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清风出品).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87858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清风出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清风出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清风出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清风出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清风出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清风出品).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寓教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文吕国伟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是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件重要任务。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地教学中。我们每个教师都应把与基础知识的教育、基本能力地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突出数学教学的学科性、教育性,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小学数学教学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分述如下: 一、数学教学最易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小学数学的知识,方法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发展,都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对此,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具体分析、讲解,浅显地提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数学知识内部的矛盾运动,从而渗透实

2、践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在教学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及其验算时,通过具体例子说明运算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初步领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又例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概念时,从2x6=12算式引入,导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又用概念去指导练习,然后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看到这些概念的实际应用,使学生逐渐领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有了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才有一定的方向。因此,我们在教学数学知识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说明数学在我国社会主义

3、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如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一节时,可举一些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数据,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以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另外在学习练习有关神舟五号绕地球飞行时间与圈数时,可以补充后来的神舟飞船系列和嫦娥系列科研活动,尤其是玉兔月球车的探测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感受到数学对科技的贡献,对伟大祖国的贡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应注意精讲多练。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认真作业、自觉检查和看书复习的习惯。还有,教师要特别注意表率作用,即要言传,又要身教,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

4、响学生。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结合有关内容,通过有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材料以及一些数学史进行教育。例如,通过反映我们地大物博的数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统计表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再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材料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丌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

5、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但我们也要告诉学生,不能停留在感叹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上,因为从明代开始,中国数学就逐渐落后于西方,导致勾股定理在世界大多数国家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直到20世纪初,中国数学家踏上了学习并赶超西方先进数学的艰苦历程,如我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同时也可使学生认识到闭关自守的无益,切实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意义。它们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利用数学课堂这个有利的阵地,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各种思想教育,我们的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具备建设四化的能力和品行,祖国的未来也就会日益美好!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