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53949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第1章 总则   1.0.1为使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减轻地震破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非抗震设防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8度地区,以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墙体材料的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1.0.3本规程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规定的原则修订,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的规定采用。1.0.4在进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时,除

2、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J50176等的规定。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第2章 术语、符号   2.1 术语2.1.1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碎石或卵石为粗骨料制作的混凝土,主规格尺寸为390mm×190mm×190mm,空心率为25%至50%的小型空心砌块,简称普通混凝土小砌块。2.1.2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浮石、火山渣、

3、煤渣、自然煤矸石、陶粒为粗骨料制作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简称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2.1.3单排孔小砌块沿厚度方向只有一排孔洞的小砌块。2.1.4双排孔或多排孔小砌块沿厚度方向有双排条形孔洞或多排条形孔洞的小砌块。2.1.5对孔砌筑砌筑墙体时,上下层小砌块的孔洞对准。2.1.6错孔砌筑砌筑墙体时,上下层小砌块的孔洞相互错位。2.1.7反砌砌筑墙体时,小砌块的底面朝上。2.1.8芯柱小砌块墙体的孔洞内浇灌混凝土称素混凝土芯柱;小砌块墙体的孔洞内插有钢筋并浇灌混凝土称钢筋混凝土芯柱。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

4、160;第2章 术语、符号   2.2 符号2.2.1几何参数A构件截面毛面积;A1局部受压面积;Ac,a芯柱截面总面积;Ao影响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Ab垫块面积;As钢筋截面面积;B结构总宽度;H结构或墙体总高度,构件高度;Hi第i层高;Ho构件的计算高度;L结构(单元)总长度;a距离,边长,梁端实际支承长度;ao梁端有效支承长度;b截面宽度,边长;bf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翼墙计算宽度;bs在相邻横墙、窗间墙间或壁柱间范围内的门窗洞口宽度;s相邻横墙、窗间墙间或壁柱间的距离;e轴向力合力作用点到截面重心的距离,简称偏心矩;h墙的厚度或矩形截面轴向力偏

5、心方向的边长,梁的高度;nb小砌块高度;ho截面有效高度;hTT形截面的折算厚度;y截面重心到轴向力所在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2.2.2作用、效应与抗力f1小砌块抗压强度平均值;f2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f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ftm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fv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fvE砌体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f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结构(构件)的刚度;fe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轴向力设计值;Nk轴向力标准值;Nc局部受压面积上轴向力设计值,梁端支承压力设计值;No上部轴向力设计值;M弯矩设计值;V剪力设计值;F集中力设计值;FEK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Geq地震时结构(构件)的等效总重

6、力荷载代表值;CK恒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平均压应力。2.2.3计算系数m结构构件材料性能分项系数;n调整系数;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组合值系数,影响系数;墙、柱的高厚比;轴向力影响系数;计算系数,局压系数;构件长细比,比例系数;配筋率,比率;1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2.2.4其他MU小砌块强度等级;M砂浆强度等级;n总数,如楼层数、质点数、钢筋根数、跨数等。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

7、160;第3章 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   3.0.1小砌块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小砌体的强度等级:MU20、MU15、MU10、MU7.5、MU5、MU3.5。砂浆的强度等级:M10、M7.5、M5、M2.5。注:确定掺有粉煤灰15%以上的混凝土小砌块强度等级时,砌块的抗压强度应乘以碳化系数。3.0.2对主规格为390mm×190mm×190mm的单排孔混凝土小砌块,当对孔砌筑时,其龄期28d的以毛截面计算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0.2采用。混凝土小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表3.0.2小砌块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

8、浆强度0M10M7.5M5M2.5MU205.284.744.203.852.48MU154.293.853.412.972.02MU102.982.672.372.061.40MU7.52.061.831.591.08MU51.271.100.75MU3.50.80.54注:对错孔砌筑的砌体,应取表中数值乘以0.8。对独立柱或厚度为双排小砌块的砌体,应取表中数值乘以0.7。对T型截面砌体,应取表中数值乘以0.85。对用不低于C15混凝土灌实的砌体,可取表中数值乘以系数。0.8/(11.5,为小砌块的空心率,对部分孔洞用混凝土灌实的砌体,可依照上式按面积比折算。3.0.3空心率不大于35%的双

