙长郡中学毕业。1925年入北京大学预科,1929年赴日本,先后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九州帝国大学。1937年回国,在长沙、重庆等地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41年起从事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1945年加入共产党。曾编辑青年知识月刊,任教于上海大夏大学、华北大学等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等,是中国美协副会长。著有新艺美学、美学原理、中国文学史讲话等。(1)典型说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典型,个别之中显现着一般的东西。典型,个别之中显现着一般的东西。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增之一分则太长,

4、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李泽厚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年月,毕业于北京大于年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人化”的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的美学观卓然成

5、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路径上艰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了论语今读论语今读、世纪新梦世纪新梦等著作,对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2)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说)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说(2)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说)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说 美是客观存在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不存在于但是它不存在于事物的自然属性事物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事物的社会属而在于事物的社会属性。性。社会性社会性-

6、社会职能,社会职能,它在人类生活它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中所占的地位、任用和关系。任用和关系。朱光潜(朱光潜(18971986年)年)朱光潜是我国现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朱光潜方美学的人。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者之一。(3)主客观统一说)主客观统一说 1950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还须加上主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还须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

7、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然后才是美。象,然后才是美。(3)主客观统一说)主客观统一说物甲物甲 物乙物乙总结尽日寻春春不见,尽日寻春春不见,芒鞋踏遍陇头云,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春在枝头已十分。二、美学的确立二、美学的确立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设想,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设想,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姆嘉通(AlexanderGottliebBaumgartem,17141762年)年)在在1735年发表的论文年发表的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首次提出的。因中首次提出的

8、因此,他被世人尊为此,他被世人尊为“美学之父美学之父”。1750年,鲍姆嘉通出版了年,鲍姆嘉通出版了美学美学(亦译为感性学),从此(亦译为感性学),从此开始了美学的学科史。开始了美学的学科史。他把人的心理能力分为知、情、意三部分。逻辑学研究他把人的心理能力分为知、情、意三部分。逻辑学研究“知知”(理学),引导人们达到真。伦理学研究(理学),引导人们达到真。伦理学研究“意意”(意志),引(意志),引导人们达到善。但是还没有一门科学来研究导人们达到善。但是还没有一门科学来研究“情情”(感情)。于(感情)。于是他建议由美学来研究它。是他建议由美学来研究它。鲍姆嘉通把认识论分为两种:低级的感性认识论

9、鲍姆嘉通把认识论分为两种:低级的感性认识论和高级的理性认识论。前者是美学,后者是逻辑学。和高级的理性认识论。前者是美学,后者是逻辑学。把感性认识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把美学视为与把感性认识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把美学视为与逻辑学平行的科学,这极大地提高了感性认识的意义逻辑学平行的科学,这极大地提高了感性认识的意义和美学的地位。和美学的地位。由于逻辑学和伦理学在西文中是以希腊词语为基由于逻辑学和伦理学在西文中是以希腊词语为基础,因此鲍姆嘉通也用希腊词语础,因此鲍姆嘉通也用希腊词语“埃斯特惕卡埃斯特惕卡”构成构成“美学美学”(Aesthetic)这一术语。)这一术语。三、中西文化中审美意趣的差异1、数

10、的和谐就是美2、宗白华先生分析的审美意趣的差异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当做万物的本源:由一产生二,由一和二产生出各种数目;由一产生二,由一和二产生出各种数目;一是点,二是线,三是面,四是体,从体产生出一切形体;一是点,二是线,三是面,四是体,从体产生出一切形体;把把10看成玄而又玄的、完满的数,因为看成玄而又玄的、完满的数,因为1+2+3+410毕达哥拉斯学派还用数的和谐来解释宇宙的构成和宇宙的美毕达哥拉斯学派还用数的和谐来解释宇宙的构成和宇宙的美1、数的和谐就是美2、宗白华先生分析的审美意趣的差异宗白华(1897一1986)原名之木魁字伯华。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江苏常熟虞山镇人。1916年入同济

11、大学医科预科学习。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自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宗自华于1986年12月20日

12、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A中西方宇宙美的区别西洋人站在固定的地点,西洋人站在固定的地点,由固定角度透视深空,他由固定角度透视深空,他的视线失落于无穷,驰于的视线失落于无穷,驰于无极。无极。COSMOS,在希腊语中包,在希腊语中包含着含着“和谐、数量、秩序和谐、数量、秩序”等意义。等意义。中国人向往无穷的心,须中国人向往无穷的心,须能有所安顿,归返自我,能有所安顿,归返自我,成一回旋的节奏。他的意成一回旋的节奏。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回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在往复俯仰中,旋往复的。在往复俯仰中,“网罗天地于门户,饮吸网罗天地于门户,饮吸山川于胸怀。山川于胸怀。”“宙宙”,在,在“宇

13、宇”中出入中出入往来。往来。B希腊画似雕塑,中国雕塑似画断臂的维纳斯掷铁饼者 “美育”的术语是德国美学家席勒最早提出的。1930年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美学 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成为中国近代美育思想上的一个著名命题。他倡导美育,并对美育的推广和实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人将他称为“中国美育之父”。四、美 育1、美育的提出席勒蔡元培美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广义的美育是利用一切审美价值进行的教育。这些审美价值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含科学美和技术美)以及德育、智育、体育中的审美因素。2、柏拉图美育思想、柏拉图美育思想3、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乐

14、乐”在儒家学说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在儒家学说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兴于兴于诗诗,立于礼,成于乐。,立于礼,成于乐。”“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4、美育的功用是、美育的功用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解放的,给人自由的”。(朱光潜,朱光潜,谈美感教育谈美感教育)本能冲动和情感的解放本能冲动和情感的解放眼界的解放眼界的解放自然限制的解放自然限制的解放审美功用审美功用培养某种审美价培养某种审美价值取向。值取向。发展人的审美创发展人的审美创造能力。造能力。(发展人的审美知觉和(发展人的审美知觉和审美体验的能力,完审美体验的能力,完善人审美趣味,培养善人审美趣味,培养人在艺术活动和其他人在艺术活动和其他各种活动中欣赏美和各种活动中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