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培训--高速电路.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42482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硬件培训--高速电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硬件培训--高速电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硬件培训--高速电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硬件培训--高速电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硬件培训--高速电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硬件培训--高速电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件培训--高速电路.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速电路传输硬件培训(4)郑超各种匹配和计算方法,而是)(由于高速电路有很多参考资料,本文并不侧重全面讲述原理、侧重评析一些高速电路的优缺点,并对常用电路进行推荐使用。高速信号简介:常见的高速信号有几种:ECL电平、LVDS电平、CML电平其中ECL电平根据供电的不同还分为:ECL负电源供电(一般为5.2v)PECL正5V供电LVPECL 正3v3供电,还有一种 2.5V供电一般情况下,常见的高速信号都是差分信号,因为差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强, 并且自身产生的干扰比较小,能够传输比较高的速率。几种常见的高速信号:1、 PECL电平从发展的历史来说,ECL信号最开始是采用一5.2V供电的(为何

2、采用负电源供电 下面会详细说明),但是负电源供电始终存在不便,后来随着工艺水平的提升,逐渐被 PECL电平(5V供电)所替代,后来随着主流芯片的低电源供电逐渐普及,LVPECL也就顺理成章地替代了 PECL电平。Vt'CPECL TerminationPECL output structurePECL信号的输出门特点:A、 输出门阻抗很小,一般只有45欧姆左右:a、 输出的驱动能力很强;直流电流能达到14mA;b、 同时由于输出门阻抗很小,与PCB板上的特征阻抗 Z0 (一般差分100欧姆),相差 甚远当终端不是完全匹配的时候,信号传到终端后必然有一定的反射波,而反射波传会到源端后,也

3、不能在源端被完全匹配,这样必然发送二次反射。正因为存在这样的二次反射,导致了 PECL信号不能传输特别高的信号。一般155M、622M的信号还都在使用 PECL/LVPECL信号,到了 2.5G以上的信号就不用这种信号了。c、B、 PECL信号的回流是依靠高电平平面(即VCC)回流的,而不是低电平平面回流。所以,为了尽可能的避免信号被干扰,要求电源平面干扰比较小。也就是说,如果电源平面干 扰很大,很可能会干扰 PECL信号的信号质量。a、 这就是ECL信号出现之初为何选用负电源供电的根本原因。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GND平面是比较干净的平面。 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接地来实现GND的平整(即干扰

4、很小)。b、 从这个角度来说,PECL信号和LVPECL信号都是容易受到电源(VCC)干扰的, 所以必须注意保证电源平面的噪声不能太大。C、 对于输出门来说,P/N二个管脚不管输出是高还是低,输出的电流总和是一定的(即恒流输出)。恒流输出的特性应该说是所有的差分高速信号的共同特点( LVDS/CML电平 也是如此)。这样的输出对电源的干扰很小,因为不存在电流的忽大忽小的变化,这样 对电源的干扰自然就比较小。而普通的数字电路,如TTL/CMOS电路,很大的一个弊病就是干扰比较大,这个干扰大的根源之一就是对电源电流的需求忽大忽小,从而导致 供电平面的凹陷。D、 PECL的直流电流能达到 14mA,

5、而交流电流的幅度大约为 8mA (800mV/100ohm ),也 就是说PECL的输出门无论是输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都有直流电流流过,换一句话说 PECL的输出门(三极管)始终工作在放大区,没有进入饱和区和截至区,这样门的切换速度就可以做得比较快,也就是输出的频率能达到比较高的原因之一。下面是PECL电平的输入门结构:其中分为二种:一种是有输入直流偏置的,一种是没有输入直流偏置,需要外接直流偏置的。一般情况下,ECL/PECL/LVPECL信号的匹配电阻(差分 100欧姆)都是需要外加的, 芯片内部不集成这个电阻。大家可以看到,VCC-1.3V为输入门的中间电平(即输入信号的共模电压),对于