9、排孔或多排孔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其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采用:3.0.3.1可按表3.0.2中的数值乘以1.1后采用。3.0.3.2对用不低于C15轻骨料混凝土灌实的砌体,可再乘以系数;3.0.3.3对厚度方向为双排孔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的砌体,应按表3.0.2中数值乘以0.9。3.0.4龄期为28d的以毛截面计算的混凝土小砌块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可按表3.0.4采用。小砌块砌体的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抗剪强度设计值(Mpa)表3.0.4强度类别破坏特征砂浆强度等级M10M7.5M5M2.5弯曲抗拉沿齿缝截面0.120.100.080.06沿通缝截面0.080.070

10、.060.04抗剪沿通缝或阶梯形截面0.100.080.070.05注:对空心率不大于35%的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砌体,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1。3.0.5下列情况的砌体,其强度设计值应分别乘以调整系数a;3.0.5.1梁跨度不小于7.5m的多层房屋,应按表3.0.2中的数值,a为0.9;3.0.5.2使用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时,对表3.0.2中的数值,a为0.85;对表3.0.4中的数值,a为0.75;3.0.5.3验算施工中房屋的构件时,并取为1.10;3.0.6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砌体,可按砂浆强度为零确定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3.0.7砌体的弹性模量、剪变模量、摩擦系数、线膨胀系数,

11、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中混凝土小砌块砌体相应指标执行。第4章 静力设计   4.1 基本设计规定4.1.1本规程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4.1.2小砌块砌体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并应有相应的构造措施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4.1.3根据小砌块砌体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小砌块砌体结构按表4.1.3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用。小砌块砌体结构的安全等级表4.1.3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12、物二级严重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三级不严重次要的建筑物4.1.4小砌块砌体结构承载能力极限态设计表达式,整体稳定性验算表达式,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刚性方案的静力计算规定及其相应的横墙间距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4.1.5梁支承在墙上时,梁端支承压力N到墙边的距离,对屋盖梁应取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o的0.33倍,对楼盖梁应取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o的0.4倍(图4.1.5)。多层房屋由上面楼层传来的荷载Nu,可视为作用于上一楼层的墙、柱的截面重心处。4.1.6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可按下列规定采用;4.1.6.1多层房屋,当有门窗洞口时,可取窗间墙宽度;当无门窗洞口

13、时,可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4.1.6.2单层房屋,可取壁柱宽加燉墙高,但不应大于窗间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的距离;4.1.6.3计算带壁柱墙体的条形基础时,可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4.2 受压构件承载能力计算4.2.1受压构件的承载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fA(4.2.1)式中N荷载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高厚比和轴向力偏心距e对受压构件承载能力的影响系数,可按附录A附表A1采用、或按附录A的公式计算;f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A截面毛面积;对带壁柱墙,其翼缘宽度可按第4.1.6条采用。注:对矩形截面构件,当轴向力偏心方向的截面边长大于另一方向的边长时,除按偏心受压计算外,还应对较小边长方向,按轴心受压进行验

14、算。4.2.2根据房屋类别、构件支承条件等应按下列规定取用构件高度H:4.2.2.1在房屋底层,为楼板到构件下端支点的距离。下端支点的位置,可取在基础顶面;当埋置较深时,则可取在室内地面或室外地面下300500mm处。4.2.2.2在房屋其他层次,为楼板或其他水平支点间的距离。4.2.2.3对于山墙,可取层高加山墙尖高度的1/2,山墙壁柱则可取壁柱处的山墙高度。4.2.3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Ho应按表4.2.3采用。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Ho表4.2.3房屋类别柱带壁柱墙或周边拉结的墙排架方向垂直排架方向s2H2HsHsH单跨弹性方案1.5H1.0H1.5H刚弹性方案1.2H1.0H1.2H两跨或多

