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玩七巧板∣浙教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099696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玩七巧板∣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玩七巧板∣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玩七巧板∣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玩七巧板∣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玩七巧板∣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玩七巧板∣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玩七巧板∣浙教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玩七巧板 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七巧板中,5号是   A. 正方形                                      B.

2、 三角形                                      C. 长方形二、判断题2.七巧板中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对吗? 三、填空题3.你们知道吗?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

3、拼板玩具,它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下面是一副七巧板 七巧板由_种图形组成,其中_个 4.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用七巧板拼成的,看看像什么,填一填。像_ 像_ 四、解答题5.用七巧板拼一拼,想一想拼出的图形像什么,再把正方形涂上黄色,三角形涂上绿色。6.你能看出下面图案是由七巧板中的哪些图形拼出来的吗?请在拼图中写上编号。7.下面的图形是由七巧板中的哪几块拼成的?你试着拼一拼8.下面的图形是由七巧板中的哪几块拼成的?你试着拼一拼9.变式题左边是七巧板,右边是用七巧板拼出的图案,请你给图案中的每一块标上它在左图中相应的编号。 10.能用七巧板拼出来的图形画“,不能的画“×。11.根据七

4、巧板中的图形把以下图分一分。五、综合题12.用七巧板拼一拼。1用哪几块图形_可以拼成一个大角形? 2用哪几块图形_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 【考点】长方形的特征及性质,正方形的特征及性质,三角形的特性 【解析】【解答】将题干中所指对应图形与掌握的图形进展判断。【分析】考察对平面图形的掌握。二、判断题2.【答案】错误 【考点】平面图形的分类及识别 【解析】【解答】七巧板中没有长方形这一平面图形。【分析】考察对平面图形的掌握。三、填空题3.【答案】三;5 【考点】平面图形的拼组 【解析】【解答】答案:三 或 3;54.【答案】鸭子;小猫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

5、特征及性质 【解析】四、解答题5.【答案】解:【考点】三角形的特性,正方体的特征,七巧板 【解析】6.【答案】解:如图:【考点】图形的拼组 【解析】【分析】这个图形只用了6个图形,其中正方形没有用到,根据七巧板中的图形形状判断用到了哪些图形并标出编号即可.7.【答案】解:第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由七巧板中的两个一样的三角板和一个正方形拼成的;第二个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 【考点】图形的拼组 【解析】【分析】这两个图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由此根据七巧板的特征拼出这两个平行四边形即可.8.【答案】解:图1是一个大三角形,一个中等三角形和两个一样的小三角形拼

6、成的;图2是一个大三角形和两个一样的小三角形拼成的. 【考点】图形的拼组 【解析】【分析】根据七巧板中的图形结合这两个正方形的特征判断是由哪些七巧板拼出的正方形即可.9.【答案】解: 【考点】平面图形的分类及识别 【解析】10.【答案】解: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颖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稳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才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才能、思维才能等等,到达“一石多鸟的效果。【考点】七巧板,平面图形的拼组 【解析】11.【答案】解:【考点】七巧板 【解析】五、综合题12.【答案】14和621和2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进步学生的写作程度,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考点】三角形的特性,正方体的特征,七巧板 【解析】*.;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