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陶瓷世界设计与生活.doc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34520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陶瓷世界设计与生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走进陶瓷世界设计与生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走进陶瓷世界设计与生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走进陶瓷世界设计与生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走进陶瓷世界设计与生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造型体现 课题:走进陶瓷世界 设计与生活【教学目的】教案删减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的瓷器是老式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过程与措施:使学生理解国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性,学会运用对的的措施去欣赏陶瓷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老式文化的情趣。教学重点: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3、重要名窑的产品特性。教学难点:重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简介外某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一)、

2、新识导入1、China与china两者含义有何区别?英文单词“China”汉语意思中国、瓷器、陶器、陶瓷 。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奉献 ,因此在英文中“瓷器”与“中国”为同一单词China。世界上许多民族的祖先,在不同步期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下,各自都独立地发明发明了陶器,唯有瓷器是由中国人发明,在公元五、六世纪后来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2、同窗们懂得“瓷都”是指哪个地方?为什么?陶瓷艺术是“土与火”的艺术,陶瓷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景德镇拥有近年的制瓷历史,具有“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全国技艺之精髓”的精湛技艺。形成了“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自古以来

3、景德镇名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为东西方经济与文化艺术交流做出了重大奉献,并享有举世公认的“瓷都”名誉。 (二)、新授教案删减一、造型欣赏二、图案特点中国古瓷上的花纹图案样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历代文化,也代表着中国古老的老式文化艺术。其构成有儒家的、佛教的和道教的,以及某些世俗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了。每种图案均有其吉祥的寓意,寄托了人们期盼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例如:龙凤呈样,象征着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缠枝纹象征着生命的延延不息 三、发展历史(略)四、陶瓷区别陶瓷材料一般黏土瓷土(重要是高岭土)温度一般不超过1000C可达1200C以上坚硬限度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闷,

4、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 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透明度 陶器的坯体虽然比较薄也不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五、陶瓷制作工艺流程教案删减一、淘泥 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变而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从矿区采用瓷石,经水碓舂细,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虽然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

5、用。三、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四、印坯 拉好的瓷坯只是一种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用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多种不同的形状。五、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洁和匀称。六、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七、画坯、 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无论如何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八、上釉、 画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 九、烧窑、 千年窑火,延绵不息,通过数十道工具精雕细 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 十、成瓷 、通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而出。(三)学生作业1、陶瓷工艺设计制作过程有哪些?2、就自己对陶瓷知识、陶瓷艺术的理解、欣赏写出感受。3、在造型、色彩、和图形这些方面进行简朴的陶塑练习。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