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33359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名师优秀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调兵山市第三中学 柴永利 第三单元课文 春 朱自清 济南的冬天 老舍 风 雨 贾平凹 秋天 何其芳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曹 操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 感受自然 课时、课型安排 一、说教材 春 导读课 三课时 济南的冬天 讲读课 三课时 风 雨 略读课 二课时 秋天 自读课 一课时 古代诗歌四首 精读课 三课时 感受自然 综合性学习 三课时 1、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欣赏这几

2、篇课文,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以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大自然的美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分析教材 春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而朱自清的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春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春作为第四单元第一篇是其道理的,由春这一课开始.,继而学习后几

3、篇课文来加深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也是有好处的。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编者把本文安排在第三单元,就是想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 风雨是新选入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它替换了原来的夏感,整个单元便有了多彩的四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四季之美吧。贾平凹的风雨借助于描写西北小村里的那些易见的景物在一场风雨中的

4、千姿百态,表现了大自然的奇伟力量和万物在自然力量前的无助,还表现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 秋天编排在第三单元第四课,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诗不长,仅三节。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古代诗歌四首是第三单元的第五课,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四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

5、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感受自然”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自然展开,没有现成的教材。 大自然是富饶、美丽、慷慨的,它给予人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清泉,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又是多情可爱的,它所拥有的山川草木,风花雪月、蓝天、黑土、大漠、绿洲,激发了一代又一代风格各异的人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伟大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美学教科书,一本哲学教科书,一本优秀的

6、文学画卷。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因而,借助这次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上一堂美学课,上一堂文学课,意义重大。学生在搜集材料中涉猎了大自然的许多方面,与大自然进行沟通对话,与同学实现了合作。在这种教材的指导下,听说读写,尤其是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中,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3、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能力 (1)(培养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背诵诗文。 (2)(学会抓住季节景物的特点,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 四季美景。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 (4)(体会文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

7、表达能力。 (二)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采用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讨论质疑法、诵读法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理请思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 4(注重品味语言,“披文以入情”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说教法 1、尊重学生个性,实行个性化教学。 2、听、说、读、写相结合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根据本单元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激趣导入法)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

8、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之乐学语文,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习惯养成法)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通过老师检查预习,课堂提问,检查作业,督促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朗读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品读法)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

9、养语感。” (问题导引法)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使其既学会又会学。 (拓展法)研读新课标,发现不能只限于课堂,要拓宽视野。 多种教学法相结合,以读为主,在读的基础上,突破赏析语言这一重点。现在我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文举例和教学目标四个方面列表如下: 激趣法导入新课 ,、春填充诗歌导入:(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济南的冬天欣赏济南风光图片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好学、乐学 。 习惯养成法 检查预习情况 ,、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各课生字词

10、的音义,、诗歌的背诵的情况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朗读法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精美的语言及写景的精妙 ,、春中对草、花、风、雨的描述,、济南的冬天中对薄雪覆盖下小山的描写 读文以感知内容,培养学生语言的审美、感受能力,得到美的熏陶感染 品读法 吟读,读出韵味;译读,读出意境;背读,积累语句;品读,品评意趣;说读,拓展诗意。 (1)体会诗情吟读观沧海。 (2)想像画面译读次北固山下。 (3)穿插联想说读钱塘湖春行。 (4)析词补白品读天净沙秋思。 体会诗人的情怀,对重点语句展开画面想像,想像画面美、诗情美,赏析诗意美。 补白想像空间,体会作者炼词美、语言美。 讨论法 语言特点写作特色等开放性的问题

11、春的语言赏析、济南的冬天修辞手法的运用 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培养阅读个性 拓展法 生活中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 仿照描写景物,积累有关春,夏、秋、冬的诗词 关注积累生活拓展迁移知识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而且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农村的孩子,学习语文较被动,语感较差,语文素质的层次明显。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通过朗读领会作者的感情。 2、学法指导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

12、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教师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了预习法、独立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要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1)预习法:通过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提出自己不易理解的问题,锻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作好准备。 (2)独立思维法:让学生

13、自主思考,多思,善思,才能提高其思维能力,拓展其思维的空间。 (3)听读感悟法:通过让学生听老师配乐范读及欣赏美景画面,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其感悟、理解能力。 (4)反馈练习法:通过适当的练习,能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也能让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5)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ax2的图象的关系:,、单元安排 春方法之一:“读-讲-读-赏-读”。读书分三个层次:让学生熟悉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深刻领悟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文章遣词用语的妙处。夹在读书之中的“讲”与“赏”分别是指:“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理清文章的结构,“赏”,在初步理解课文的

14、基础上,运用实例赏析,体会作者选用词语和句子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感情。运用此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精要的指点下,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自己体悟,加深理解。 方法之二: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理由;其次是师生相互质疑。 让学生评述课文,这无疑是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反复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这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说话的训练。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形成多维态势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上述五个条件中的任何两个条件都可推出其他

15、三个结论。安排三课时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三节课的时间。 (2)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第二课时通过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品析语言并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三课时将本文与朱自清的春的比较,理解散文的特点及作用。 (3)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顶点在y轴上且与y轴对称的抛物线,二次函数的图象中,a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a|决定抛物线的开

16、口程度大小,c决定抛物线的顶点位置,即抛物线位置的高低。风雨教学设计: 贾平凹先生认为散文之美可分三个层次,叙述之美,意境之美,哲理之美。新课标提出:“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提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我想把欣赏散文中的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作为学习这篇散文的最高目标,但又考虑到作为刚迈进中学大门的七年级学生,他们的生活大多数在学习重压下,很少为一轮红日惊叹,为一片落叶感慨,大自然的美于他们是熟视无睹,这种生活经验的缺失,很难让他们在读这篇文章时发出感叹:“写得真美。”加上十四五岁的年龄,没有更多的生活阅历去理解蕴含在散文中的意境美、哲理美,我把领略散

17、文中的描写美作为学习这篇散文的最低目标。 二课时完成 秋天是自读课文。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我按“引秋诵秋品秋写秋”进行教学。其中我把教学的重点突出在“诵秋”环节;在“品秋”环节中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我准备用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 cos古代诗歌四首的教学重点,一是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美意识。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三是背诵诗歌。分着教合着比,用三个课时。 若a0,则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感受自然” 活动目标 (3)边与角之间的关系:1、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2、抓住景物特征,学会观察,通过联想、想象,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3、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1.利用三角函数测高1、情感态度培养:关爱亲近自然。 2、 思维能力培养: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 3、 语文能力培养:说真话、诉真情。 课时安排3课时(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写作;1课时讲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 (二)知识与技能:调兵山市第三中学 柴永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