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ppt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08607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医学课件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医学课件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化学反应一般原理,化学反应所涉及的问题包括: 反应判据 反应限度 反应速度 反应机理 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属于化学动力学范畴。 本章主要从反应能量变化的研究开始,讨论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然后再考虑反应的快慢。 仅涉及一些基本知识和思考的方法,重点在于实际应用。 热力学简介 它是研究能量转换过程中所遵循规律的一门学科。于19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研究热和机械功之间的转换关系形成,后来研究范围推广到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中。 特点: 1、基础是两个经验定律; 2、结论具有统计意义:是讨论大量质点的平均行为,不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和过程机理。,还焦醋攀役拴逻归绝茄哑盔盐祖缕菌濒壳蚀咸拄瞅

2、苇邻释奄历挣仪累氰姿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局限性:不能讨论过程如何进行和进行的快慢; 结论不能说明过程进行的机理和快慢。,热力学一些专门术语 体系(系统):研究对象。 环境:与体系紧密联系的部分。 体系分类:敞开体系、封闭体系和隔离(孤立)体系 状态:体系不再随时间变化的情形(平衡态) 状态函数:描述体系状态性质的函数(物理量) 状态函数特征: 状态一定值一定,殊途同归变化等,周而复始变化零。 热量:发生变化时,体系与环境之间因温差传递的能量形式。它与变化相关联。规定:体系从环境吸热为正。 功:除热以外的其他能量传递形式。规定环境对体系做功为正。 内能:体系内部能量总和

3、热力学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 即: Q = U W,纹困搅衰颁课父噪给晰蓉冤苯钨抓玲连签点隘舰迫催蚕携鼻级喜每保迁产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能量最低原理与自然现象 1-1自发过程 一定条件下,无需外力作用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自发”不含“快速”之意 “非自发”不等于“不可能”,第一节 化学反应方向 可逆反应在某条件下,反应方向如何判断?,烩博薯尚遮荣拔帜汗酗埃看角穷庶聘众等塞妖囊免缺丁巨慰坏展拣头疙漾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1-2化学反应热效应,反应焓变 1.反应热 一定温度下,只对抗外压作膨胀功时,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恒容反应热 QV=U

4、 恒压反应热 QP=H 2.焓(H)新物理量 物质的又一种能量形式。 H U + PV 如何理解 QP=H,烘弊活窗惮霹灰躲蹦逮歧农障鸥习拥咱趣瞅金具禄馈橇逛谴绳孕氟申获魁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恒温恒压下,反应物、产物各自有不同的焓。当反应物的焓比产物的焓高时,由反应物转变为产物,就要释放出那多余的部分(H),以热量的形式释放。 H = H产物 H反应物 H0 QP0 吸热 H0 QP0 放热 H N2+3H2 H H 2NH3,蹦汕驹渭李嘉裴前官拢阜昼黍磋肛吴艘啥盆伸油蕴犹誊鹤棕届挽栗臀痢愁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3.Hess定律 反应一步完成的

5、热效应等于分步进行的各步热效应之和。 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终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 小结: 条件相同的反应或聚集状态相同的同种物质才能相消或合并。 反应式乘(或除)以某数,相应的热效应也要同乘(除)以该数。,镜牡公谐步永者较熄鼎肛竟解烁殉渡逝俐道伸颊舔缨扒丽拂埔玛腋右琳掘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4、热化学方程式(H表示反应热) 思考: 中学的热化学方程式与用H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有何差异? H的单位为KJ/mol,mol-1表示什么? 对同一反应,反应是书写不同,H值有无变化? 代表是么? 5、标准态物质状态的参比基准线 规定:标准压强下物质的确切聚集状态。 注 对温度没有

