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易拉罐.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361379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妙的易拉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奇妙的易拉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奇妙的易拉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奇妙的易拉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妙的易拉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奇妙的易拉罐作者:王爱香、潘晓敏来源:潍坊昌乐城关街道中心幼儿园【内容分析】奇妙的易拉罐是大班下学期的创新智慧游戏课程中的活动内容。生活中的许多饮料人们都是用易拉罐装盛的,人们用了以后会不经意的把它扔掉。对于大人来说用后是没用的废料, 对于幼儿来说, 易拉罐就会变的奇妙无比。 孩子们会把人们人掉的易拉罐捡起来看一看、玩一玩,时时吸引着孩子们。它会激发孩子们不断探索的兴趣。本活动内容的选择来源于生活,深受幼儿的喜欢,运用易拉罐贯穿始终,引导幼儿不断去想像、思维、探索、操作,不断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幼儿分析】 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

2、力,想像力非常发达,动手的欲望强烈,对很多事物有着好奇心,乐于动脑探索事物。所以,本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幼儿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设计思路】下面是我们的具体思路和设计意图:1、“易拉罐 ”导入 激发幼儿产生兴趣。2、故事插入 感知易拉罐的奇妙。3、互动交流 发展想像。4、创意玩 “易拉罐 ”发散幼儿思维。活动的开始用实物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发想像,故事的引入了解发现,互动交流展开想像,自由玩耍动手操作 寻找秘密。活动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使幼儿的各种能力不断提高,活动中以幼儿为主,展开各项活动,使幼儿兴趣浓厚,想像力、思维力、创新意识得到了发展。【活动目

3、标】1、运用实物与故事,了解易拉罐的用途及主要功能。2、培养幼儿遇事多动脑筋的习惯及发挥幼儿的思维和想像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幼儿在玩中发现秘密,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活动准备】易拉罐若干,挂图,皮筋,小棒等,展台,小老鼠卡片。【重点、难点】重点是引导幼儿探索易拉罐的多种功能。难点是培养幼儿多动脑、多想像,编讲不同结局的故事。【活动过程】(一)易拉罐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出示易拉罐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奇妙的东西,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在猜之前,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静静的听,也许你就知道它的名字了。教师做示范,幼儿猜出后,出示易拉罐,引导幼儿说出在哪里见过易拉罐?易拉罐有什么用

4、?小结:易拉罐的用处很多,能盛各种饮料和酒,他给人们外出带来很多方便。(二)故事引入,感知了解易拉罐。师:那它给小动物会带来什么呢?今天有一个小动物想来告诉你1(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们,想知道是谁吗?实物展台展示小老鼠。师:小老鼠想告诉大家有关它和易拉罐的故事,请小朋友看图:分别观察图一、二、三、四,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并提问:1、小老鼠得到了易拉罐的哪些帮助?2、故事还没有结束,小老鼠继续往前走还会遇到什么困难?易拉罐能怎样帮助它?(发挥幼儿想像、思维,引发幼儿动脑解决问题)幼儿:小老鼠继续往前走,来到了车站,坐上了共公汽车,在车上听到了小娃娃要撒尿,她

5、忙把易拉罐给了娃娃做了尿罐。幼儿:小老鼠继续往前走,看见路边的花儿干了,就把易拉罐当成喷壶浇花,花儿高兴地向它点头。幼儿:小老鼠走着走着,听到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的叫妈妈,小老鼠就把易拉罐当成乐器给小鸟弹奏好听的曲子,小鸟安静的睡着了等。(三)交流易拉罐,展开幼儿想象。师:易拉罐的用处可真多,它不但给人们带来方便,还给动物带来很多帮助, 易拉罐的用途还很多,请小朋友想一想, 易拉罐还有哪些用途?幼儿分组交流、想象后回答。幼儿:易拉罐还能做成电话玩。幼儿: 易拉罐还能做成小鼓玩。幼儿:易拉罐还能做成杯子、椅子 等。(四)创意玩易拉罐,发散幼儿的思维。幼儿随意拿已备好的易拉罐和辅助材料,自由玩耍,

6、引导幼儿从中发现秘密。最后与幼儿交流,你是怎样玩易拉罐的?你把易拉罐当做什么来玩的?你玩出了什么花样?【活动延伸】课后制作易拉罐玩具和用玩具编讲故事。【活动反思】优点:1、本活动内容、题材来源于生活,有效地利用废旧物品展开幼儿的想象、创新思维能力,探索发现物品的奇妙。2、活动中注重全体幼儿,通过观察、故事、游戏等方式,围绕废旧物品进行活动,使幼儿积极、主动,动手、动脑,从而使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3、为幼儿提供易拉罐和辅助材料, 使幼儿在良好的气氛中大胆想象、创新、不断探索, 充分体现了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的机会。不足:因材料的限制,导致幼儿想象的缺陷,使创编不同故事结局的内容不丰富。在今后的类此教学中应注意材料的准备,充分引导幼儿的想象和探索,不断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