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课程表说课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13038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作课程表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制作课程表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制作课程表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制作课程表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作课程表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制 作 课 程 表 说 课 稿一、说教材分析我先谈谈我对这篇教材的分析:本节课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课的内容, 是基于前两节课的学习基础上 进一步深化。本节课利用网络环境,借助专题学习网站,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 用优美、生动的画面,丰富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的过程,让 学生通过问题情境的感受,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 决实际生活问题。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学生巩固旧知识,也是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三维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理解课程表的结构,学会合并、拆分单元格,学会在单元格中绘 制斜线,制作表

2、头;2. 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制作简单的课程表3. 情感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精神三、说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三维目标的综合总结,我得出本节课的重点:合并、拆分单元格难点:在单元格中绘制斜线,制作表头四、说教法学法要达成以上三项教学目标,特别是要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法的选择上以“激一 导一一探一一放”为主要教学手段,目的是在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借 助老帅引导,师生共同探究,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运用。 学生学法的选 择是以“探究一一合作一一交流一一运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同合作,组内 交流、师生反馈评价,最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实践

3、操作中。五、说教学流程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教师的教为辅助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 (一)情境创设 引入新课1、课伊始,课件出示一段 内容为:一位同学准备整理书包,却忘记明天的课程的视频 让学生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得出这位同学需要一张课程表 顺势引出这节课的内容制作课程表(板书出)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 力,所以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第二个环节 (二)小组合作 探究学习 在

4、这个环节中有两个教学内容,第一个教学内容是 了解课程表的结构并插入一张表格1、课件展示一张简单的课程表 设疑:同学们,这张通讯录有哪些部分呢? 让学生的观察初步感受,并引导学生尝试着说一说通讯录的组成部分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一张通讯录有哪些内容了,那我们现在制作自己班级的课程表 (这部分内容设计意图是:根据本册课本第一节课学习的知识来制作一张简单的通讯 录,即巩固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有为这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3、在任务中巡视指导学习较困难的小组4、交流反馈 总结方法 学生在初步尝试后, 老师指名一组完成较好的小组长, 上台操作,展示每组的完成成果, 给予奖励第二个教学内容是: 合并拆分单元格1

5、、设疑:观察课件展示的课程表与表格的区别,有些单元格是几个单元格的合并,表 头有斜线,如何合并单元格呢?给学生提供一份学习帮助材料, 材料中是提供通过表格菜单合并单元格和拆分单元格的 方法,让学生仔细阅读合并单元格的方后, 与小组成员合作, 在电脑完成课程表的雏形学习帮助材料合并单元格:1选中需要合并的单元格2单击菜单栏上的“表格”命令一“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1选中需要拆分的单元格2单击菜单栏上的“表格”命令一“拆分单元格”绘制斜线:1单击工具栏上的“表格和边框”按钮,会弹出一个表格和方框的工具栏。2、当鼠标变成一个铅笔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绘制一条斜线2在任务中巡视指导学习较困难的小组3

6、、交流反馈总结方法 学生在初步尝试后,老师指名三组完成较好的小组长, 上台操作,分别完成合并单元 格拆分单元格和给表头绘制斜线的任务, 要求边讲解边演示,我根据学生的讲解,板书 出:合并单元格的方法:选中单元格一单击“表格”菜单栏一“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的方法:选中单元格一单击“表格”菜单栏一“拆分单元格”绘制斜线的方法:“表格与边框”工具一弹出工具栏一按住鼠标绘制斜线(这部分内容设计想法是:让学生学习外在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尝试操作转化成内在的 技能,培养学生从获取信息到处理信息的能力。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发挥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

7、尝试的其他方法:如:选中一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功能中选择增加一列项(这部分内容设计思路:鼓励创新,开发学生发散思维,充分开发学生个体的潜能,使 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优化和发展,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个体各种素质水平, 促进学生身心 全面和谐发展)第三个教学内容是:调整课程表1、布置任务:调整自己的课程表并且添加课程内容2、老师巡视指导学习较困难的小组3、交流反馈 总结方法 学生在初步尝试后,老师指名一组完成较好的小组长,上台操作,要求边讲解边演示 第三个环节 (三)深化运用 拓展延伸1、布置任务:制作一张课余时间安排表2、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练习,完成后汇报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检查小组成员 全部完成情况,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3、转播学生的作品,指名个别同学上台边讲解,边操作(这部分内容设计思路: 学生通过小组的任务驱使法, 让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教师预设的 教学目标,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4、师生共同评价 第四个环节 (四)总结: 整节课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地练习, 既完成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 目标,又实 现了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不但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而且鼓励创新, 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