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人口比例.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05529 上传时间:2021-1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流动人口比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流动人口比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流动人口比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流动人口比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流动人口比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国主要城市流动人口比例06我国流动人口 8000多万,其中农村到城市的农民工 6000多万,其中知识份 子2000多万。北京流动人口有 365万,上海387万,武汉近400万,南京85万,由于广东流动人口众多 有2200多万,深圳、广州的人口无从计算。流动人口 :目前主要用于中国,它特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 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至U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 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即所谓人户分离”但排除了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等情 形。至于在多大的空间、时间范围的人户分离才算流动 人口,则要根据实际工作来确定标准。如我国流动 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对农村的同一乡(镇)或

2、者城镇的同一县(市)之内流动不在管理之列流动人口对广州发展影响 08一、广州市流动人口的基本态势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广州市有流动人口394万人,占广州市普查登记人口994万人的40 %。居住半年以上 331万人,占广州市户籍人口 47%,占普查登记人口的 33%, 居住半年以下的63万人,占广州市户籍人口的9%,占普查登记人口的 6%。几乎每10个人中便有4个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市人口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一)流动人口分布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将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叫外来人口,把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叫暂住人口,二者合称流动人口。在我市,外来人口最多的是白云区,共79万人,其次为番禺区

3、、天河区、海珠区,4区外来人口共有239万人,占外来人口总数的72.15 %。外来人口较少的是东山区、荔湾区、越秀区三个老城区和从化市,四区(县级市)共有外来人口 24万人人,占外来人口总数的 7.5人口。剩下的4区(县级市)外来人口占总数的 20.35 %。外来人口占了流动人口的绝大多数, 占全市流动人口的 84 %。暂住人口规模较小,以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居多,共有暂住 人口 36万人,占暂住人口总数的 57.58 %。流动人口最多的是白云区,其次为番禺区、天河区、海珠区,4区共有流动人口 283万人,占全市流动人口总数的 71.85 %。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流动人口已超过户籍人口,海

4、珠区、芳村区、番禺区占半数以上,花都区、增城市再次之,东山区、荔湾区、越秀区和从化市的比率最低,仅占户籍人口的百 分之十几。与常住人口比较,全市40 %的人口来自流动人口。(二)流动人口的构成1性别构成流动人口中男性比例略高,性别比(男性/女性)为1.20。省内男性比例高于省外男性比例。三个旧城区、芳村区、花都区,省外男性相对较多,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增城市、从 化市,省内男性相对较多,天河区省内、省外流动人口性比例较均衡。除芳村区、番禺区、 花都区、增城市外,暂住人口中的男性比例更高,说明男性的工作更不稳定。2 年龄构成根据年龄分组,外来人口中15 34岁年龄组占人口的 74.86 %,

5、户籍人口这一比例为33.66 %。说明外来人口的年龄几乎高度集中在 15 34岁年龄组,年龄跨度仅为 20岁,是 一个青春、朝气蓬勃的年龄组。而户籍经济活动人口则呈正态分布, 经济活动年龄从15 54 岁,跨度有40岁,两者比较足足相差一倍。3 文化程度外来人口以初中为主体,文化程度低的和文化程度高的均少于户籍人口。省外的外来人口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体,省内的外来人口以小学文化程度居多。4 .职行业构成从行业分布来看,外来人口以制造业为主,占 51.96 %,另有接近半数的外来人口从事一 般的商业活动和其它第三产业。 省外的外来人口从事制造业的多, 省内的外来人口从事批发 一零售贸易、餐饮业居多

6、。(三)流动人口流动模式流动人口迁移以(18 38岁)经济活动人口为主体,流动人口以务工经商为主体,现在全家流入的情形越来越多,省内流动人口全家流动的比例较高,(0 一 14)岁人口占了外来人口总数的7.52 %。随迁了一小部分家属,这是流动人口主要的流动形式。从迁移原因来看,80 %的人是务工经商,其次是随迁和投亲靠友。省内流动人口随迁家 属和投亲靠友的比例明显高出省外流动人口。从住房情况来看基本上以租房为主。除了工厂或单位提供的宿舍,租房是流动人口的主要选择。对全户流入的户主进行追踪分析,填报住房状况42887个户主(户),租住商品房占51.72 %,租公房占15.91 %,其他(一般为租