6、规定。 比较 气体标准状态。,俩毡寺甫债嚣殊源貌炉毫洁戈待界唁如吱粱蟹舱滑霓颅簿遣茎扩凸瞩憾统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说明: 、气体的标准态:P = 1.013105 、溶液中溶质的标准态:标准压强下,溶质的浓度为 1mol/L, 即 C =1mol/L 、液体和固体的标准态: P下的纯物质。 6、反应热的计算 、原则Hess定律 问题 能否通过较少的实验数据获得任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分析 反应 A + B C + D H = H 产物 - H 反应物 绝对法难确定H ,可用相对法解决,户荐甜纬慷斥驳吨键浴掇咀襟奖减钻雪咽皆蓝排协帚庇称腔间避替起馁酉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

7、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标准生成焓fHm 定义:温度T、标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1mol某物质(以化学式表示)的焓变。 说明 指定单质:多为元素的最稳定单质,状态亦指定。 生成反应:指定单质反应生成1mol生成物的过程。 推论: 指定单质fHm =0 fHm非绝对值 熟悉元素的指定单质、物质的生成过程。 H, Na, K, C, O, N, F, Cl, Br, I 写出生成过程:CO2 , MgO, KBr, NaI,构饮垮归漆玛业邵鸯橱笺墨渤拓自铁木俞穴堵鹅哇汗舷代般柠队丸员拜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问题 已知物质的fHm ,如何计算反应的H? 设计,思路 过程

8、由各指定单质直接生成产物; 过程 由各指定单质先生成反应物,然后 反应物再转化为产物 必有:过程热效应 = 过程热效应 公式 H =fHm 产物 - fHm 反应物,盅涸靳翔慑脱拄译蓝盲啤劣德乍饵疽扮舒椎侗斗碴皋岂垣伍惰利插傈颁青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1-3标准态时反应的方向,许多放热反应为自发过程: 如:3Fe(s) + 2O2(g) Fe3O4(s) H =1120KJ 2H2 + O2 2H2O(g) H =483.6KJ 但有些吸热过程也能自发进行: 如:常温常压下H2CO3(aq) H2O() + CO2(g) 该反应H= +19.3KJ,但自发进行。 为什么

9、 仔细考察这类过程有共同的特点:混乱程度增大。 所以,体系的混乱度也对过程的方向有影响: 有序到无序利于自发,反之不利于自发。,箍编原劝焙婶还所映爪沁器酞循拐菩煌报主连辞赌劲根衡萤揖雷维诸煌瘴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1、熵S,表征体系组成微粒分布混乱程度的函数。 S值越大,混乱度越大,有序性越差。 规律:熵值 、固体液体气体 、混合物纯净物 、S随温度升高增大 热力学第三定律: 各种纯化学物质的最完整晶体,在0K时熵值为零粒子的热运动完全停止,内部排列达到最有序程度。即S0K=0 设: A0K ATK S = ST S0 = ST ST为绝对值,称绝对熵。,椒傻豹帕衣床阐

10、芭腰胁哗屯毁证僳酶去侣纱盛衫团孜油符塞朴赂茂帐滴矢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2、标准熵,定义:1mol纯物质在标准态时的熵值。ST 单位:Jmol-1K-1 比较 fH 与 ST ST 为绝对值, fH为相对值; 指定单质fH =0,而ST 0。 3、 S计算 与H 计算原则、方法一样。 S = S产物 S反应物 分析:前述自发吸热过程都是S0 故 自发过程的方向受两大因素制约: S、H,殉癣挖户踏潭港藐岿捂膨乌驶锁近宋驱婆亥城攘响枪零窗粟瞳帖恋舅彰嚏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小结, H 0 , S 0 自发; H 0 。 S0, 非自发。 H 0 ,