6、LVPECL 来说大约为 2V,对于PECL来说为3.7V。也就是说,我们要判断一个 PECL/LVPECL电平输入能否被正常接收,不仅要看交流幅度能否满足输入管脚灵敏度的要求,而且要判断直流幅度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即在VCC-1.3V左右,不能偏得太大,否则输入门将不能正常接收)。在这一点上与 LVDS有很大的差别,务必引起注意。IN+ibi Without on-chip binsinu(u) With on<lup high-iriiKduncc biasing! 2 PECL input structure2、CML电平CML电平是一种比较简洁的电平, 它内置匹配电阻(输入输出都

7、有50欧姆的电阻), 这样用户使用的是否特别简单,不需要象ECL电平一样加一堆的偏置电阻和匹配电阻。CML电平的输出门和输入门:A、由于输出门也有 50欧姆的匹配电阻,使得二次反射信号也能被这个电阻匹配掉,这样就避免了多次反射导致的信号劣化(振铃现象)。在这一点,与 ECL电平相比有很大的改进,所以 CML电平所能支持的速率比较高,一般情况下,2.5G/10G这样的高速信号都是采用 CML电平来传输,不再采用 LVPECL 信号。从光口的抖动指标来看,CML电平具有抖动指标小的特性。对比3种电平抖动方面的性能:CML最优、ECL次之、LVDS比较差。这就是一般情况下LVDS信号很少做为光接口驱

8、动信号的原因之一(当然,输出信号幅度比较小、电流驱动 能力比较弱应该也是原因之一吧。)B、同样的,CML电平也是采用恒流驱动方式。C、CML电平的输出 AC摆幅能达到800mVD、 一般情况下,CML电平可以是直流耦合方式对接,也可以是交流耦合方式对接。E、Figure 3. CML output structurei OUT-figure 5, CML input circuit configurationOLT +(a) DC-Coupled with 5OQ to VCCOljT+3、LVDS电平LVDS电平与PECL和CML电平来说有几个比较显著的特点:A、LVDS电平的驱动电流很小才

9、 4mA,所以功耗特别小,输出摆幅为400mV。当系统种有很多这种信号的时候(如TDCS6440G芯片有64对的622M的LVDS收发),它的功耗优势就能体现出来。在我们设计系统的过程中,芯片的功耗和系统的散热一直是重点考虑的问题。B、LVDS电平可以做成支持热插拔,从而支持做为背板驱动,而 PECL/LVPECL 和CML电平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热插拔,不能用在背板驱动。从电路的结构上我们也可以看到 LVDS的输出门结合了 PECL电平和CML电平的特点,并且 通过串阻的限流,可以限制浪涌电流的产生,避免门的损坏,CML电平也能做成支持热插拔,但是普通的 CML电平不一定能支持热插拔。C、LVD

10、S的输入门与其他输入门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面有一个类似于直流电平 漂移适配电路(ADAPTIVE LEVEL SHIFTER ),这个电路能够适应直流电 平(common-mode voltage)的变化的,使得输入直流电平变化范围可以很宽(0.2V2.2V )。也正因为这样,LVDS比其他信号有更强的共模抗干扰能力。因为LVDS的差分线一般情况下离得比较近,一旦有干扰,P、N二个信号会同时受到干扰,这样导致P/N同时上升或者下降, 而LVDS通过这个均衡电路 就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干扰,从而提高共模抗干扰能力。这一点与PECL电平有显著的差另U, PECL信号是要求直流电平在 VCC-1.3V左

11、右,偏差不能太大,否则就不能正常接收。D、另外,LVDS输入门内部集成了 100欧姆的匹配电路,所以芯片外部就不需要加匹配电阻了,大大简化了设计的难度。如果在BGA下需要加一堆的匹配电阻的话,其设计难度确实不是一般的大。E、 另外,LVDS还能容忍收发器之间的 GND电平差达到+ 1V左右。这个特性 使得LVDS在用于二个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连的时候就显得特别方便,它可以不 要求二个系统的 GND平面完全等电势。例如,主框与从框之间可以通过 LVDS 信号互连起来。& 6. iOUT rOLFT-INiSCHIkllTT jTRIGGER iFigure 1. IVDS input str

