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302303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汇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必修1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学案巩义二中东校区高一历史组 赵 焰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通过探讨美苏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再现,探究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经过。与学生共同探讨“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学习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学习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影响。学习方法:“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自主学习一、从盟友到对手和美苏“冷战”1从盟友到对手(1)历史背景二战后确立的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2)转变过程丘吉尔演说发出了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美国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美苏“冷战”(1)含义对立双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立方式: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2)表现国家美国苏联政治杜鲁门主义组织形式:社会主义阵营经济

3、_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收入 400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3)影响: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美苏_形成。细节点拨(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公开干涉别国内政。【答案】:ABCDE(2)“冷战”主要表现为美苏全方位对抗,并不是没有战争,相反,局部热战同样是“冷战”局势的体现。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欧洲:德国的分裂题解 外源性凝血系统是由于损伤组织细胞释放出组织因子并与凝血因子结合而开始的。(1)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随着“_”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借:其他应收款 720(2)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

4、成立了_和_。2亚洲 (1)朝鲜分裂:美、苏两国分区占领朝鲜半岛使得朝鲜半岛分裂为_和_人民共和国。(2)朝鲜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3)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侵越战争,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3美洲:古巴导弹危机(1)1962年,苏联准备在_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2)美国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3)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试画出计算所得税的决策树和判断表。4影响: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但美苏未发生大规

5、模的直接_,避免了新的_的爆发。合作探究探究一:区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等概念:(1)所谓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制),就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二战后期雅尔塔等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雅尔塔体系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A.数据集中统一,采用数据库B.计算机的应用(2)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于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它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2、MIS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方法。(3)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二战后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

6、义两大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逐渐被美苏争霸的局面所代替,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以苏联的解体而结束。(4)“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是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是“冷战”的产物。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美苏争霸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探究二:“冷战”与“热战”的区别和联系题解 妊娠时,随着孕周增加,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逐渐增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增多,胆固醇、磷脂及甘油三酯也均可增加,而抗凝和纤溶活性物质,如抗凝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尿激酶等却减少,故易诱发DIC。(1

7、)区别:“冷战”是一种体制,是美国对苏联建立的经济上封锁、政治上对抗、军事上遏制的整套体制,但其活动不包括战争;“热战”是针对“冷战”中的“不包括战争”而言的,即“热战”是在“冷战”大环境下采取的军事行动。(2)联系:“热战”的目的仍是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所以它不是“冷战”的结束,而是一种扩大。探究三: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区别和实质(1)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答案 B(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

8、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3)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名师点津马歇尔计划对美欧双方产生的重要影响:对美国来说:在经济上美国控制了西欧市场,包括西欧各国在海外的殖民地,成为美国的商品投资市场;在政治上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对欧洲来说:经济上帮助西欧各国渡过了难关;政治上防止了欧洲革命爆发,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效果检测1有人这样评价马歇尔计划:“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稳定西欧经济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详细设计、编码、系统测试、系统安装和新旧系统转换ABCD21945年斯大林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过去的战争不同,“不仅是占领一片土地,亦将其社会制度加诸其上”。战后体现这一言论的事件是( )A雅尔塔三国首脑会议B美国对欧洲援助计划C“北约”“华约”对峙D东西两个德国的形成31945年斯大林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过去的战争不同,“不仅是占领一片土地,亦将其社会制度加诸其上”。战后体现这一言论的事件是( )A雅尔塔三国首脑会议B美国对欧洲援助计划C“北约”“华约”对峙D东西两个德国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