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2篇.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3234040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2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2篇 草船借箭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草船借箭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是明朝的罗贯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而"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小故事。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造出

2、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说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周密、才智过人。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本单元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不但要让学生在和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我国语言文字和表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传承民族文化,初步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一)

3、教学目标: 1.认识"瑜、忌'等 9 个生字,会写"妒、忌'等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

4、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 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初步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 三、说学情 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学生对于故事的历史背景比较陌生,学生又对三国演义了解很少。所以理解文章并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一定难度,尤其是透过文字来看清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诸葛亮是怎样草船借箭的,了解借箭成功的原因。从而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并初步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 四、说教

5、法 在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 五、说学法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课堂上以读为主,采用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的方式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质。 六、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播放大型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课题,并引导交流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激发了学生课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2.自主学习,理清文脉。 引导学生在默读

6、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对课文脉络的了解,进而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下一环节的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做好铺垫。 3.合作学习,深入理解课文。 为避免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混乱状况,在进行探究交流时,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从"故事起因'"借箭准备'"借箭经过'"借箭结果'等几个方面合作学习、探究交流。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交流 汇报外,还组织学生对学习中产生的困惑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地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自己解决有困难的问题,教师给予必要

7、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理解的同时积累古典名著的方法,提高学生古典名著的能力。 4.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了解到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要求学生运用学会的方法课外三国演义中自己感兴趣的章节,目的是让学生在中检验自己古典名著的能力,进一

8、步激发学生古典名著的兴趣。 七、说板书设计 以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作为本课教学的板书,板书内容简洁,显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看过板书就能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草船借箭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 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草船借箭说课稿 2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观三国烽烟,品卧龙智慧',我将以草船借箭一课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 纵横联系,说教材 草船借箭是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古

9、典名著,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 草船借箭通过写周瑜因妒忌诸葛亮,便刁难诸葛亮让其在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最终在三天之内便超额完成任务的故事,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作为本单元的开山之作,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并初步学会经典名著的方法。 二、 依据学情,说目标 五年级学生乐学善思,求知欲强,已经具有了独立、理解课文的能力,但他们对古典名著的方法掌握得还不够,基于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 会认"瑜'"忌'等 9 个生字,会写"妒'"忌'等 11 个字,会读"妒忌&#

10、39;"委托'等 12 个词语。 2. 初步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重点) 3. 体会诸葛亮的智慧。(难点) 三、 层层深入,说过程 接下来,我将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以下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借助视频,导入新课 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草船借箭的影视片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请大家打开课文齐读文题草船借箭(教师板书)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指出,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会让学生大声自由地朗读,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词,读完后利用字典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11、,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容易混淆的字词,如"寨'的写法,"插'的笔顺,并运用开火车读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纠正相关错误。 ,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因此我会让学生再次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根据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读完后回答:周瑜因妒忌诸葛亮的才能便故意让他在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但是诸葛亮却立下军令状在天之内完成任务,经过诸葛亮的一番神机妙算,任务如期完成。 这一环节,我意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读通读顺课文,掌握文章的脉络,为更深入地走进文本做铺垫。 第三板块: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新课

12、标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一环节我主要采取合作探究法。首先我会问学生,读完本文后,诸葛亮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很快会回答,神机妙算。接着我会让他们小组交流,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有的学生说从第 6、7、8 三段可以发现诸葛亮早就算到了第三天会大雾弥漫,而曹操谨慎多疑,此时不了解诸葛亮的情况,也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就这样等着取箭就行了,这里足见诸葛亮识天象,知人心(教师板书)。有学生补充道,从第 2 段里诸葛亮接下任务后,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可以看出周瑜这个人心胸狭窄,(教师板书)而诸葛亮也知道

13、推辞不了,再看到第4段诸葛亮请求鲁肃帮忙,但是却不让鲁肃告诉周瑜,可见诸葛亮还知晓鲁肃的为人,忠厚老实(教师板书)。还有的学生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还体现在第 9 段,"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可见诸葛亮知晓地利,早就想到了曹操会发现,但是自己自己顺风顺水,肯定能快速摆脱曹操(教师板书)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再去读一读有关诸葛亮的其它的故事。诸葛亮的智慧不仅体现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还体现在空城计、舌战群儒、火烧新野等故事情节中,请大家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读一读。 这一环节,我意在让学生感悟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初步领悟读名著的方法。 教学

14、至此,我的课堂已接近尾声,我也将进入我的 第四板块:总结梳理,布置作业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因此,我会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有的学生说诸葛亮真是足智多谋,太厉害了,也有的同学说我学会了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从情节和人物入手。当然,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语文活动的结束,为了达到课堂有限而意无限的效果,我将布置今天的作业:读三国演义里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并跟同学交流这个人物的故事和形象。 四、对照板书,说梳理 各位评委,请看我黑板上的板书,我的板书围绕着识天象、知人心、晓地利三个方面来向学生展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整个板书,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草船借箭 识天象 大雾弥漫 周瑜 心胸狭窄 神机妙算 知人心 鲁肃 忠厚老实 曹操 谨慎多疑 晓地利 顺风顺水 纵观我的整个教学设计,我觉得我最大的亮点就是以读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的方法来古典名著,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给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你们辛苦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