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关系.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49719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关系.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关系生物技术 083 班 袁勇飞 08014067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以抗病原体来说, 非 特异性免疫是基础,它的特点是出现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较弱,尤其是对某 些致病性较强的病原体难以一时消灭, 这就需要特异性免疫来发挥作用。 特异性 免疫的特点是出现较慢, 但是针对性强, 在作用的强度上也远远超过了没有针对 性的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简介非特异性免疫又叫做先天性免疫或天然免疫, 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 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这种免疫的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 不针对某一种 特定的病原体, 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

2、御作用。 因此非特异性免疫又称 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 它和特异性免疫一样都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 种遗传特性, 但是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一生下来就具有, 而特异性免疫需要经历一 个过程才能获得。 比如猪瘟在猪群中传播很快, 但和人类无缘。 这是因为人类天 生就不会得这种病;还有炎症反应也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能力。固有免疫对各种入侵的病原微生物能快速反应, 同时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启动 和效应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固有免疫系统包括: 组织屏障(皮肤和黏膜系统、 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 ; 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分子(补体、 细胞因子、酶类物质等)。1. 功能 :非

3、特异性免疫能够对各种入侵的病原微生物作出快速反应, 同时在特异性免 疫的启动和效应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 特异性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 是经后天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而使机体获得抵抗能 力的免疫方式。 一般是在受微生物等抗原刺激后才形成的, 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 性反应。2. 特点(1)作用范围广。机体对入侵抗原物质的清除没有特异的选择性。(2)反应快。抗原物质一旦接触机体,立即遭到机体的排斥和清除。(3)有相对的稳定性。既不受入侵抗原物质的影响,也不因入侵抗原物质 的强弱或次数而有所增减。 但是, 当机体受到共同抗原或佐剂的作用时, 也可增 强免疫的能力。(4)有遗传性。 生物体出生后即具有非特异性免疫

4、能力, 并能遗传给后代。 因此,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物种免疫。(5)是特异性免疫发展的基础。 从种系发育来看 ,无脊椎动物的免疫都是 非特异性的, 脊椎动物除非特异性免疫外, 还发展了特异性免疫, 两者紧密结合, 不能截然分开。 从个体发育来看, 当抗原物质入侵机体以后, 首先发挥作用的是 非特异性免疫,而后产生特异性免疫。因此,非特异性免疫是一切免疫防护能力的基础。 发挥保护功能的几道屏障 首先是外围屏障。皮肤粘膜是机体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粘膜的机械阻挡作 用和附属物(如纤毛)的清除作用;皮肤粘膜分泌物(如汗腺分泌的乳酸、胃粘 膜分泌的胃酸等) 的杀菌作用; 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

5、寄居的正常微生物丛 对入侵微生物的拮抗作用等。 其次是内部屏障。 抗原物质一旦突破第一道防线进 入机体后,即遭到机体内部屏障的清除,包括: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 正常体液中的一些非特异性杀菌物质;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等。 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机体的第二道防线。微生物进入机体组织以 后,多数沿组织细胞间隙的淋巴液经淋巴管到达淋巴结, 但淋巴结内的巨噬细胞 会消灭它们,阻止它们在机体内扩散, 这就是淋巴屏障作用。 如果微生物数量大, 毒力强,就有可能冲破淋巴屏障,进入血液循环,扩散到组织器官中去。这时, 它们会受到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的阻挡。 这是一类大的吞噬细胞。 机体内还有 一类较小的

6、吞噬细胞, 其中主要的是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它们不属于单 核吞噬细胞系统, 但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一样, 分布于全身, 对入侵的微生物和 大分子物质有吞噬、消化和消除的作用。 在正常体液中的一些非特异性杀菌物质,如补体、调理素、溶菌酶、干扰 素、乙型溶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等,也与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一样,是 机体的第二道防线,有助于消灭入侵的微生物。 血脑屏障主要是由软脑膜、 脉络膜和脑毛细管组成, 可以阻止微生物等侵 入脑脊髓和脑膜内, 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不受损害。 血脑屏障随个体发育而逐 渐成熟,婴幼儿容易发生脑脊髓膜炎和脑炎,就是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的缘故。 胎盘屏障是由母体子

