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化学必修一氨硝酸硫酸.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3064280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化学必修一氨硝酸硫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化学必修一氨硝酸硫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化学必修一氨硝酸硫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化学必修一氨硝酸硫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化学必修一氨硝酸硫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化学必修一氨硝酸硫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化学必修一氨硝酸硫酸.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氨湖北省化学特级教师 熊云贵2018年1月15日本人主讲小蚂蚁多校同步实景课堂。宜昌市外国语高中、宜昌市一中、夷陵中学、重庆29中4所高中和宜化集团网上同步参与课堂教学互动。枝江一中、当阳一中、远安一中等全国数十所学校的师生、湖北省付全新名师工作室、湖北省方向东名师工作室、湖北师范大学名师工作室、重庆名师工作室、成都名师工作室等多个省市知名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同时远程网上参加本次活动。宜昌一中化学老师听课后由付全新校长亲自主持进行了集体研讨;当阳一中组织全体化学老师观课;湖北师范大学组织观看并当场反馈观课感想。学习目标 1. 通过合成氨的历史及

2、连线现代合成氨企业,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合成氨的贡献及怎样合成氨。 2.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用途。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过程一、合成氨的由来1、“庄稼一枝花,全靠 当家”,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此处的“肥”主要是指( )A.水分 B.无机盐 C.阳光 D.空气 3、19世纪以前,农业生产所需氮肥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副产物和动植物的废物,如粪便、种子饼、腐鱼、屠宰废料、腐烂动植物等。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军工生产的需要,迫切要求建立规模巨大的探索性的研究。 在氮肥的研究方面, 走在了前列。 A.中国人 B.美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4、微课呈现历史上科学

3、家合成氨的历程 5、连线湖北宜化合成氨工厂工程师,现场互动讲解现代合成工厂设备及技术特点。 讲解:氮的固定注意: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的氮。2、化学性质氨与水的反应氨与水反应,其水溶液显弱碱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NH3·H2ONHOH。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NH3H2O。氨水、液氨和一水合氨的区别氨水液氨一水合氨化学式NH3NH3·H2O分类混合物,多成分纯净物,氢化物,非电解质纯净物,一元弱碱成分NH3·H2O、NH3、H2O、NH、OH、H(极少)NH3NH3·

4、;H2O氨水成分6微粒, 3 种分子 3 种离。 氨与酸的反应 将两根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Cl=NH4Cl。三、氨的用途 连线湖北宜化合成氨工厂工程师,现场互动讲解现代合成工厂氨气的用途及销售效益等综合情况。 (6)尾气处理多余的氨要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以避免污染空气。多余气体进行尾气吸收防止倒吸,常采用下列装置和措施。 氨 气 无色刺激喷泉气,700 :1溶水里。 氨水成分6微粒, 3 种分子 3 种离。 络合还原弱碱气,氮肥硝酸制冷剂。 实验制氨铵盐碱,工业制氨三条件。 课堂效果检测 判断题 (1) N2和H2在点

5、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 (2)氨气与氯化氢化合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 ) (3) 1 mol/L的氨水中c(NH3·H2O)为1 mol/L。()(4)浓氨水与所有酸反应过程均可产生白烟。() (5) 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 课堂效果检测:判断题 (6) 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7)用NH3制备硝酸过程中,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8)实验室通常用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共热制NH3 (9)在制取氨气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浓硫酸。 ()(10)用湿润的

6、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 () 课堂延伸:中国合成氨行业概况() 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其产量居各种化工产品的首位。氨主要用于农业,合成氨是氮肥工业的基础,氨本身是重要的氮素肥料,其他氮素肥料也大多是先合成氨、再加工成尿素或各种铵盐肥料,这部分约占70%的比例。另外,氨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无机化学工业中的硝酸、纯碱及各种含氮无机盐;有机工业中各种中间体,制药工业中磺胺药物,高分子行业中聚纤维、氨基塑料、丁腈橡胶、冷却剂等,国防工业中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这些都是氨的下游应用。 中国合成氨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中国合成氨总生产能力为7,400万吨左右,中国合成氨生产装置原料以煤、焦为主,占总装置的96,以气为原料的仅占 4。中国自行研发了多套工艺技术,促进了氮肥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课堂延伸:固氮作用 固氮作用(nitrogen fixation) 是分子态氮被还原成氨和其他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自然界氮(N2)的固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生物固氮,即通过闪电、高温放电等固氮,这样形成的氮化物很少;二是生物固氮,即分子态氮在生物体内还原为氨的过程。大气中90%以上的分子态氮都是通过固氮微生物的作用被还原为氨的。 人工固氮主要是工业合成氨。课堂延伸:氨的催化氧化及硝酸的合成 6 / 6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