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一课的教学设计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347533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一课的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一课的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一课的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一课的教学设计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一课的教学设计汇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一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及特点本节工业地域的形成是对前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内容的深化,同时也为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学习做铺垫,在教材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2)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尝试对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工业地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一个工业区的发展规模、主要发展方向形成的内在原因,提高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

2、和价值观(1)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2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让学生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3解决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案例分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对工业区位因素已有所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区域,如经济开发区等有所耳闻,但是真正要理解其含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的学生能接触到一些工厂,但并不见得能了解到整个生产过程,更难以知道工厂发展的过程

3、及今后的方向。从这方面看,教材过于简单、抽象,学生对本节内容缺乏感性认识。三、教学方法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认识并非是主体(学习者)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并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建立全新的教学体系即:“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模式。 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材料分析、 阅读归纳、生活经验总结、课题研究教师协助促进创设情境、思维牵引、方法指导、课堂调控本节课具体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发现推理式教学、问

4、题探究教学、小组协作学习。这教学方法的实施,其根本性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实现人人参与、面向全体,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合作,进一步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四、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要把教学过程当作师生交流、交往的过程,当作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为了贯彻这一理念,笔者将本节内容的教学形式设计为任务型教学。由教师指定任

5、务,创设情境,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二)教学程序1课前准备(1)结合立体课堂(我校教辅材料)中的“主干梳理”预习课文,熟悉本节内容。(2)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搜集资料,了解厦门工业发展情况。2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合作探究,教授新课-巩固小结-反馈练习”四环节。【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介绍了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知道一个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建设工业区和工业城市,企业和政府在决策时需要考虑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工业的区位选择是将工厂定位,然后进行生产,其生产是由企业来完成的;企业的空间发展、集聚则形成了

6、工业地域。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设计意图】前后知识的联系,同时也说明本节在该章中的地位。【讲授新课】案例1:辽中南工业区思考1:分析图中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思考2:图中工厂分布于同一多层标准化厂房的原因有哪些?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展开分析讨论,然后请代表发言。另外,还可以举出一些比较常见、简单的工业生产(如服装、汽车等)来说明生产上的联系。【设计意图】一方面,由乡土地理素材引出工业联系,为学生提供身边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研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身边的事例归纳总结工业联系的几种情况,通俗易懂的例子辅助理解。(教师小结)一、工业联系1、生产上的联

7、系有直接“投入-产出”生产联系(如服装)没有直接“投入-产出”生产联系(如汽车)2、空间上的联系(如经济开发区)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过渡】从材料1分析中我们发现,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集聚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工业联系促使工业集聚,工业集聚结果就形成了工业地域。大量企业和工厂集聚往往是由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学生阅读自学P62)归纳: 工业集聚的优势是什么? 阅读教材P63分析概括【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入分析,这部分涉及到企业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但此环节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所以给出材料辅助学生分析概括。二、 工业地域的形成阅读教材P63-P64,并列表比较

8、:1、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2、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形成、发展和举例。课堂练习:案例: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音响生产通常需要成百上千的零件,如线路板、机芯、电容、唱盘机、扬声器、开关等,这些零件全部由音响生产厂家自己生产是不可能的,整机厂家往往要从众多的专业厂家购买零件。因此,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以惠州的音响整机生产厂家为核心,形成了大批音响零件生产厂家的工业集聚。通常,机芯、天线等体积小的零件运输距离可以稍大一些,而塑料制品(如外壳)、外包装箱等体积较大者,运输距离则要尽可能小,以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惠州某音响厂82%的零件来自周围的专业厂家。【过渡】前面我们分析了工业联系会形成工业集聚

9、现象,从而形成工业地域。但是现实中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一些工业、企业出现了与集聚相反的现象,它们表现为布局分散: 案例2:丰田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案例二视频:日本丰田汽车召回事件根据资料回答: (1)丰田汽车工业的生产协作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什么特点?为什么丰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2)丰田公司在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设厂的主导因素? (3)丰田公司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设厂的主导因素?(4)保证工业分散布局、全球范围生产协作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提问)为了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类似福特汽车把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工厂合并在一起,即形成跨国公司。想一想,跨国公司在全球布置生产协作的工厂,