7、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的。特异性免疫具有以下特点:a. 特异性强:它只对引发免疫力的相同抗原有作用,而对其他抗原无效。b. 后天获得 : 特异性免疫是个体 自身只有在接触抗原后才能形成,因此不 能遗传给下一代 .c. 应答缓慢 : 机体在接触抗原后,有一个识别异物、作出反应、免疫应答的 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应答缓慢。d. 免疫记忆 : 机体在获得某种特异性免疫后,如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它能 产生记忆作用,并可增强免疫强度。e. 个体差异 : 不仅种间存在差异,就是种内个体之间或同一个体在不同情况 下,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1. 概念体液免疫:指B细胞

8、在T细胞辅助下,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 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完成的免疫 反应 .细胞免疫:指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 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 细胞与靶细特异性结合 , 导致靶细胞破裂死亡的免疫反应 .2. 过程细胞免疫过程 :(a) T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b) 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淋巴因子的分泌是T细胞活化的主要表 现形式.(c) 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d) 随着抗原的清除,大多数活化T细胞死于细胞凋亡,以维持自身稳定的基础状态,少数T细胞分化为长寿命的记忆细胞,在再次抗原刺激时发 挥快速的免疫应答作用。体液免疫过程 :体液免

9、疫的过程也可分为抗原识别,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合成分泌抗体并发挥效应三个阶段。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是通过其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来进行的。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能直接识别蛋白质抗原,或 识别蛋白质降解而暴露的抗原决定簇,而无需 APC对抗原的处理和递呈。抗原呈递细胞(APC :外来微生物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起着抗原呈 递细胞的作用。被吞噬微生物的一部分表面抗原蛋白质经巨噬细胞消化加工后, 转移到巨噬细胞表面, (图上 黄色小方块) 和巨噬细胞表面原有的组织相容性 抗原(也是一种蛋白质, 图上绿色表示) 相结合,形成复合物。 与此同时,由 A PC 分泌的一种淋巴因子,白介素 -1 ,对于 TH

10、 的活化也是必要的。活化后 的 TH 分泌另一种淋巴因子,白介素 -2 。白介素-2 有三个主要功能,一方面 它能反过来使活化中的 TH生长和分裂,克隆出更多活化 TH;另一方面,它 能激活 Tc 细胞,使 Tc 细胞成熟起来,具有细胞免疫效应;还有,它帮 助 B细胞活化,变成浆细胞,从而生产出大量抗体来。可见:APC和 TH在 整个免疫机制活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组织相容性抗原(MHC:是位于细胞表面的自身蛋白质,带有个体特异性。 外来的抗原需要与组织相容性抗原结合成复合物,才能被 T 细胞受体所识别 和结合。因此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以抗病原体来 说,非特异性免疫

11、是基础,它的特点是出现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较弱,尤其 是对某些致病性较强的病原体难以一时消灭,这就需要特异性免疫来发挥作用。 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出现较慢, 但是针对性强, 在作用的强度上也远远超过了没 有针对性的非特异性免疫。 由于机体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 都有可能接触到各 种各样的异物, 如果全部都以特异性免疫来对付, 机体的消耗就会过大, 因此先 以非特异性免疫来处理, 对机体更为有利。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上形成的。例如,进入机体的抗原,如果不经过吞噬细胞的加工处理,多数抗原 将无法对免疫系统起到刺激作用, 相应的特异性免疫也就不会发生。 此外, 特异 性免疫的形成过程, 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例如, 人体接种卡介 苗以后,除了增强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能力以外, 还增强了吞噬细胞对布氏杆 菌和肿瘤细胞的吞噬、消化能力,以及增加了干扰素的含量等。参考文献:免疫学原理周光炎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医学免疫基础 高晓明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中国免疫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上海免疫学杂志中国免疫学信息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