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1-4单元.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12565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1-4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1-4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1-4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1-4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1-4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1-4单元.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一二三四单元)一、按课文内容填空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的响声,好像()。现时人声鼎沸, 有人告诉我们,()!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再近些,犹如()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来。3.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了,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大的,小的,(),(),有的站在(),有的(),有的在()。4.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叶尖()朝下

2、,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一阵风(),一墙的叶子就(),好看得很。5、大体上,住所是很()的,()、(),很()。()我们想到蟋蟀用来()的工具是那样(),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了。二、课内阅读( 一) 古诗阅读1.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1)这首诗是()朝诗人()所写。(2)诗中“缘”是()的意思。(3)表示立足点和角度,所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可以用(),()来表示。(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 ()这样一个道理。2. 默写游山西村(1)这首诗是宋朝爱国诗人()所写。“疑”在诗中的意思是()。(2)这首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

3、有的盛情,你觉得从哪两句诗可以感受到这份热情:(),()。在()情况下,人们会经常使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 二) 爬山虎的脚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地方, 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小圆片,()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把,使它()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爬山

4、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1、在短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词。2、用 “ ”线给第 1 自然段分三层,并写出层意。3、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它是把4、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在文中用“比作”画出来。5、找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动作的词(三)爬山虎的脚爬山虎刚长(cháng zhng)出来的叶子是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此叶子绿得那么的。,看着非常。叶尖一顺儿朝( cháo zho)下,在墙上铺得òng)叠起来的, 也不留一点儿空( k&#

5、242;ng kng)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好看得很。1、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没有重( chóng zh,2、我会给文段补充完整。3、我会写出下列的近义词。均匀()拂过()引人注意()4、给句子中的“一”选择正确的答案。(4 分)A、数量一; B 、一律,没有例外; C、满、全; D、表示最少。(1)叶尖一顺儿朝下。()( 2)不留一点儿空隙。()(3)一阵风拂过。()( 4)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5、长大后的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二是();三是()(四)蟋蟀的住宅、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 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立刻就会干的。

6、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 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 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 ( )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1. 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3.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修辞方法,我还会仿写一句:4. 读

7、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蟋蟀的住宅很(),很(),还很()。我觉得蟋蟀真()!5、 围绕上文的内容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并解答。问题:回答:(五)观潮选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 mèn m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 (fe ì f 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 úzhú)渐拉长,变粗, (横卧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

8、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 ìng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 (b nbèn) 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 ànchàn)动起来。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用“”选出合适的词语。2、我会划去在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3、我能写近义词。顿时()犹如()颤动()逐渐()4、照样子写词语。( 3 分)浩浩荡荡:5、我还能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山崩地裂() 、 ()、()6、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7、从第一段话中的“”“”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8、

9、用“ ”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只填序号)景象非常壮观所听到的声音所看到的样子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9、“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中的“水墙”指 (说明。10、依照句子“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写一句话。11、短文中第二段话是按照的顺序写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12、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3 分)14、比较下面的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10、地飞奔而来。第一句把意思;第二句写出了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和浩大的和;。15、读了第二自然段,你会提什么问题?16、这段话主要讲什么?(六)鸟的天堂文段选读起初周围是(寂静宁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 第三只。我们(继续 陆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 chch 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ng y 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

11、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 x ìng x 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 huàhu 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2、我会在文段中划去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3、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静寂()兴奋()应接不暇(4、用“ 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5、找出文中的拟人句,画上“”线。我还会写一句:)6、“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照样子,用“到处到处”造句。7、按文中内

12、容填空。(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 ,让我们感受到鸟生活的。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_。(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 “鸟的天堂” 加了引号是因为 _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对大榕树的称呼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七)鸟的天堂文段选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 靠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 zh z)大树,枝上的数目不可计数( sh 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 (chu í shuí) 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

13、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 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 ( 展示 表示 ) 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 (c ù ù)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 (f èng f éng) 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z似(s ì shì)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1、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内画出正确读音。2、我会在文中的括号里划去不合适的词语。3、划横线的句子我体会到:4、第一自然段作者从、三个方面入手, 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作者是按照的顺序来观察。5、第二

14、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三、四单元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 ()的花园。那里,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要靠(),要靠很好地(),做出对人们()。 . 鹅的步态,更是 _。大体上与 _相似,但鸭的 _,有_之相;鹅的步调 _,_,颇像_。4、这些食料并不奢盆放在远处, _侈;但它的吃法, _,_。譬如吃了 _,倘若木它一定 _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_,_。吃过泥和草再回来 _。5、它还会 _叫唤, _, _,变化多端。4.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 ()。说它()吧,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 又是多么()。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

15、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它什么(),可是它又那么()。二、课内阅读(一)猫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 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谁怎么呼唤,它()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把老鼠等出来()!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 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

16、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不出。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 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1. 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1)猫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2) “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说明猫是一位画家。()2、请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给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1)说它老实 () 吧,它的确 () 有时候很乖。(2)它若是 () 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4. 用“”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5.“古怪”的意思

