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叙事背景下民族底色的遗存.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39291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女性叙事背景下民族底色的遗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女性叙事背景下民族底色的遗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女性叙事背景下民族底色的遗存.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在女性叙事背景下民族底色的遗存作者:孙惠来源:赤峰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6期摘 要:在萨仁图娅的诗歌中,我们能直接的观摩到蒙古草原民族独有的风俗风情,亦能 在女性擅长的抒情领域挖掘出蒙古民族的心理痕迹,亦能发现蒙古民族血统中特有的豪放乐 观、坦率洒脱的民族品格,亦能看到她对草原栖居地的钟情。草原不仅是蒙古民族赖以生存的 自然环境,更多的是蒙古族人精神家园栖居地的象征。关键词:萨仁图娅;民族特性;女性叙事;草原风俗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596( 2014)06-0167-02萨仁图娅,蒙古族人, 1960 年出生于内蒙古兴安

2、盟扎莱特旗,年轻时当过一年知青,曾 以韩霞作为自己的笔名, 1982 年春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萨仁图娅从在朝阳 日报上发表第一首诗四分钟赞以来,一直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诗人的杰出代表。她的 第一部诗集当暮色渐蓝于 1986年 7 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第三界全国少数 民族文学评奖中被评为优秀作品,接着她又出版了天地之间快乐如菊第三根琴弦 梦月心水七重彩梦魂依旧共 6 部诗集。多年来,萨仁图娅一直默默地孜孜不倦地 耕耘在诗歌的领域,用她那独属于女性的切身经验,叙写本民族的原始记忆。在萨仁图娅的诗 歌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她少了一份异域风俗风情的展露,淡了一份民族主题因

3、素的 书写,更多的是隐退于她那女性经验的诗意空间,遮蔽于她那觉醒的独立意识。但是如果我们 深入仔细的阅读这些诗歌,其实并非如此,我们会发现它的民族因素隐约存在着,并能确切的 捕捉到她对蒙族的迷恋与贴切,民族特性在她那女性话语的遮蔽下隐隐约约的依然存在着。一般来说女性作家依据其细腻的情感对异样的民族生活风俗风情进行微妙细入的描绘,它 让我们对民族的认识有了一种浅层次的感知,但这远远没有到触及民族特性的实质。一个民族 特性体现在内部个体的自我认同、深层次的民族心理归认、民族识别意识的觉醒、民族审美精 神的趋同等方面。这就非常有必要对民族性进行深度挖掘,从民风民俗的浅层描摹走向民族心 理精神的深度阐释是一条必然的逻辑召唤 1 。俄国作家果戈理在评论普希金的诗歌时曾说: “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穿的无袖长衫,而在表现民族精神本身。” 2深 度开掘民族特性,深入领悟民族精神心理,是真正对民族特性认识的深化,是真正对民族感知的强化。具体 到萨仁图娅的诗歌,我们既能直接的观摩到草原民族独有的风俗风情,亦能在女性擅长的抒情 领域挖掘出蒙古民族的心理痕迹,亦能发现她象征现代女性独立个性的思维空间里潜在的蒙古 族血统特有的豪放乐观、坦率洒脱的民族品格,亦能看到她对草原栖居地的钟情。草原不仅是 蒙古民族赖以生存的生态自然环境,更多的是作为蒙古民族精神家园栖居地的象征。、草原民族独有的风俗风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