12、uctureADAPTIVE三、高速信号的回流和匹配:1、信号回流:A如上图,A、B是一个高速信号的差分对,A对应的回流为 C; B对应的回流为 D。A和B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想法,同理 C和D也是如此。当差分信号 A/B之间的距 离足够近的情况下, C/D也是足够的近,那么由于 C、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流 过回流平面的电流为 0,也就是说,A和B的回流不依赖于回流平面,而是差分线之间 实现回流。当然前提条件是 C/D足够近,当然,在实际的应用中,只能实现大部分的电 流在差分线之间回流,还是有一部分的回流是经过回流平面的,所以回流平面还是要保 证完整,否则容易出问题。说到这里,我们顺便讲

13、一下强耦合和弱耦合的说法,如果差分线之间的距离很近, 回流基本上是经过差分线之间,而很少通过回流平面,那么称之为强耦合;否则称之为 弱耦合。可以说强耦合对回流平面依赖比较低, 而弱耦合对回流平面依赖比较高。 那么是不 是设计的时候把差分线设计成越近越好呢,也不完全是这样,因为在实际的PCB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差分线的等长, 经常需要把其中的一根线拐弯打折, 这样,对于强耦 合来说,阻抗变化的影响就比较大, 而对于弱耦合来说, 阻抗变化就比较小, 此时弱耦 合就比较有优势了。讲到差分线,肯定会有等长的要求,那么一个差分线之间的等长应该控制到什么程 度就比较合理呢,做完全等长做不到,也不必要。其实

14、一个差分线的不等长,就等效于 P、N信号存在相位差,其结果就是上升沿和下降沿变缓或者出现台阶,导致稳定部分 减少,也就是说,应该根据信号的速率综合考虑才对,信号速率越高,等长要求就越严 格。同时要注意的是,差分线二根线之间不等长的累加问题,如一个差分信号从一个单 板到另一个单板的情况下,存在本板内部、背板、另一个单板内部,都可能存在不等长,所以板际的信号更应该严格控制等长。2、高速信号的匹配和对接的基本需求:不同电平之间的匹配和对接有很多种方式,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提法, 这些提法各有各的道理,在这里,我们会选择几种进行讲解,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哪一 种方式比较好。对于高速信号的匹配和对接方面

15、,从电气方面来考虑的话,主要考虑:AC信号的摆幅和回路 和DC电平的幅度和回路 二个方面。如果从实际设计的方便和合理的角度来考虑的话,要把握几个基本原则: 容易布板;功耗最小,匹配方式最简单(阻容个数最少)。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同一种电平信号的对接,基本上都是采用直流耦合方式对接就可以了。如 PECL&PECL ; LVPECL&LVPECL ; LVDS&LVDS ; CML&CML 。 因为他们自己的输出和输入的AC和DC肯定是匹配得上的。但是对于不同信号电平之间的对接来说,AC的幅度和DC的幅度不一定能够完全对应得上,所以必须考虑好AC和DC的幅度。在这种情

16、况下,采用交流耦合的方式比较常见,当然也可以直流耦合(一般情况下要用电阻分压等方式来实现 AC和DC的幅度相匹配)RS-122PEGLLVDS士必= 25450mV120030071 V二心mY制M晒>4QQMbp5RS-122FEMLVDS串琼与面四器里诃器(咒色菸顶令|楣-弥EM" IJ.CiflA11ftifMaji,4,S3.0 n& Mat)代翰派近曜威慕30 nsfUax.)T.Q5.0 nsj MBt)电商电击由幕击戎瑟!壬U6L 瞄23mA(Mix |4t"TjAMax、10 F枷两时世豆血律收嚣jWA5财400ps3、高速信号匹配和对接举例:

17、a、LVPECL&LVPECL (PECL 同理)方式一:图 3-3- 1图3-3 1的匹配方式是 PECL电路的基本匹配模型,其中:2个50欧姆的作用,既是交流匹配的电阻, 所以应该在离输入端很近的地方;还是充当直流回路的偏置电阻。由于是同一种电平对接, AC摆幅和DC电平当然没有问题(符合下表),Table L PE CL Input and Output SpecificationsI'ARAMKIKRM>r vMAXUNITSOurput HighVoltageTa = 0°C to HVet - 1.U25Vcc 0.88VTa= -40°C

18、Vcc- I ONSVOutputVoltaicrA =(nVcc- 1.1Ver - 1 62VTa- "CVtr- I.S3Vrc- L55Vhipul High VcltaycVcc -1.16Vw-。爬VInput I.ou X oliayeVCc- 1 幻Vet - L4KV优缺点:只有二个匹配电阻,电阻个数最少,但是二个电阻都必须靠输入端比较近的地方放置,PCB布板可能有点困难。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 VCC-2V的电源,如果这种电路的路数很多,为此提供VCC-2V还是可以的,如果路数不多,那么就不值得了。经过演化变化成图3- 3-2图 3-3 2图 3-3 2 是从图 3

19、3 1 演化而来,R1=130/R2=82 (3v3); R1=82/R2=130 (5v)。其中R1/R2既充当交流匹配电阻(50欧姆),也充当直流偏置电阻。缺点是:4个电阻都必须放在离输入端很近的地方,对PCB布板造成困难。匹配电阻功耗比较大,如果路数很多的话,对单板的功耗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 问题(静态电阻很小)。所以,在实际的布板过程中,我们并不提倡使用这种电路方式三Z0R1图 3 3-3图3-3-3是一种资料上很少提, 但是却很有用的电路方式,其中R1=140200欧姆(3v3), R1=270330 欧姆(5V), R2=100 欧姆。R1为输出门提供偏置电流,R2为交流信号提供匹配

20、。 输入门的直流电平直接利用输出门的直流电平,并不需要外来的上下拉电阻来提供。这种电路的优点:电阻个数很少,只有 3个。只有R2 一个电阻必须放在离输入门比较近的地方,R1放置的地方可以比较随便,只要不引入过长的线头(过长的线头会导致反射)就可以了。PCB布板比较容易处理。这种电路的功耗比图 3-3-2小得多。这种电路是一个 优选电路。b、LVPECL&PECL对于LVPECL和PECL来说,虽然 AC的摆幅相同(800mV),但是直流电平 不一样,所以无法之间用DC耦合对接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用AC耦合方式来处理。方式一C1Z0VCC其中:R1=140200欧姆 属于直流

21、偏置电阻C1为耦合电容,可以放在线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不一定在源端,也不一 定要在末端。R2=100欧姆属于交流匹配电阻,一定要放在末端。R3、R4为K级别的电阻,必须满足 R4/(R3+R4)=(VCC-1.3V)/VCC 的比值 就可以了。R3/R4是为输入端提供直流电平,所以对PCB上的位置没有特殊要 求,只需要不引入长线头就可以了。优点:对于交流耦合来说,器阻容器件的个数算是比较少的了;只对一个 电阻的位置(R2)有要求,其他的没有要求;功耗也比较小。这种电路还带来另外一个优点,那就是当LVPECL输出没有交流信号的时 候,那么输入端却可以依靠100欧姆的电阻,使得 P/N维持一个电压差