17、是(),作者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出猫的古怪的。说猫既(又();既()又();既()又()。表面看起来作者是()猫的,其实是表达了对猫的()之情。)6、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改为陈述句:7、用“”画出表现猫尽职的句子。8、我能体会到下面句子中带点词语的作用,还能用这些词语造句。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二)阅读白鹅片段,回答问题。这白鹅,是一位即 (j íj ì) 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我抱着这雪白的 " 大鸟 " 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 (j n j ng) ,左

18、顾右盼。我一看这(姿 资)态,想道: " 好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 历)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 但鸭的步调急速, 有局促不安之相;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 (mómú)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 (ju éji o) 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字词的练习:1. 在

19、文中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在下面画 " " 。2." 左顾右盼 " 这个词中含有一对反义词,再写两个这样的四字词语。3. 把体现鹅的步态傲慢的四字词摘抄下来。(抓住表现特点的词语)(理解内容把握中心练习和想象练习:4. 白鹅叫声的特点是:,如果鹅也会说话,想一想,见到生客,它会大声训斥说:)梳理条理及篇章结构、领会表达练习:5. 本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告诉我们鹅的高傲表现在、全文起的作用是。6. 第三、第四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先后的写作方法。7. 第四自然段中为什么要写到鸭子是怎样走路的?这种写法叫做是、三个方面,这段在" 划出

20、来。这两段话用了,这样写的好处。8 、划线句子在全文中既是句,又是。起的作用。9、作者善用方法来突出鹅的相比,表现鹅的叫声鹅相比,现出鹅的、10、第三自然段中“如此”指的特点。如:用鹅的和的特点。用鸭的大家风范。与狗与11、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这个句子运用的表达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我能用“非不可”写一句话。12、鹅的一日三餐,指。(三)巨人的花园文段选读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 (ch ìc ì)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 (n íngnín) 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

21、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j ìnj n) 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k ùhù) 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 分)2、我会写出下面的近义词。(4 分)任性()凝视()冷酷()叱责()3、我会在文中找出它们的反义词。(2 分)盛夏()热忱()4、照样子写词语。( 6 分)火辣辣:瑟瑟发抖5、我能给短文中未加标点符号的地方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6、“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

22、啊!”这是巨人醒悟后说的一句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A、因为自己太任性一次次赶走孩子们,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B、因为春天还没有到来。7、“噢!是这么回事呀!”句中的“这”指。巨人终于明白了8、想一想,巨人大声叱责的时候,心里可能怎么想的?9、读了这篇童话,你想说什么?10、“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想象一下,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懂了:(四)巨人的花园文段选读(二)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 l ín l íng),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了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

23、花园里仍( r ng r éng)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 他抬头望去, 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 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 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 (zng zhng)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 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 ”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 (chì c ì),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巨

24、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1、我会划去问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破损()增添()训斥(3、我会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鲜花()狂风() 北风()树叶() 孤独()雪花()草翠4、春天终于来了,可巨人的花园里为什么仍然是冬天?5、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为什么会是这样?(五)去年的树文段选读(一)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 (d o d ào)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向山谷里飞去。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

25、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工厂里给切成细条条儿, 做成火柴 (cha íca í),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1、我会给文段中缺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我会把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去掉。3、我会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伐()斧()悼()锯()代()爷()掉()剧()4、文段中哪四个动词的连用,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树的不幸遭遇。5、读鸟儿问话时要读出的语气。6、根据下面的提示仿例写出相应的拟声词。例:锯木头的声音(沙沙)水流的声音( )鸽子叫的声音( )青蛙叫的声音( )7、我会写:动脑筋想一想,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表达方式,意思不变。伐木

26、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1)(2)8、树可以用来做火柴,还可以做什么用?试举例说明。(至少3 个)(六)去年的树文段选读(二)在一盏煤 (meíme)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 鸟儿问女孩: “小姑娘, 请你告诉我, 你知道火柴( ch ái c ái)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鸟儿睁 (zh ng zh ng) 大眼睛,盯着灯火看( kàn k n)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灯火看了一会儿,就走了。1、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3、我能体会下面

27、的两个句子。(1)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2)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灯火看了一会儿,就走了。这两句话颇为传神,特别是其中的两个“看”字,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第一“看”,鸟儿睁大眼睛,仿佛在说。第二个“看”,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4、去年,鸟儿对着树唱歌。今年,鸟儿对着灯火唱同一首歌。鸟儿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能猜出鸟儿心里的想法吗?先想一想,再写下来。5、读了这篇童话,你肯定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把它写下来吧!6、课文语言朴实无华,用7、小女孩的话要读出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的语气,小鸟的话要读出语气。(七)猫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摔多少个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1、这段话写的是刚满月的小猫,它的特点是_。2、为了表现小猫的特点,作者写了它_、 _、 _、_、_这些举动。3、你觉得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请画上“”。4、这段话第一句与后边的句子有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