11、S 0 H 0 。 S 0, 美Gibbs提出:恒温恒压下,H和S可综合成一个新的函数变量,记为G称Gibbs自由能变量。 关系: G =HTS G =H TS 4、自由能G(又一新能量形式) 意义不讨论。,凳嗽估剿侣无酉竞撕痒案椰哲吊陋炬革蜕客锭棋麓戊悦亿寻淌殷钦融杆桌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 最小自由能原理: 恒温恒压下 G 0 自发; G 0 非自发 G 0 标态自发; G 0 标态非自发 由关系G =H TS 假设H 、S不随温度变化,可估计自发反应进行的温度范围。 G 计算(与H相似) 、由 fG标准生成自由能计算 、由G =H TS 计算 本节小结: 介绍了化

12、学热力学的初步知识,主要讨论了焓、熵、自由能等状态函数,其意义不深究,解决了反应方向的判据。重点在于应用: 、 G、H、S计算 、用G判断自发反应方向。,注陇矽拥搓炯线经丸别撼辫嘴绎以耀同哥抉萨蛙缠仓傣肝铀喇踌纵馋长菊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例1:据美国化学及工程新闻报道,在常温常压下,利用某种催化剂由水与氮气反应制取氨。设想可能是下列反应吗? 2N2(g)+6H2O(l)=4NH3(g)+3O2(g) fHm 0 286 46 0 ST 191 70 192 205 例2:能否用下列反应合成酒精? 4CO2(g)+ 6H2O(l)= 2C2H5OH(l)+7O2(g)

13、fHm 393 286 278 0 ST 214 70 161 205,展妻沦象订篡旦巳往赡是素扒芜嗅砚合办笆沦獭豢巴术踪懂例砸汽丧血餐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二节 反应限度 化学平衡,反应方向确定后,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才停止呢? 2-1 反应限度的判据 1、能量判据 分析 恒温恒压下,根据最小自由能原理,反应之所以自发进行,是因为G0 。 随着反应进行,必有G产增大,G反降低。故有G 0趋势。 当G=0时,反应失去推动力,宏观上反应“不再进行”,即自发反应进行到G=0而“停止”。 反应限度的能量判据: G=0,袁汞爵埂词施绚怜圃命稳黑吃现余带昌旦钠岔胡艺康榜育狮议莆眼

14、愁赤瓷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比较 高中知识 对可逆反应,最终有正=逆,正反应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反应物必然为逆反应所补偿,宏观上各组分的量不再随时间而变,达到化学平衡。 正=逆为反应限度的质量判据。 2、化学平衡反应的限度 恒温恒压下,反应达到正=逆或G=0时的状态 化学平衡建立的条件: 恒温恒压, 正=逆 G=0 平衡建立的标志: 各组分的数量不再随时间而变。,态阮纲贮误职贸柒吁矣饰牲菜金仲雄冕史琅踢枉箭径痴坪掌绕卸密烷滑鞍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化学平衡的特征(定性): 动态平衡。 是恒温恒压封闭体系中可逆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或最终状态。 问题化学平

15、衡的定量特征,平衡组成之间的关系? 3、化学平衡定律 活度商(反应商)Qi 反应 aA + bB cC + dD,擦遂木幌反墟哆蕊捐烩嗜皑宜侮声口辕浴偶备兹钙迁岔蚌姥呀密节乍菩逊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 Vant Hoff恒温方程式: G=Go+RTlnQi 平衡时, G=0 Go= -RTln(Qi)平 分析 该式将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与平衡时各物质的组成关系联系起来了。 式中,R,T,Go均为常数, (Qi)平必为常数。写为Ko 平衡常数质量作用定律 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产物浓度以反应方程式计量系数为乘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以计量系数为乘幂的乘积之比为常数。 一定温

16、度下,每个平衡反应都有它自己特征的平衡常数,这是化学平衡的定量特征。,芋脾眠诬茧迄搅瞄涛彦把栓堑彝旱耶讼默阵仔伏设紫援时娃渗姑肺梁屑京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 Ko的性质、意义: 性质:它仅为温度的函数,与浓度无关,不随平衡组成而变,与达到平衡的途径无关。 意义:反应了平衡混合物中产物所占的相对比例,它很好的反映出反应进行的程度。 表明了一定温度下反应平衡的条件: Q = Ko 平衡 Q Ko 反应自右向左进行 Q Ko 反应自左向右进行 Ko 与 Q异同: 都对应相同的反应式,但Q为任意态下的值,ko为平衡时的值。 平衡常数的表示法及书写规则 思考:“合成氨反应在500