22、,从而保证输入端的稳定(恒为“ 0”或者“1”)。大家可以联想到芯片LOS信号的检测机制一一看输入的信号是否为长“0”或者长“1 ”。为芯片的正确检测 LOS提供了保证。而图 3-3-5的匹配方式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属于优选电路类型。这种方式可以推广到LVPECL&LVDS ; LVDS&LVPECL等电平的对接。z 】u I图IL PECL电路间交流耦含图 3-3 5图3 3 5电路是很多资料推荐使用的,从原理上分析没有错, 但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并不是最佳方案。电路(a)种的R2/R3既做为交流匹配电阻, 又做为输入直流电平,由于R2/R3共4个电阻必须放在输入引脚附近,所

23、以可能导致 PCB布板困难。同时功耗也比 较大。电路(b)应该说有比(a)比较大的改进,虽然从电阻的个数上来说还多了一 个,但是PCB布板容易,并且功耗比较小。其R2/R3阻值可以是 K级别的。此方案不提倡使用。方式三图 3-3-6图3 3-6从原理上来说也没有错, 端很近,把它当作一个点才行。所以对于但是R2/C1/R3/R4等7个阻容必须放输入PCB布板来说肯定还不如方式二方便,更不要说方式一了 O此方案不推荐使用c、LVPECL&LVDS对于LVPECL输出,LVDS输入的信号来说,LVPECL的直流输出电平为 2V 左右,而LVDS的直流输入可以为 0.2V2.2V ,所以直流

24、电平本身不是关键。对于 交流电平来说LVPECL输出最大为800mV ,甚至超过1V ,而LVDS的输入交流电 平一般不能承受800mV的输入(具体还得看芯片资料的说明),一般是认为最大在 400mV左右。所以如何把交流幅度调整到LVDS能够接受的范围才是关键。图 3-3 7以上是LVPECL到LVDS的DC和AC二种耦合的示意图。 具体的电阻值请参考其他资料,自行计算。d、LVPECL&CML对于LVPECL输出CML输入的信号来说,LVPECL的输出交流摆幅比较大, 可能会超过CML电平的最大输入摆幅,所以一般情况下应该加衰减。同时也要关 注直流电平。同样,有AC耦合和DC耦合二种

25、。图 3-3-8一般情况下,二种不同直流电平的信号 (即输出信号的直流电平与输入需求的 直流电平相差比较大),我们比较 提倡使用AC耦合,这样输出的直流电平与输入 的直流电平独立。e、CML&LVPECL对于CML输出,LVPECL输入来说,由于直流电平相差很大,所以一般采用交流耦合方式。而CML输出的交流幅度一般不会大于LVPECL接收的交流幅度,所以交流方面只需要考虑匹配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幅度。有些资料提供的匹配电路图如下:UK (e) LVPECL芯片内有直流胃情31图 3-3 9本人认为,图(a) (b)存在图3 3-5、图3-3 6所描述的相同弊病, 最好采用如图 3 3-

26、 10结构的电路。同样,本人认为图(c)的100欧姆电阻放在电容后面对于PCB布板来说更方便一些,从匹配的角度来说更好一些。VCC图 3-3- 10f、LVDS&LVDS应该说LVDS之间的对接是最简单的对接了。g、CML&CML(a) CMU'imSKMA(h)顷何的为命内台形式图 3 3- 12CML电平一般情况下使用直流耦合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二个芯片的供电电源不同就必须用交流耦合了。因为此时二个芯片直接的直流电平不同,不能直接对接。h、LVDS&CML ; CML&LVDS一般情况下,不会存在 LVDS与CML之间的对接,因为 CML电平一般 用在

27、高速信号,如 2.5G/10G等场合。而LVDS 一般很难用在那么高的速率。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输出交流幅度是否落在输入交流幅度之内。四、其他几个知识点的补充1、电流驱动和电压驱动方面的差异:在传输线理论分析的时候,我们总是分析一个电压波形的传递,并未考虑电流能力(驱动电流的大小),而事实上,对于高速信号来说,为了要快速响应,或者 长距离传输,都是采用电流驱动的。LVDS/LVPECL/CML 电平,在输入端都有匹配电阻(50/100欧姆),这些电阻都是对于输入门来说承担的是把电流转换成电压的任务。因为对于一个输入门来 说,它对电流的需求并不大,它需要的是足够的电压幅度。既然芯片需要的是电压幅度