10、可能考虑哪些因素?(回答)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或接近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地方。可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举出具体的相关例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巩固工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知识点。在我国,电子工业也选择在科技发达、交通便利、环境幽雅的地方,如北京中关村等。【设计意图】这里选择美国工业区作为案例是因为上一章讲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时对美国的基本情况有做了介绍。【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为下一章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作铺垫。(小结)三、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的根本原因: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2、工业分散的实现条件:

1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课堂小结】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两大块内容:工业联系形成工业集聚,近而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联系。了解到工业地域的形成有极其复杂的因素,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还会出现考虑环境因素和追求高质量的工业分散情况。【设计意图】加强本节知识联系。【教学反馈】(知识的回顾和巩固拓展)练习:1、结合教材“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音响生产厂家集聚在惠州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1)详细调查和分析用户需求。在总体规划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了解、分析用户需求,调查用户的有关详细情况;A、加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工业联系

12、B、为了降低生产成本C、该地区是音响的主要市场 D、该地区是音响生产原料的供应地4下列各项关于资产期末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音响生产通常需要成百上千个零部件,适宜在中山、广州等地布局的零部件生产厂是( )A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 B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增多A、塑料外壳厂 B、外包装厂 C、天线厂 D、机芯厂现病史:三天前突起剑突下顶胀痛,继则寒战高热,伴恶心、呕吐。病后一天全身发黄,烦躁不安,两天后嗜睡、昏迷。鼻出血两次,量不多。大便稀,日一次,小便日量约200ml,茶色。1979年3月6日急诊入院。(3)促使该区域生产厂家实现地域联系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网络的完善 B、信息

13、联系的方便 C、国家计划的安排 D、环境污染的治理2、结合预习第二题,请同学们在学完本节内容后,再用几分钟思考修改,举例来说明某一个工业区,围绕某一核心工业部门,考虑工业的联系和集聚,以及形成工业地域的问题,并说明这样的布局的优缺点。【解析】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120(事项6)+120(事项8)=240(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50(事项4)+160(事项7)+300(事 项9)=610(万元);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0;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680(事项1)+60(事项5)=740(万元);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8 000(事项2)+200(事项3)=8 200(万元)。【设计意图】由浅入深设

14、计反馈练习,以检验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情况。题解 DIC发生时,主要是微血管内沉积的纤维蛋白网割裂红细胞所致。缺氧、酸中毒及内毒素造成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也是红细胞损伤的原因之一。设计练习1的目的是让学生复习时有资料依据,从而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设计练习2利用乡土地理引导学生举例来突破难点。病人发生了DIC。依据:产科意外病人子宫破裂,出现血尿,血压下降。根据PT、pt、Fbg、TT、3P试验阳性,可确诊发生了DIC。诱因: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发生机制:子宫破裂组织因子大量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酶大量形成,在微血管内广泛形成微血栓,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纤溶亢进,血液转入

15、低凝状态,就会出血不止。【课后作业】构思设计一处工业地域,并画出示意图。要求:至少包括三个在生产过程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要有若干个向同一工厂提供零部件的工厂;要有若干个围绕同一基础条件(如劳动力、交通等)集聚的工厂;尽可能体现出一定的工业科技含量;布局有序、合理,并能体现出对环境保护的考虑。(1)【设计意图】通过联系身边现实思考,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思维和创新意识。五、教学反思1总体教学效果自评B064元大部分学生能联系工业区位因素,根据实例,说明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能较好地达成课标中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正确途径的资料搜集,联系实际,自己举例,在课

16、堂上交流,较好地实现了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工业区相关资料的搜集,较好地达成了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2本节课的教学特色与创新B凝血酶原的激活 E凝血功能异常本设计最大特点是体现新课程“人文地理”课程标准强调的“案例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先以典型案例为依托,通过解决问题,诠释和概括规律和原理;然后又以案例实证分析促进拓展和提高;最后再以案例应用达成巩固和深化。本设计对“案例的运用”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是以“通过不断解决问题”统整教学过程,其意义更有:(1)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2)真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思维力度,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3)能将“感知、理解、巩固、应用、提高”等合为一体,真正提高教学效率。3 存在问题或有待改进的地方本节课以案例教学为主,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可再作适当的调节,让学生从案例中充分理解本节知识点,进一步加强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