7、私房)占14.11 %,三者共占81.74 %。从流入的地区来看,离广州越近的省份,流入的人口越多。在全市215万外来人口中,来自湖南省的最多,有 63万人,其余依次为四川省、广西省、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 流入人口数均超过 10万。上述6省共151万人,占全市外来人口总数的70.27 %。再其次为贵州省、重庆市、安徽省、福建省、江苏省、浙江省、陕西省,流入人口有几万,其余各 省市流入人口均不足一万人。二、流动人口对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大批的流动人口涌入广州,对促进广州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以及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

8、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了广州产业结构调整。据统计,2001年,广州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608.6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 18%,全市高新技术企业 929家,其中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超过 80%, 而在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中从业人员85 %是外来流动人员。以上情况表明,大量的外来人员来我市发展和就业,极大地加快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二 )提供廉价劳动力,缓解了广州部分行业劳动力匮乏的局面。外来流动人口大多来自外 省市偏远、贫困地区,具有吃苦耐劳、便于管理的特点。特别是他们没有较高的福利要求, 因而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廉。在某些国有企业中,本市固定工的月工资收入是同工种同岗

9、位外来工的1.5 2倍。又由于外来工大多是流出地年青、体质好、有朝气、受过教育的人口, 这些人的就业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就工作领域来看, 外来流动人口成为广州劳动力相对不足的制造业、餐饮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的主力军。据调查,1995年,广州市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约占本市职工总数的40 %,在建筑、商业、服务、纺织行业的一线工人中,约48 %以上是外来工。单位用工中,外来工从事在本市招不到工人的苦、脏、累、重、险、毒、高温等工种的 占68 %;从事在本市不易招到工人的中等工种占22%;从事在本市能招到工人的一般工种仅占10 %。由此可见,外来工多集中于我市劳动力较缺、

10、劳动强度大的第一线及苦、累、 毒、险等工种,缓解了这些行业、岗位劳动力短缺的矛盾,保证了相关产业的生产和发展。(三)冲击了传统的就业体制,带动了广州就业方面的改革。传统的劳动就业体制制造了就 业目标的非经济化,就业途径的单一化,就业领域的分割、封闭,就业和福利保障一体化。 流动人口的出现对广州传统就业体制带来很大的冲击,就业的目标、途径开始多元化,有力地促进了开放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带动了广州就业制度的改革。灵话的用工制度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新进取的欲望,强化了整个社会的竞争意识,促进了广州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育。(四)加速了广州与外地的文化和信息交流。调查显示,广州市的流动人口

11、除汉族以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其它少数民族和外籍人士。外来流动人口在广州经商、交流甚至通婚,有利于广州与外地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和民族人口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广州的社会进步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五)扩大、刺激了广州的消费。流动人口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流动人口带来了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就刺激了消费,也刺激了为流动人口服务行业的产生和发 展。例如,在外来人口聚居的城乡结合部,出现了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的餐饮、零售、理发、娱乐、房屋出租等行业。据统计,目前广州市有流动人口394万,假如用在衣食方面的消费,以每人每月平均 100元计,则每年在广州市的消费达47.28亿元,这对广

12、州发展服务业、饮食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目前 70 %以上的流动人口住在居民家中,即使按照保守的估计,假定在394万流动人口中有一半的人租房子住,房租费为每年1000元,则广州市居民每年可向流动人口收取19.7亿元,这笔可观的收入无论是用于消费还是用于储蓄,都会对广州的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 用。可见,广州的经济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日常生活很大程度离不开流动人口的参与和奉献。但是,流动人口具有的群体来源多、文化素质低、流动性大、短期行为严重的特点,加上城乡 结合部管理比较薄弱,带来的消极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1 社会治安问题更为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自1990年以来外来流动人口犯罪比例逐年上升,且刑事大案、要案不断增多,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危害城市的社会稳定。2 流动人口的盲目流动导致流量、流速、流向的不合理性,造成城市管理的难度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3.流动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在流动人口聚居的城乡结合部,出现了许多违章建筑,环境卫生状况比较差,火灾隐患十分严重, 这与广州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是极不相称的。4 增大了广州城镇就业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