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给奶奶送阳光 沪教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21601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给奶奶送阳光 沪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给奶奶送阳光 沪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给奶奶送阳光 沪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给奶奶送阳光 沪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给奶奶送阳光 沪教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给奶奶送阳光教学设计老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拟。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教学目的:1学会“有、文、包、我、高、兴、贝七个生字,会认“奶、送、晒、外、洒、院、您、泪、宝九个字。2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懂得关心长辈,学会体贴长辈。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程度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才能,课堂上,我特别

2、重视老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上下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兴趣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才能,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才能,强化了记忆,又开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根底。“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

3、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如今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渐渐“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老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老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2朗读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4、:一、调动情感,读课题1老师谈话:大家喜欢自己的奶奶吗?大家给奶奶送过礼物吗? 老师板书:奶奶来,挥挥手,朝奶奶亲近地打声招呼吧!出示奶奶头像图贴2文文为奶奶做了一件什么事呢?1指名读课题,老师拄意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对奶奶的亲切感。2齐读课题。出示太阳放光辉的图片二、由疑促读,整体感知。1学生看课题质疑,老师引导归纳整理。学生有可能提出:谁给奶奶送阳光?当场解决并擦掉1为什么给奶奶送阳光?板书2奶奶能收到文文送的阳光吗?板书2小结:看,你们提到的问题多有价值呀!我们就围绕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聪明的孩子们,怎样来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呢?浸透学习方法3读课文。可小声读,可以高声读,可以双人读,可以个别

5、读要求边读边考虑问题。出示“金色的阳光洒满庭院的画面。4学生看画面谈感受。指导朗读“金色的阳光洒满庭院。5在金色的阳光中,文文想到了谁?指名读第一自然段6猜猜看,文文会怎样做呢?过渡:文文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请大家读下面的三句话,老师想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出来。7课件出示:她赶紧兜起裙子,把阳光包在里面。“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学生自由练读以上的三句话。师巡视,认真倾听8指名多人读句子。给予客观恰当的评价,在老师、同伴的评价中让孩子们读好这些句子,感受到文文对奶奶的关心、体贴。过渡:通过你们的努力,你们能解答第一个问题了吗?指名说,老师顺势擦去第一个问题

6、那奶奶能收到文文送给她的阳光吗?9出示教学插图师述:文文兴高采烈地跑到奶奶身边,却为什么哭了?10自由读5、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11学生交流。12引读:师读第5自然段,生读6、7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文文的内心感受,读好这两句话。过渡:看到伤心的文文,奶奶却笑了。13学生看插图出示奶奶的话。1自由读奶奶的话,边读边想:奶奶从文文的举动中感受到了什么?2指名说,并读出自己不同的内心感受。14同学们,面对伤心的文文,你准备怎样对她说呢?顺势擦去第二个问题三、整体回归,思想升华齐读课文。四、识写生字,探究入微1出示要重点指导的字:“包、我、高、兴读准字音2指名口头组词。3学习笔顺。4描红,观察: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