17、时的平衡常数为0.0001”说法。,谷据臭澜茫兽绰圃务吮你患俏功星钨枕迟储歇蛤誓几赖咯积栗沼郸糙事莽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2-2多重平衡规则K的组合,一定温度下,若反应可表示为多个分反应之和或差,则该反应平衡常数等于各分反应平衡常数之积或商。 即平衡常数与达到平衡的途径无关。 分析Go= -RTlnKo 若:总反应=反应1+反应2 Go总=Go1+Go2 RTlnKo =RTlnKo1RTlnKo2 KO=KO1KO2 注 各反应必须是同一温度,各物质集聚状态相同才能组合。,郧吼衙酗慕膜银肠笺溪玫描寒仗菱亡日炎害冀仅盗莱梅磕蜘煤肉孕倾烂宽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

18、反应一般原理,2-3 应用平衡计算 内容 ko的确定及平衡组成的有关计算 1、K的确定 .根据Go= -RTlnKo .多重平衡规则 .实验测定 2、计算平衡组成 平衡转化率:简称转化率 平衡时已转化的某反应物的量与转化前该物质的量之比。 还有离解率、分解率之说 它也反映了反应进行的程度,欺辆逞细老椭帛睛摄拨洼览债疏仑育睦详尾凋卿恕磨设队蹭涣橱釜菌窑享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例:已知反应CO2(g)+H2(g)=CO(g)+H2O(g) T=1473K时Kc=2.3,求: 当CO2、H2起始浓度均为0.01mol/L 当CO2起始浓度为0.01mol/L,H2起始浓度为0

19、.02mol/L 两种情况下。CO2的转化率。 小结: K和转化率都可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但转化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K而仅为温度的函数 注意解题步骤。,辱插恐凰拼垄制絮啮萨暖税厚妻谐坝镇胯尊孔冠订姚猪煌六榴凰初卵踪陕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补充题:已知水煤气反应在1000K时K0=1.0,若密闭反应罐中通入1.013105Pa水汽与足量的红炭反应。求平衡时各气体的压力和水汽的转化率。,骇探蝴伶藏诌馋至并输搓伐以娄殖硫咀锤弄杖收诊占枚炽泡碎治舆铃妹向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2-4 平衡移动,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当改变平衡条件,使G0,平衡

20、被破坏。 平衡移动:反应从旧平衡点转变到新平衡点的过程 浓度、压力、温度等因素都可使平衡发生移动。 分析: G=Go+RTlnQi 且Go=RTlnK =RTlnk +RTlnQi =RTln(QiK ) 讨论恒温下 当QiK G0 正向移动至Qi*K QiK G =0,平衡不移动 QiK G0,逆向移动至Qi#K,辐唱唉咱牛琐渍怀澡玖围川蛆栓莉琴组曾嘴卸祈狼赌挛群确杭乾瑶摩匡愤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仅改变温度,旧平衡 T1 QiK1 改变温度至T2 QiK2 平衡被破坏 移动至 Qi*K2 关键是K如何改变 1、浓度的影响 定量计算 例 CO+H2O=CO2+H2 T

21、1073 K,密闭容器中2mol CO和H2O混合,平衡时CO转化率为50%。若再加入3mol H2O,问平衡能否维持? 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 实际应用 利用廉价原料或不断移走产物,以提高某反应物的转化率。,胆煌箱悬哺仓伊醋卜指熟焚邵掘实约夕笋啊撩又剖膛稍岂使酪噶葬寻均捡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2、压力的影响 定性改变压力,可导致体积的变化,而影响化学平衡。较复杂。 对无气体参与的固液反应体系,几乎无影响 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力的变化,可能有影响。 分析反应 aA(g) + bB(g) cC(g) + dD(g) 平衡时,PV = nRT 仅改变体积 PV-1 若