15、跨弹性方案1.25H1.0H1.25H刚性方案1.1H1.0H1.1H刚性方案1.0H1.0H1.0H0.4s0.2H0.6s注:对上端为自由端的构件,Ho2H;对独立柱,当无柱间支撑时,在垂直排架方向的Ho。应按表中数值乘以1.25后采用。4.2.4轴向力的偏心距e应符合下列要求:e0.7y(4.2.4)式中e轴向力的偏心距,应按各分项系数和组合值系数均取1.0的构件内力计算;y截面重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 4.3 局部受压承载能力计算4.3.1砌体截面中受局部均匀压力时的承载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1fA1(4.3.1)式中N1局部受压面积上轴向力设计值;砌体局

16、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A1局部受压面积;f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局部荷载作用面用混凝土灌实一皮时,应按表3.0.2采用;在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范围内灌实不少于三皮时,可按表3.0.2的数值乘以该表注规定的系数1采用。4.3.2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Ao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见图4.3.2)计算所得值,尚应符合表4.3.3中限值。对未灌实的空心砌块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为1.0。图4.3.2影响局部抗压强度的面积Ao4.3.3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和限值。可按表4.3.3采用。影响局部抗压强度的面积Ao值表4.3.3局部荷载位置Ao限值注局

17、部受压(ach)h2.5图4.3.2(a)端部局部受压(ah)h1.25图4.3.2(b)边部局部受压(b2h)h2.0图4.3.2(c)角部局部受压(ah)h(bh1h)h11.5图4.3.2(d)注:表中a、b为矩形局部总受压面积A1的边长:h、h1分别为墙厚或柱的较小边长;c为矩形局部受压面积的外边缘至构件边缘的较小距离,当大于h时,应取h。4.3.4梁端支承处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oN1fA1(4.3.4-1)式中上部荷载的折减系数,按式(4.3.4-2)计算,当AoA13时,取0;No局部受压面积内上部轴向力设计值,即上部平均压应力设计值与局部受压面积的乘积;N

18、1梁端支承压力设计值;梁端底面压应力图形的完整系数,可取0.7,对于过梁可取1.0;A1局部受压面积,即梁宽与梁端有效支承长度的乘积。4.3.5梁直接支承在砌体上时,梁端有效支承长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ao梁端有效支承长度(mm),但不应大于梁端实际支承长度;b梁的截面宽度(mm);tg梁变形时,梁端轴线倾角的正切;N1梁端支承压力设计值(kN)。对于跨度不大于6m的钢筋混凝土梁,梁端有效支承长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hc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高度(mm);f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MPa)。4.3.6在梁端下设有垫块时,垫块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能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4.3.6.1预制刚性垫块No

19、N11fAb(4.3.6)式中No垫块面积Ab内上部轴向力设计值,即上部平均压应力设计值与垫块面积的乘积;垫块上No及N1合力的影响系数,应按用第4.2.1条及附录A,当3时的值;1垫块外砌体面积的有利影响系数,1为0.8,但不小于1.0。应按式(4.3.2)以Ab代替A1计算;Ab垫块面积,即为垫块伸入墙内的长度ab与垫块宽度bb的乘积。刚性垫块的高度不宜小于190mm,自梁边算起的垫块挑出长度不宜大于垫块高度tb。在带壁柱墙的壁柱内设刚性垫块时(图4.3.6),其计算面积应取壁柱面积,不应计算翼缘部分,同时壁柱上垫块伸入翼缘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4.3.6.2与梁端现浇成整体的垫块梁

20、端支承处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能力仍应按第4.3.4条规定计算,此时A1aobb。同时在计算有效支承长度的公式(4.3.5-1)中应以bb代替b。图4.3.6壁柱内设有垫块时梁端局部受压4.4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4.4.1墙、柱高厚比:对矩形截面对T形截面式中Ho墙、柱的计算高度,应按第4.2.2条确定;h墙厚或矩形面柱轴向力偏心方向的边长,当轴心受压时为截面较小边长;hTT形截面的折算厚度,可近似取3.5i(i为截面回转半径)。4.4.2墙、柱的高厚比应按下列公式验算:12(4.4.2-1)式中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应按表4.4.21采用;1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可按表4.4.22采用;2

