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八下秀屿期末) 古诗文默写。(1) 故虽有名马,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2) _,自将磨洗认前朝。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3) _,身世浮沉雨打萍。_,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4) _,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_。”(欧阳修醉翁亭记)(5) 春蚕到死丝方尽,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6)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
2、10分)2. (1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发潭州 ( 杜 甫)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注解】:贾傅,指贾谊,因才高而为大臣所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褚公,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因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1) 诗的颔联很有特色,试从修辞或写作手法的角度加以分析。(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3. (11分) (2019荆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
3、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河中石兽)【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 , 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
4、不能难 , 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 , 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高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选自司马迁史记)【注】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难:驳倒。易置:撤换。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1)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竟不可得 竟然B . 尔辈不能究物理 事物的道理、规律C . 佯败走 假装D . 而绝其粮道 截断(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
5、有误的一项是( ) A . 山门圮于河 介词,在B . 如其言 代词,他(的)C . 以天下莫能当 连词,因而D . 而括易言之 连词,表转折(3) 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B . 【甲】文中寺僧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讲学家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只有老河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出了正确推断。C . 【乙】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的故
6、事。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后来接替廉颇为赵将,只知道按兵法行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D . 两篇选文都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甲】文中寺僧和讲学家都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老河兵实践经验丰富,因而能提出正确的看法;【乙】文中赵括虽懂兵法却不会实际作战,因而战败。(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4. (16分) (2015七下句容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带白蘑菇回家毕淑敏妈妈爱吃蘑菇。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天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从鸟岛返回的途中,我买了一
7、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小姐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小姐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听了小姐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上火车的日子到了。小姐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矍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么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不听见叫?天气太热,
8、可别憋死了。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后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我大惊失色说,那可怎么办?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它的通风。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如桑拿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我束手无策。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去二,把卧铺小
9、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端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血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无数灰屑敷在他的脸上,犹如漫天抛洒的芝麻。若不是为了这一箱蘑菇,窗子原不必开得这样大。我几次歉意地说同他换换,他一摆手说,草原上的风比这还大。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
10、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待白蘑菇炖鸡最鲜。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选自毕淑敏我的人生笔记,有删节)(1) 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在草原,“我”为妈妈买蘑菇在宾馆,_上了火车,青海大汉教我晾蘑菇车到中原,_到家后,妈妈喝汤赞蘑菇(2) 下面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根据提示简要分析。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从表达效果的
11、角度分析修改后的好处。修改前:一阵又一阵的风,穿箱而过。修改后: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3) 通读全文,概括文中“青海汉子”的形象特点。(4) 结合全文,探究文末“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6分)5. (16分) (2017八下揭西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去年除夕夜买的一球水仙花,养了两个月,直到今天方才开花。今春天气酷寒,别的花束萌芽都迟,我的水仙尤迟。因为它到我家来,遭了好几次灾难,生机被阻抑了。第一次遭的旱灾,其情形是这样:它于去年除夕夜到我家,我特为跑到瓷器店去买了一只纯白的瓷盘来供养它。看它们在寒窗下绿白相映,素艳