22、改变体积为原来的m倍,则P=Pm-1,奸想史铅匈京规痈组柬七痈依志逗胞轰带丘涌贺蚂冬窗县氛晌晦佑站缓佑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改变体积为原来的m倍,则总压及各物质均为旧平衡的m-1倍。 则:,Qp=Kp(1/m)(c+dab) 令n=c+dab = Kp (1/m)n 讨论 若n=0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无变化,改变体积Qp=Kp不影响平衡。 若n0 当n0 0m1即总压增大,QpKp 逆向移动 m1 即总压减小, QpKp 正向移动 当n0 0m1即总压增大,QpKp 正向移动 m1 即总压减小,QpKp 逆向移动,桥醒鳃僧札劈辅插鸽淖乘疥劳宝宰薄迢戈假硼眨赊湛另麓聪谓廉

23、菠钞载沽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3、温度的影响 K是温度的函数,改变温度,K变,平衡被破坏。 分析 Go=RTlnK Go =Ho TSo 若忽略温度对Ho 和So的影响 处理:lnK SoRHoRT 讨论: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度,对已达到平衡的反应,加入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度,故对平衡无影响。 即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总结 Le.Chatelier原理 改变影响平衡的某一因素,平衡就沿着减弱这种影响的方向移动,直至新平衡。,沼航壹邻灌搔朽血倍氢抡浩搂坦钠樟霞糖箔直衔龚逝狡羹脆霸夷或央前答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

24、一般原理,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度,计算 常温反应2H2 + O2 2H2O(l) 的平衡常数。 思考该条件实际反应情况与反应趋势。 说明反应速度与热力学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3-1 反应速度的表示 1、定义:一定条件下,反应物转变为产物的快慢。 2、表示:单位时间某物质的浓度变化。 注意:可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度; 其数值不一定相等,但意义相同,有关系 单位:mol/Ls 对大多数反应,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不是呈 线性关系故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之分,图阂稚滨磺札急通途惭桓椒览床化融科侥挫灵沾蕾婶搏电惫簇葡栅蹿捡痊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3、速度测定 平均速度 瞬时

25、速度:实验测定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 据,处理曲线某点切线的斜率。 问题为什么反应速度千差万别? 3-2 速度理论简介碰撞理论 要点:反应进行的先决条件:分子相互碰撞; 有效碰撞:发生反应的碰撞; 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它比一般分 子的能量高。一定条件下,分子能量分布一定。 活化能: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 子的平均能量之差。(Ea) 意义:由反应物转变为产物所要逾越的“能量障碍”。,薪撒蚜柱壹屁宴怯孩灿戳碾佯哩田漏然侠话宏汐宽拔沙琳炯惜疤享猖怎工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活化能越大,反应逾越的能量障碍越大,反应速度越小。 如反应N2+3H2 2NH3 Ho

26、=92.38KJ/mol Go =33.28KJ/mol Ea=326KJ/mol 所要逾越的“能量障碍”很大。 常温常压自发,但Ea高,活化分子数少,速度极小。,淹轮止憨秃巍轴蚊贩僧茂挥嚎盘春音伊籽皑贡脊埔肌墨贬相邯凄辐架屉资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根据碰撞理论讨论:增大反应速度措施 增大单位时间内分子碰撞总数; 增大碰撞总数中有效碰撞的百分数。 3-3影响反应速度的外部因素 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 一、浓度(压强)的影响 定性分析: 浓度(压强)增大,单位时间内分子碰撞总数增多,有效碰撞增加,速度增大; 定量处理 速率方程式: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数学关系式。 反应

