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2018.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21334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20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20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20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20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20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20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2018.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程度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才能,课堂上,我特别重视老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上下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兴趣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才能,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

2、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才能,强化了记忆,又开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根底。 第8课?古诗二首?2课时教学设计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进步学生的写作程度,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 课题 古诗二首单元第三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学习目的情感态

3、度和价值观目的1. 学会认读12个生字,可以正确书写10个汉字。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理解古诗内容; 感受诗句所描绘的风景,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才能目的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知识目的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重点诗句。重点1.识字、写字。2.让学生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感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难点1.让学生提早预习课文。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诗句的意思并领悟诗句文字的意境和韵味。学法问题学习、探究学习教法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第1课时1.“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演示第2张幻灯片你们喜欢古诗的这种表达方式吗?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演示第3张幻灯片这首诗描写了白鹅在水中畅游的欢快情景。喜欢。读课题?登鹳雀楼?。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明白要学的内容是什么。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4-7张幻灯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楼的偏旁是“木“依的偏旁是“亻 “尽的偏旁是“尸 “层的偏旁是“尸3指导生字的笔顺。以 “依、“层为例指导。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A.老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

5、互读。楼楼房高楼 依仍然依靠尽尽力尽头 层上层楼层3. 认识了生字宝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插入音频素材1演示第8张幻灯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相关链接演示第9张幻灯片王之涣,字季凌,唐朝著名诗人,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二、精读课文1.古诗题目解读。演示第10张幻灯片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诗人要登什么地方呢?鹳雀楼:原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2.接下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的前两句。演示第11-18张幻灯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1重点词语解释:黄河:世界第六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也

6、被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2“白日依山尽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是说,黄昏太阳依傍山峦落下。3“依山尽说明了什么?这是对什么景物的描写?4同学们,你们觉得在什么时候,太阳会离山很近?5诗人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风光?6这句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景象呢?7“黄河入海流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而去。这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物?8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滚滚的黄河水,翻着波浪,向大海流去,会是怎样的景象?9这两句,诗人描写的是什么景物?属于什么样的景物描写?10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串起来说一说呢?夕阳依傍着山峰渐渐地沉下去,滚滚

7、黄河水向东一直流向大海,不回头。3.看到这些壮观美丽的风光之后,诗人又写了什么?演示第19-22张幻灯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重点词语解析:欲:想要。穷:最大化,到达极点。更:再。2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看到更多更远的景物,你就必须再上一层楼。这是诗人对什么景物的描写?3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物?4“千里目是什么意思?5这两句诗暗含了什么道理?要想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4.全诗释义:演示第23张幻灯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假设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三、归纳总结演示第24张幻灯片?登鹳雀楼?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

8、么样的情感?表现了诗人进取向上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1、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输出字的读音。2、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登。鹳雀楼。太阳离山很近。远景。太阳落山的时候。黄昏。黄昏太阳渐渐落下山时的景象。近景。非常壮观。实际看到的景物。实景。自己想象中的景物的描写。虚景。指人所能看到的最远的景物,也可指眼界宽阔。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识记生字词。熟悉古诗及朗读节奏。认识作者。解读题目。理解鹳雀楼。品读诗句。理解重点词语。精读诗句。发挥想象。感悟诗句中存在的哲理。理解全诗意思。归纳总结本诗所抒发的情感和深化哲理。新课导入第2课时前边我们学习了杜甫的?登鹳

9、雀楼?,领略了滚滚黄河水的壮观,感受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哲理人生。如今我们来学习另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复习?登鹳雀楼?导入新诗。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26-31张幻灯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zhào lú yn uà chun 照 炉 烟 挂 川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3指导生字的笔顺。以 “烟、“挂为例指导。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A.老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照日照照射 烟香烟烟火挂挂钩挂号 川山川四川炉香炉炉火4. 认识了生

10、字宝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插入音频素材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5.相关链接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二、精读课文1.古诗题目解读。演示第32张幻灯片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诗人要望什么地方呢?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瀑布:就是一条河流翻过一个悬崖峭壁,就形成了一个瀑布。2.接下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的前两句。演示第33-39张幻灯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1重点词语解释:香炉:即香

11、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覆盖着云烟而得名。生紫烟:云烟被日光照射呈现出紫色。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山川上。2“日照香炉生紫烟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峰上升起紫色的烟雾。3同学们,“烟一般都是什么颜色?那这里为什么说是升起了“紫烟呢?因为香炉峰上有瀑布,水汽蒸发到空中,经太阳光照射,就出现了紫红色,远远望去,好似这些紫色的烟雾是从香炉峰上冒出来的。4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时的香炉峰美不美?5诗人描写了香炉峰的什么风光?6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遥看瀑布挂前川。7这是近景还是远景?从哪可以

12、看出来?遥:遥远。8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远远望去,好似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山川上。9“挂字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3.看到这些壮观美丽的风光之后,诗人又是怎样接着描写瀑布的?演示第40-45张幻灯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重点词语解析:尺:是一种长度单位。3尺等于1米疑:疑心。     银河:天气晴朗的夜晚,在天空中出现的一条白色光带。 九天:天空,指很高。古人以为天有九层,最高一层称九天。2“飞流直下描写的是什么景象?描写的是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快速地倾泻下来的景象。3“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什么意思呢?飞速流动的瀑布好似有三千尺高。4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13、?有什么作用?形象地把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急速飞流而下的气势描写了出来。5看到这样的景象,诗人有什么感想?疑是银河落九天。6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让人疑心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7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壮大的壮丽奇观。4.全诗释义:演示第46张幻灯片太阳照射香炉峰,峰上升起淡淡的紫烟,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飞速流下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高,让人疑心那是银河从九天上倾落下来。三、归纳总结演示第47张幻灯片?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诗人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比喻、夸大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

14、奇丽宏伟的独特风姿,表现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超群出俗的精神相貌。1、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输出字的读音。2、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望。庐山瀑布。白色或灰色。美。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上冒出紫色的云烟。远景。遥。非常形象地把瀑布一泻而下的形态描绘出来了。夸大。比喻。把瀑布比作了银河。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认读生字词。熟读诗句。理解诗人。解读题目。品读诗句,感悟美景。展开想象,感悟美景。领悟修辞手法的妙用。理解全诗意思。归纳总结。课堂练习1.我会背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读一读,记一记。山川 名山大川 穷尽 山穷水尽烟云 烟消云散 层叠 层林叠翠作

15、业布置1.朗读古诗并背诵。2.完成课后习题。课堂小结这两首诗都是写景的诗。?登鹳雀楼?描写的是滚滚黄河之水东流入海的壮观景象,暗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那么是写香炉峰瀑布飞流急下的壮丽景观,诗人运用了比喻、夸大的修辞手法,把瀑布飞流急下的形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板书设计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远景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大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喻教学反思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黄河归海的壮观风光,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为了让学生可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化感知诗的意境及其蕴含的道理,我在教学前对学生进展了学习情况调查,并有针对性地讲解,让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落日下黄河水滚滚东流的景象。?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把深化感受庐山瀑布的壮美这条明线和初步感受诗人豪放、夸大、洒脱的诗风这条暗线相结合,让这两条线索贯穿始终。让学生感受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的壮美。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倾落下来,好似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泻而下,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