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直线运动经典例题及其详解.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67088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直线运动经典例题及其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物理直线运动经典例题及其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物理直线运动经典例题及其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直线运动经典例题及其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直线运动经典例题及其详解.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直线运动经典题1.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取g=10m/s2.假设第1s内位移大小恰等于所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的55倍,求物体的初速度92. 摩托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25m/s,为使其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而在2min内追上前方1000m处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卡车,摩托车至少要以多大的加速度行驶3. 质点帮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s和第7s内位移分别为2.4m和3.4m,那么其运动加速度4. 车由静止开始以 a=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后相距s=25m处的人以u=6m/s的速度匀速运动而追车,问:人能否追上车5. 小球A自h高处静止释放的同时,小球 B从其正下方的地面处竖直向上

2、抛出 .欲使 两球在B球下落的阶段于空中相遇,那么小球B的初速度应满足何种条件6. 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两次经过A点的时间间隔为ti,两次经过A点正上方的B点的时间间隔为t2,贝U A与B间距离为 .7. 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is内位移为10m停止运动前最后 is内位移为2m,那么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初速度大小为U 0=m/s.9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取g=10m/s+2,假设在运动的前5s内通过的路程为 65m那么其初速度大小可能为多少s,经历的时间为t,而质点10质点从A点到B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的位移为通过A B中点处时的瞬时速度为u,那么当质点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时,u-;当t质点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时,U §填“、“= “<=t答案例1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 取g=10m/s2.假设第1s内位移大小恰等于所能上升的最大高5度的5倍,求物体的初速度.9分析:常会有同学根据题意由根本规律列出形知0t - -gt2=529 2g的方程来求解,实质上方程左端的0t - igt2并不是题目中所说的 “位移大小,而只2是“位移,物理概念不清导致了错误的产生。解:由题意有0t 2gt2进而解得01 =30m/s,02 =6m/s,03 =4.45m/s例2.摩托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25m/s,为使其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而在2min内追上前方1000m处

4、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卡车,摩托车至少要以多大的加速度行驶解:由运动规律列出方程2am(tu t+s.将相关数据 m =25m/s, t=120s , u =15m/s, s=1000m代入,便可得此例的正确结论a=25 m/s2.16例3 质点帮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s和第7s内位移分别为2.4m和3.4m,那么其运动加速度 a=m/s2.分析:假设机械地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根本规律,可以列出如下方程1 c2 /1.2(0 2+ a 2 ) ( 0 1+ a 1 )=,2 21 2 1 2 ( o 7+ a 7 ) ( 0 6+ a 6 )=2 2假设能灵活运动推论 s=aT2,并考虑到

5、S 7 S6 = S6 S5=S5 S4=S4 S3=S3 S2 = aT ,便可直接得到简捷的解合如下解:a= S7 S = 3-4 ?4 m/s2=0.2m/s 2.5T25 12例4 .车由静止开始以 a=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后相距S=25m处的人以u=6m/S的速度匀速运动而追车,问:人能否追上车分析:应明确所谓的追及、相遇,其本质就是“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 此例可假设经过时间t,人恰能追上车.于是便可得到关于t的二次方程进而求解。解:1 2u t= at +s.2而由其判别式 =u 2 2as= 56V 0便可知:t无实根.对应的物理意义实际上就是:人不

6、能追上车例5.小球A自h高处静止释放的同时,小球 B从其正下方的地面处竖直向上抛出.欲使两球在B球下落的阶段于空中相遇,那么小球B的初速度应满足何种条件分析:选准如下两个临界状态:当小球B的初速度为u i时,两球恰好同时着地;当小球B的初速度为u 2时,两球相遇点恰在 B球上升的最高点处,于是分别列方程求解解:1 1 2h= g(2),2gh-竺= lg( 2)2g 2 g由此可分别得到ov gh例6 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两次经过A点的时间间隔为ti,两次经过 A点正上方的B点的时间间隔为t2,那么A与B间距离为.分析:利用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特征可给出简单的解答解:由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特征

7、可知:质点从最高点自由落至A、B两点所经历时间11必为ti和 t 2,于是直接可得2211211鸟122AB = g( ti) - - g( t2)=g( b t?)8例7 .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s内位移为10m,停止运动前最后1s内位移为2m,那么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初速度大小为u 0=m/s.分析:通常的思维顺序可依次列出如下方程1 2s= u °t at ,0=u 0 at ,21 21 210= u 0 1 a 1,s 2= u 0 (t 1)a(t 1)22从上述方程组中解得a= 4m/s2,u 0=12m/s.求解上述方程组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假设采

8、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把“末速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视为“初速战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原来的最后1s便成了 1s,于是1 2解:由2=a 12即可直接得到a=4m/s2;而考虑到题中给出的两段时间(均为1s)内位移大小的比例关系(2 : 10=1 : 5),不难判断出运动总时间为t=3s.由此简单得出u 0=at=12m/s.*U0例8如图2所示,长为1m的杆用短线悬在21m高处,在剪断线的同时地面上一小球以u0=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取 g=10m/s2,那么经时间t=s,小球与杆的下端等高;再经时间厶t=s,小球与杆的上端等高图2分析:以地面为参照物分析两物体的运动关系将会很复杂

9、,不妨换一个参照物求解例9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取 g=10m/s+2,假设在运动的前5s内通过的路程为 65m那么其初速度大小可能为多少分析:如果列出方程1 2s=u ot gt ,2并将有关数据s=65m, t=5s代入,即求得u o=38m/s。此例这一解答是错误的,因为在 5s内,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如下两种 可能性: 前5s内物体仍未到达最高点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方程中的s确实可以认为是前 5s内的路程,但此时u o应该受到u o>50m/s的制约,因此所解得的结论由于不满足这一制约条件而不能成立 前5s内物体已经处于下落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方程中的s只能理解为物

10、体在前5s内的位移,它应比前 5s内的路程d要小,而此时应用解:由运动规律可得d=2o2g-gt -2,2 g在此根底上把有关数据 d=65m t=5s代入后求得u o=2Om/s 或 u o=3Om/s,例1O质点从A点到B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的位移为s,经历的时间为t,而质点通过A、B中点处时的瞬时速度为u,那么当质点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时,us当质点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时,u :填“、“=“< =t分析:运动u- t图线分析求解最为简捷。考虑到u是质点通过 A、B中点时的瞬时速度,因此,图线上纵坐标值为u的点的前、后两段线下的“面积应相等;另外考虑到s/t实际上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对于匀变速直线而言,数值上又等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由此便可以从图中看出, 无论质点做的是s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应有u>-。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