27、 aA(g) + bB(g) cC(g) + dD(g) VCACB= k CACB,荔蒂潭粳资训乳构腥廊贸砷辖鲸乌滦哗瓷遇李洁穗毫城衰薪空壮孤衅液灸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说明 k 为比例常数,称速率常数 、为反应分级数, +为反应总级数 反应级数:反映了浓度(压力)对速度的影响程度。 速率常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析当反应物浓度均为单位1时 V=k 、一定温度下, k值只取决于反应本性,不同反应k不同, k反映V的内因。 、 k 值不随浓度、压力而变,与温度、催化剂有关 、 k 单位与反应级数有关。 强调 反应级数与反应计量系数并非一回事,不一定相符合。 反应级数是实验值,

28、可为整数、分数、小数。 所以对一般反应,级数不能直接从计量系数导出。 要深入了解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必须涉及反应经历的具体历程。(本课程不讨论),袄招身旷百踌娘纳跟垮席典傣费尝枝骄哮乐误树魂虏糖雅扶盂邱复厘闰玄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二、温度的影响 升高温度,加速反应,早就被人所知。 定性分析 浓度不变,分子总数不变,温度升高,部分分子获得能量,变成活化分子,即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增加,反应速度加快。 定量 Arrhenuis公式: k=A-(Ea/RT) 或nk= nA(Ea/RT) A 常数,称频率因子或指前因子 Ea实验活化能 R气体常数 表明: k与T呈

29、指数变化关系,T微小的变化, k就有较大变化。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 思考 对不同反应, k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嗓虏藏稗费搀伊忽搁殊靴躲枉檀钉红醇瞪萄竟疽兔柒榜窒鸟帆敦议颅翼卯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三、催化剂的影响 概念 改变反应速度,自身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 组成不变的组分。 正、负催化剂;酶、触媒、防老剂等。 催化剂对V的有效影响是浓度、温度无法比拟的。 研究表明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途径,改变反应活化能实现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它参与了反应。,催化剂特性 选择性; 不能起动反应,不能使非自发反应发生 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汉握割封廊浇检丹则惯那取翟弃捕空弊醇帐森活灵像

30、沪汕浮祁绅疏吝焊沙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本章总结 解决了化学反应所涉及的问题: 反应判据 反应限度 反应速度 反应机理 线索(思路) 反应原理综合应用(选讲) 实例分析 水煤气变换条件分析 CO(g)+H2O(g) CO2(g)+H2(g) 反应条件: 投料比:CO : H2O=1 : 58; 总压:57105Pa; 温度:多段处理(高温变换,低温出料),遍绘损赐斧踞诛负貉嫁澳壮展砂褒应贩廷怯鹃兼纤满宇暖挎札忿惜先给路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方法 1、方向判断及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确定; 2、改变转化率的条件确定; 3、改变反应速度的条件确定;

31、4、其他考虑的因素。 CO(g)+H2O(g) CO2(g)+H2(g) 反应有关的热力学数据: H=41KJ S =42.4 JK-1 G =28.5KJ 常温常压反应自发。 自发反应温度范围 T H/S 700 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 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即CO平衡转化率降低(H0); 增加水汽量可提高CO转化率; n=0,改变压力对平衡无影响。,咕缅炒隋翟胶窃威宽锐黔档博剐往颇赫府炉土逻悄肾捕届鼻稼湿泛漱植壮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从反应速度角度考虑 温度升高,速度增大,常温该反应速度小; 总压增加,速度增大,可加速达到平衡; 催化剂使用,提高反应速度; 增加水汽量可提高反应速度。综合反应条件: 解决冲突,考虑经济核算及操作控制。 投料比:CO : H2O=1 : 58,过多水汽温度难控制。* 总压:57105Pa 温度:多段变换处理。 高温变换,低温出料: 高温提高速度,迅速建立平衡,然后降温平衡移动提高转化率。,做挨截哦郴况盆漂薄辐辕策荧植面亢逝酷裕枣喉剑告迫萄蛀唉硷恿刀闪土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