28、,为何输出端不直接把电压传递过来呢。那是因为电压传递速度比较慢,并且容易受到干扰。而电流驱动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同样的道理,E1/T1驱动也是电流型驱动,在接收端有一个电流转成电压的电 路(这个电路同时也承担着匹配的任务)。大家可以在理解一下 TTL/CMOS电路,如果驱动能力比较弱的话,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就会很缓,能传的频率就会很低。虽然单端信号如TTL/CMOS信号的频率特性与驱动电流有关,但还是应该称这类的信号为电压驱动类型的信号。2、耦合电容的选取耦合电容的大小选择与信号的频率(最低频率)有关,对于时钟信号来说最低 频率就是它本身的频率,但是对于数据来说, 就必须考虑最长的连

29、“0”和“1” 了。下图就很好地解释了电容量小,会导致电容饱和,从而导致信号劣化的情况。侔*. 5*顷:尤:*.,代知识点:在SDH中有一个扰码的概念,扰码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打 破长连“ 0”和“ 1”。那么从技术的角度来说, 是不是耦合电容容量越大越好呢,那么请看下面的电容的等效电路图。R2其中R1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 ESR(等效串阻),R2就是电容的漏电流;另外, 还有一个等效电感。可见,R1代表对信号电压的损耗,R2代表漏电流,也是对电流的损耗。电感是对信号上升沿下降沿的损耗,即高频特性的损耗。一般地,电解电容比起瓷片电容来说,R1比较大,R2比较小(是M级别的),电感也比较大。

30、所以高速信号都不会用电解电容来做为耦合电容的;音响放大器中倒是经常用电解电容做为耦合电容,那是看中了电解电容的大容量。在加上音频毕竟是频率比较低,信号幅度也比较大。而瓷片电容的一般 R1很小,R2接近无穷大,电感量也比较小。一般情况下, 瓷片电容的电容量越大,其电感量也就越大,频率特性就越差,漏电流也越大(即R2变小)。所以,在高速电路中,我们为了保证频率特性,要求电感量越小越好, 即瓷片电容的容量越小越好,这就与前面说的电容饱和问题形成了一种矛盾。所以,耦合电容容量的选择是一个折中的过程。一般地,2.5G/10G的时钟信号选择0.01uf的电容(甚至更小的电容量也可以)是比较合适的(当然选择

31、 0.1uf 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数据信号,由于要考虑长“ 0”和“1 ”,我们还是建议要大 于0.01uf,采用0.1uf就可以了(虽然有很多资料通过计算说明选择0.01uf就够了)。小于2.5G的信号,一般选用 0.1uf的耦合电容即可。3、为何我们经常把的单线阻抗控制在50欧姆?在高速信号中,我们经常把差分阻抗控制在 100欧姆,单端控制在50欧姆,为 何不是其他的阻值呢?有人说,是因为芯片匹配要求的。那么芯片为何要把匹配做成50欧姆(100欧姆)呢?因为,特征阻抗为30欧姆的时候,频率响应特性很好, 但是传输损耗比较大。而75欧姆的特性阻抗的情况下,传输损耗比较小,但是频率特性比较差。于是最终折中到50欧姆上。这就可以理解 2M同轴线、155M同轴线都是 75欧姆,而不是 50欧姆的原 因一一是为了减少损耗,提高传输距离。4、高速信号的点对多点。一般情况下,高速信号都是点对点的,当然也偶尔会有点对多点的需求,这时候,要求只能有一个点匹配(这就要求中间的几个点在接收端不能内部带有匹配电阻),并且匹配电阻必须在线的最末端。PCB布线的时候必须保证这些点都是在同一条线上(绝对不能出现开叉)。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