21、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bs在宽度范围内的门窗洞口宽度;s相邻窗间墙或壁柱之间的距离。注:上端为自由端的允许高厚比,除按表4.4.22规定提高外,尚可提高30;当与墙连接的相邻两横墙间的距离s不大于12h时,墙的高厚比可不受本条限制;当按公式(4.4.22)算得的2值小于0.7时,应采用0.7;当洞口高度不大于墙高的1/5时,可取2等于1.0。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值表4.4.21砂浆强度等级墙柱M2.52215M52416M7.52617非承重墙值的修正系数1表4.4.2-2 h(mm)1901901409011.31.31.41.54.4.3带壁柱墙的高厚比验算,应按下列规定进行:4

22、.4.3.1当按公式(4.4.1-1)和公式(4.4.1-2)验算壁柱间墙的高厚比时,s值应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带壁柱墙,当b/s不小于1/30时,圈梁可视作壁柱间墙的不动铰支点(b为圈梁宽度)。如具体条件不允许增加圈梁宽度,可按等刚度原则(墙体平面外刚度相等)增加圈梁高度,以满足壁柱间墙不动铰支点的要求。4.4.3.2当按公式(4.4.1-2)验算带壁柱墙的高厚比,在确定截面回转半径时,墙截面的翼缘宽度可按第4.1.6条的规定采用。4.5 一般构造要求4.5.1一般砌体所用的材料,除满足强度计算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4.5.1.1对室内地面以下的砌体,应采用普通混凝土

23、小砌块和不低于M5的水泥砂浆。4.5.1.2五层及五层以上民用房屋的底层墙体,应采用不低于MU5的小砌块和M5砌筑砂浆。4.5.2在室外散水坡顶面以上,室内地面以下的砌体内,宜设置防潮层。4.5.3在墙体的下列部位,应用C15混凝土灌实砌体的孔洞。4.5.3.1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4.5.3.2无圈梁的楼板支承面下的一皮砌块;4.5.3.3没有设置混凝土垫块的次梁支承处,灌实宽度不应小于600mm。高度不应小于一皮砌块;4.5.3.4挑梁的悬挑长度不小于1.2m时,其支承部位的内外墙交接处,纵横各灌实3个孔洞,灌实高度不小于三皮砌块。4.5.4跨度大于4.2m的梁,其支承面下应

24、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当墙中设有圈梁时,垫块宜与圈梁浇成整体。当大梁跨度不小于4.8m,且墙厚为190mm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4.5.5后砌隔墙和填充墙,沿墙高每隔600mm应与承重墙或柱内预留的钢筋网片或钢筋拉结,钢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600mm。4.5.6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或圈梁上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当支承长度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锚固措施。4.5.7山墙处的壁柱,宜砌至山墙顶部。在风压较大的地区,檩条应与山墙锚固,屋盖不宜挑出山墙。4.5.8墙体宜作双面粉刷,室外勒脚处应作水泥砂浆粉刷。4.5.9处于潮湿环境的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墙体,墙面应采用水泥砂浆粉刷等有效的防

25、潮措施。4.5.10北方寒冷地区,房屋的外墙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时,在圈梁、过梁、芯柱及其他外墙保温性能受到削弱的部位,应采用轻骨料混凝土或其他有效保温构造措施。4.6 墙体防裂的主要措施4.6.1根据具体情况,可综合采用下列预防顶层墙体开裂的措施;4.6.1.1在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4.6.1.2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分格缝;4.6.1.3在屋盖与顶层圈梁间设置滑动层或缓冲层(不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和风压大于0.7kN/的地区);4.6.1.4在顶层端开间门窗洞边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窗台下设置水平钢筋网片或钢筋混凝土窗台板带;4.6.1.5加强顶层屋面圈梁:4.6.1.6提高顶层墙体砌筑砂

26、浆的强度等级。4.6.2对于底层墙体,可综合采用下列防止开裂的措施:4.6.2.1加强地基圈梁的刚度:4.6.2.2提高底层窗台下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设置水平钢筋网片或用C15混凝土灌实砌体孔洞。4.6.3小砌块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可按表4.6.3的规定采用。小砌块房屋温度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表4.6.3屋盖或楼盖类别间距整体或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50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40装配式无檩体系混凝土结构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60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50装配式有檩体系混凝土结构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75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60粘土瓦或石棉水泥瓦屋盖、木屋盖或楼盖75注