12、可喜。可是它们结合不到一个月,就要别离。为的是我要到石门湾去过阴历年,预期在缘缘堂住一个多月,希望把这水仙花带回去,看它开花才好。如何带法?颇费踌躇:叫工人阿毛拿了这盆水仙花乘火车,恐怕有人说阿毛附庸风雅;把它装进皮箱里,又不可能。于是阿毛提议:“盘儿不要它,水仙花拔起来装在饼干箱里,携了上车,到家不到三四个钟头,不会旱杀的。”我通过了。回到家里,大家纷忙地很,我也忘记了水仙花。三天之后,阿毛突然说起,我猛然觉悟,找寻它的下落,原来被人当作饼干,搁在石灰凳上。连忙取出一看,绿叶憔悴,根须焦黄。阿毛说“勿碍”,立刻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里,又放些白糖在水里。幸而果然勿碍,过了几天它又欣欣向
13、荣了。是为第一次遭的旱灾。第二次遭的是水灾,其情形是这样:家里的水仙花盆中,原有许多色彩很美丽的雨花台石子。有一天早晨,被孩子们发现了,水仙花就遭殃。她们把水仙花拔起,暂时养在脸盆里,把石子倒在另一脸盆里,掇到墙角的太阳光中,给它们一一洗刷。然后把石子照形状分类,照色彩分类,照花纹分类;然后品评其好坏,给每块石子打起分数来;最后利用其色形,用许多小石子拼起图案来。图案拼好,她们自去吃年糕了!直到晚上,阿毛在墙角发见了石子的图案,叫道:“哎,水仙花哪里去?”东寻西找,发现它横在花台边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自晨至晚,浸了十来小时,绿叶已浸得发肿,发黑了!阿毛说:“勿碍。”再叫小石子给它扶持,坐
14、在水仙花盆中。是为第二次遭的水灾。第三次遭的是冻灾,其情形是这样的:水仙花在缘缘堂里住了一个多月,它还是含苞未放。然后雨水过了,不开花。惊蛰过了,又不开花。阿毛说:“不晒太阳的原故。”就掇到阳台上,请它晒太阳。今年春寒殊甚,阳台上虽有太阳光,同时也有料峭的东风,使人立脚不住。所以人都闭居在室内,从不走到阳台上去看水仙花。直到次日早晨,阿毛叫了:“啊呦!昨晚水仙花没有拿进来,冻杀了!”一看,盆里的水连底冻,敲了敲也不开;水仙花里面的水分也冻,其鳞茎冻得像一块白石头,其叶子冻得像许多翡翠条。赶快拿进来,放在火炉边。久而久之,盆里的水溶了,花里的水也溶;但是叶子很软,一条一条弯下来,叶尖儿垂在水面。
15、但是看它的花蕊还是笔挺地立着,想来生机没有完全丧尽,还有希望。以问阿毛,阿毛摇头,随后说:“索性拿到灶间里去,暖些,我也可以常常顾到。”我赞成。是为第三次遭的冻灾。谁说水仙花清?它也像普通人一样,需要烟火气的。自从移入灶间之后,叶子渐渐抬起头来,花苞渐渐展开。今天花儿开得很好了!阿毛送它回来,我见了心中大快。此大快非仅为水仙花。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中水仙所遭受的三次灾害。旱灾:因为旅行的缘故,水仙被放在饼干盒里旱了三天。水灾:_。冻灾:_。(2) 揣摩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16、发现它横在花台边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句中划线的“横”若换成“放”,效果有什么不同?(3) 从作者写作目的的角度看,生机和水仙的灾难这两个题目哪一个更恰当?说说理由。(4) 爱莲说紫藤萝瀑布等文章都是作者运用联想、咏物抒怀的名篇。请你结合资料,运用联想,说说你会把什么比作水仙。资料:水仙别名金盏银台,多为水养,花朵素洁,叶姿秀美,花香浓郁,亭亭玉立于水中,有“凌波仙子”的雅号。6. (30分) 阅读父亲的信,完成后面的练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到远离家
17、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从没有超过一页纸,有时常常是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等等。父亲的信又是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后面才载有殷殷的嘱托。而且家里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
18、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没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能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资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一时怔在那里,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偶然翻着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
19、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到部队后,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了父亲的名字。我知道我也会经常给父亲写信的,告诉他我在部队一切都好。(作者:胡智慧选自羊城晚报)(1)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说“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为什么?(2) 读第三、四段,请你从原文中找出最典型的四个词,概括作者笔下父亲写信的特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3) 第四段中作者说读父亲信的感觉_(引用原文)。第四段作者认为父亲的信是_。(4) 第六段中“我随
20、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这个句子用什么比喻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5) 谈谈对第六段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6) 作品以_为线索组织材料,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结合着进行记叙,写由对父亲写信的_到_,最后写 _。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5恩施) 近年来,我州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带来了勃勃生机。为此,某中学901班同学围绕“关注家乡交通事业发展”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搜集到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小题。材料一:2014年7月1日,首趟动车经过清江特大桥,结束了恩施无动车的历史。材料二:2014年12月26日下午4
21、时,历经40个月建设的恩来、恩黔高速,提前8个月正式通车试运营。这标志着我州新添了两条“通湘达渝、兴州富民”的高速大通道,宣恩、咸丰和来凤3个县从此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材料三:恩施市“村村通客车”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截止2015年3月,17个乡(镇、办事处)新开通乡村客运班线19条,恢复稳定往年停运线路8条,148个行政村通客车,通车率从试点前的66%提高至86%。(1) 请给材料二拟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个字)。(2) 某同学读了这三则材料,心潮澎湃,不觉吟出上联“龙腾群山贯通衢”,请你对出下联。上联:龙腾群山贯通衢下联:_(3) 假设你是本次活动的小记者,计划围绕“家乡交通事业发展”
22、主题采访恩施州交通局局长,请设计一个你最想了解的问题。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 写作表达。请以“感谢生命中的美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鲜明。(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600字左右。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1、答案:略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2、答案:略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3、答案:略4、答案:略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6分)5、答案:略6、答案:略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7、答案:略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