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201806171141.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340687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201806171141.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201806171141.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201806171141.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201806171141.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六中学2018届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201806171141.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7201720182018年度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1、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 等。这种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踢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 法( ) A推行县制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3、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

2、 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 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4“、如果把 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 习 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5、右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A、汉朝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B、唐朝 瓦子(舍)在城市出现 C、宋朝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 句子长短不一的新诗歌体裁的出现 D、明朝 6“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的直接起 ”“”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 材料中的 这项条约 指的是( ) 1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提 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军队的声威”“”。材料中的 这次战役 指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威海卫之战 C 百团大战 D黄海大战 8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的历史 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4、 D三大改造的完成 9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习近平主席与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现任总统特朗普会晤的照片,它 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年来的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历史事件是 ( ) A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0“、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 (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 ”孔耳,岂知腹已半腐。 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A、舰船数量的劣势 B、洋务运动的贡献 C、甲午战败的原因 D、维新变法的成效 11“、林伯渠说: 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 他们没有看到

5、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12、20世纪 30 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 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31942年,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 ) 2 A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达到最大化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C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D雅尔塔体系形成 14“”“”“二战 后,美国外交官凯南曾

6、经这样形容美苏 冷战 : 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 ”“”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 那么美苏 冷战 开 始的标志是(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1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在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方面,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寄 希望于( ) A联合国 B国际联盟 C同盟国 D协约国 16、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 ”文法典。 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 ) A古代中国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 17.“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

7、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 法案的通过,预示着英国 A内战爆发 B进入共和时代 C光荣 革命结束 D确立君主立宪制 18.“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提出这一思想 的是 A托尔斯泰 B凡 高 C贝多芬 D.莎士比亚 19.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入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1750 年 1800 年 1850 年 城市人口(%) 21.0% 27.5% 52.0% 农村人口(%) 79.0% 72.5% 18.0% A. “”光荣革命 的发动 B殖民扩张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自由贸易的拓展 20下表为 192

8、8194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时间(年) 3 192819 193019 193319 193819 29 32 37 40 人均粮食产量(公 470 460 斤) 440450 420430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暴发 二、非选择题(50分) 212018 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月 26日-3 月 1 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科学技术的 发展世界瞩目。人类三次科技革命中涌现了大量的发明创造,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

9、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她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 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机器的广泛使用 得益于哪次产业革命的什么动力机 械的发明和改良?这次革命后对中国发生了什么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哪一条款最 能体现侵略国的目的?(5 分) 材料二 1891 年,白宫装上电灯时,哈里森总统一家因担心触电而不敢触摸开关,芝 加哥也曾因电线绝缘较差引起过几次火警。不过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不仅 因为工业产品真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使,还因为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 摘编自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 (2)根据材料

10、二,“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的原因有哪些?(1 分)结合所学 知识说出电灯的发明者是谁?(1 分)这次革命的主要动力是什么?(2 分) 材料三 1960 年,日本政府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计划实施中,通过积极 采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到 1970年,日本人均个人收入年增 长率实现了翻番。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消费比 重加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4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1 分)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的具体表现是什么?(1 分)结合所学知识,“电脑”与计算机网络连接成国际互

11、联网, 从而推动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1 分)这次革命的核心是什么?主要能源是什么?对 世界经济全球化有什么作用?(3 分) (4)结合以上材料,概括科技的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1 分) 22.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也迎来改革开放 40周年。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17 分) 材料一 巍峨的遵义城, 屹立在乌江边。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锤头撞击,合 云消雾散霞光闪, 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 捧出红日照山川。 到南湖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 ”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东方红 (1)材料一中的“从上海的望志路到南湖红船”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1 分)结合材 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使党的革命形势“云消雾散霞光闪”的历史事件。(1 分)这次会 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领导?他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三大伟人之一,请写出依据是什么? (2 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