27、:当有实践经验和可靠依据时、可不遵守本表的规定。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的墙体,伸缩缝最大间距应按表4.6.3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少。层高大于5m的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4.6.3中数值乘以1.30,但不应大于75m。房屋的伸缩缝应与其他变形缝相重合,缝内应嵌以软质可塑材料,在进行立面处理时,必须使缝隙能起伸缩作用。  .7 圈梁、过梁、芯柱4.7.1钢筋混凝土圈梁应按下列规定设置:4.7.1.1多层房屋或比较空旷的单层房屋,应在基础部位设置一道现浇圈梁,当房屋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时,圈梁刚度应适当加强。4.7.1.2比较空旷的单层房屋

28、,如车间、仓库、食堂,当檐口高度为45m时,应设置一道圈梁;当檐口高度大于5m时,宜适当增设。4.7.1.3一般多层民用房屋,应按表4.7.1的规定设置圈梁。多层民用房屋圈梁设置要求表4.7.1 圈梁位置圈梁设置要求沿外墙屋盖处必须设置,楼盖处隔层设置沿内横墙屋盖处必须设置,间距不大于7m楼盖处隔层设置,间距不大于15m沿内纵墙屋盖处必须设置楼盖处:房屋总进深小于10m者,可不设置;房屋总进深等于或大于10m者,宜隔层设置;4.7.2圈梁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4.7.2.1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不能在同一水平上闭合时,应增设附加圈梁,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两倍圈梁的垂直距离,

29、且不应小于1m;4.7.2.2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50mm,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8,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4.7.2.3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单独配置;4.7.2.4屋盖处圈梁宜现浇,楼盖处圈梁可采用预制槽型底模整浇,槽型底模应用不低于C15细石混凝土制作;4.7.2.5挑梁与圈梁相遇时,宜整体现浇,当采用预制挑梁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挑梁、圈梁和芯柱的整体连接;4.7.2.6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可不设圈梁。4.7.3门窗洞口顶部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验算过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时,可不考虑上层荷载的影响。4.7.4过梁上的荷载,可按

30、下列规定采用:4.7.4.1梁、板荷载: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小于过梁净跨时,可按梁、板传来的荷载采用。梁、板下墙体高度不小于过梁净跨时,可不考虑梁、板荷载;4.7.4.2墙体荷载:当过梁上墙体高度小于1/2过梁净跨时,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墙体高度不小于1/2过梁净跨时,应按高度为1/2过梁净跨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4.7.5墙体的下列部位宜设置芯柱:4.7.5.1在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的纵横墙交接处的三个孔洞,宜设置素混凝土芯柱;4.7.5.2五层及五层以上的房屋,应在上述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图4.7.6芯柱贯穿楼板的构造4.7.6芯柱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4.7.6.1芯柱截面不宜小于1

31、20m×120mm,宜用不低于C15的细石混凝土浇灌;4.7.6.2钢筋混凝土芯柱每孔内插竖筋不应小于1.10,底部应伸入室内地面下500mm或与基础圈梁锚固,顶部与屋盖圈梁锚固;4.7.6.3芯柱应沿房屋全高贯通,并与各层圈梁整体现浇;可采用图4.7.6的做法;1.7.6.4在钢筋混凝土芯柱处,沿墙高每隔600mm应设4钢筋网片拉结,每边伸入墙体不小于600mm。5.1 一般规定5.1.1抗震设防地区的小砌块多层房屋除应满足静力设计要求外,尚应按本章的规定进行抗震设计。5.1.2小砌块多层房屋的抗震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5.1.2.1合理规划、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基础;5.1.2.

32、2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应按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芯柱、构造柱,或采用配筋砌体等,使墙体之间、墙体和楼盖之间的连接部分具备必要的强度和变形能力。5.1.3多层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5.1.3.1应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5.1.3.2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宜均匀;5.1.3.3房屋不应有错层,否则应设置防震缝;8度设防时,立面高差在6m以上或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也应设防震缝;防震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可采用5100mm;5.1.3.4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5.1.3.5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

33、应削弱墙体;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烟囱;5.1.3.6不宜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5.1.4小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5,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5.1.5多层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不应超过表5.1.5的规定;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层数应比表5.1.5的规定相应减少1层,房屋层高均不宜超过3.6m。多层房屋总高度(m)和层数限值表5.1.5砌块墙体类别最小墙厚(m)烈度678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普通混凝土小砌块0.1921七18六15五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0.1918六15五12四注:本规程将“设防烈度”简称“烈度”,烈度为6度、7度、8度简称为6度、

34、7度、8度。房屋总高度指室外地面至檐口高度,半地下室可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可从室外地面算起。当房屋的层高不超过3m,并按照第5.3.6条的规定采取加强构造措施后,层数可增加1层,但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房屋不应增加。5.1.6多层房屋的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应符合表5.1.6的要求。房屋最大高宽度比表5.1.6 烈度678最大高宽比2.52.52.0注:单面走廊房屋的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5.1.7多层房屋抗震横墙间距,不应超过表5.1.7的规定。抗震横墙最大间距(m)表5.1.7 楼屋盖类别烈度678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装配式钢筋混凝土151115111175.1.8多

35、层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宜符合表5.1.8的要求。房屋局部尺寸限值(m)表5.1.8 部位烈度678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1.01.01.2续表 部位烈度678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无锚固女儿墙(非出入口处)的最大高度1.01.01.00.51.01.01.00.51.51.01.50.5  5.2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5.2.1小砌块房屋一般可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全部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5.2.2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水

36、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5.2.3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配件自重的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按表5.2.3采用。组合值系数表5.2.3可变荷载种类组合值系数雪荷载0.5屋面积灰荷载0.5屋面活荷载不考虑按实际情况考虑的楼面活荷载1.0按等效均布荷载考虑的楼面活荷载藏书库、档案库0.8其他民用建筑0.55.2.4小砌块房屋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抗震计算,计算时,各楼层可考虑一个自由度,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图5.2.4):图5.2.4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简图FEkamaxGcq(5.2.4-1)式中FEk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37、;a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表5.2.4采用;Gcq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多质点可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Fi质点i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Gi,Gj分别为集中于质点i,j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按第5.2.3条确定;Hi,Hj分别为质点i,j的计算高度。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表5.2.4 烈度678amax0.040.080.165.2.5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移。5.2.6结构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Vi1.3Vki(i1,2,n)(5.2.6)式中V第i层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Vki第i层

38、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由第5.2.4条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获得。5.2.7进行地震剪力分配和截面验算时,墙段的层间抗侧力等效刚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5.2.7.1高宽比小于1时,可只考虑剪切变形;5.2.7.2高宽比不大于4且不小于1时,应同时考虑弯曲和剪力变形;5.2.7.3高宽比大于4时,可不考虑刚度。注:墙段的高宽比指层高与墙长之比,对于窗洞边的小墙段指洞净高与洞侧墙宽之比。5.2.8多层小砌块房屋,可只选择承载截面积较大及竖向应力较小的墙段进行截面抗剪验算。5.2.9小砌块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fVENfV(5.2.9)式中fVE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

39、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fV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程表3.0.4采用;N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可按表5.2.9采用。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表5.2.9o/fv1.03.05.07.010.015.020.0N普通混凝土小砌块1.251.752.252.603.103.954.80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1.181.541.902.202.653.404.15注:o为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5.2.10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墙体的截面抗震抗剪承载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式中V墙体剪力设计值;A墙体截面面积;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按表5.2.10采用。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表5.2.10 墙体两端设芯柱或构造柱的承重抗震墙自承重抗震墙其他抗震墙RE0.900.751.005.2.11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式中fc芯柱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a芯柱截面总面积;fr芯柱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As芯柱钢筋截面总面积;c芯柱影响系数,可按表5.2.11采用。芯柱影响系数表5.2.11 填孔率0.150.150.250.250.250.5c01.01.10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