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2019年文档.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75827 上传时间:2022-01-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2019年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2019年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2019年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2019年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2019年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2019年文档.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这道题有那么难吗?你们就是不动脑筋! ”这是一位老师在试卷评讲时,说的一句无可奈何的话。听得出,这句话中,既有老师对学生糟糕成绩的失望,更有对学生解题态度的失望。然而,细细想来,许多时候,学生也在努力思考,可还是无法正确解答题目。稍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除了态度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方法层面的原因, 即面对问题, 学生缺乏有效的策略。除了学生的原因, 可能还有老师的原因: 老师忽略了对解题策略的讲解与归纳。 笔者现结合日常教学, 列举以下三种较为实用的解题策略。一、试试方程书本思考题: 盒子里装有同样数量的红球和白球。 每次取出 6 个红球和 4 个白球,取了若干次

2、以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有 10 个。一共取了多少次?盒子里原有红球多少个?(国标版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 8 页)拓展提高题: 某商店出售画册, 每出售一册可获利润 18 元,售出后,每册减价 10 元出售,全部售出,一共获得利润 3000 元,这个商店共出售这种画册多少册?书本中的思考题,其数量关系并不算复杂。由于每次取球,白球都比红球少两个, 根据最后“红球取完, 白球还有 10 个”,可以算出一共取了 5 次,在此基础上两种球原来的个数就不难算出。但即使这样的题目,教学中,我们仍会发现有许多学生理解不清,因为学生觉得既不知道各种球的总个数,又不知道取了多少次,不知从何下手?教材将这道题安

3、排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之后,这给学生提供了另一种解题思路:用方程解答。我们可以设一共取了x 次,根据红球、白球数量相等,列出方程:6x=4x+10,从而顺利求解。 而拓展提高题的数量关系明显更为复杂,用方程解题的优势更为明显。如题,我们可以设这个商店共出售这种画册x 册。根据一共获利3000 元,列出方程: x18+( 1- )x( 18-10 )=3000。列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建立等量关系, 相对于算术解法中分析数量的关系要简单得多。 适时引入方程, 可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二、举举例子书本思考题: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哪一根用去的长一些?(国标

4、版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51 页)拓展提高题:有甲、乙两个同样的杯子, 甲杯中有半杯清水,乙杯中盛满了含 50%酒精的溶液。先将乙杯中的酒精溶液的一半倒入甲杯,搅匀后,再将甲杯中的酒精溶液的一半倒入乙杯中,这时乙杯中的酒精浓度是多少?这类题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缺少一个对解题既重要又不重要的条件。说它重要是因为一旦知道这个条件, 问题就迎刃而解;说它不重要是因为它只起辅助性作用, 有时能左右解题结果, 有时对结果又没有影响。 对于书本中的思考题, 学生特别希望知道这两根同样长的钢管具体是多长, 但题目偏偏不予确定, 此时我们不妨举举例子, 如假设它们的长度都是 2 米等,可以帮助我们对结果形成大致

5、的判断。 当然,举例时一方面我们需要多举几例,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巧妙选取数值。如思考题中,注意到一根用去“米”,另一根用去“”,所以我们可以先假设都是“1 米”长,得出结果,然后以此为“界”,分别再选一些比“ 1”大和比“ 1”小的数值进行判断。 拓展题中有百分数, 因此我们假设杯子的容量的值为整百的倍数, 不妨设为“ 100 毫升”,这样的数值有利于我们计算。 当然,在假设 100 毫升后,我们也需要举些其他的数值,以确定结果是否唯一。三、换换说法书本思考题:有两枝蜡烛。当第一根燃去,第二根燃去时,它们剩下的部分一样长。 这两枝蜡烛原来长度的比是( )( )。(国

6、标版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75 页)拓展提高题:甲、乙、丙三人在一条跑道上赛跑,当甲跑到终点时,乙离终点 12 米,丙离终点 36 米;当乙跑到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 28 米。如果甲、乙、丙三人在赛跑中的速度保持不变,这条跑道长多少米?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 有时沿着某种思路, 会发现越走越窄,最后甚至步入死胡同。这个时候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换换说法,往往能使学生豁然开朗。 不妨将书本中思考题的条件分为以下两组:第一组是“第一根燃去,第二根燃去”;第二组是“它们剩下的部分一样长”。这两组条件,看似关联,但在解题时却处于相对立的位置。我们可以将第一组条件转换为: “第一根剩下,第二根剩下”,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两组条件整合为“第一根蜡烛的等于第二根的”; 还可以运用比的知识, 结合分数的意义进行转换:“第一根有 5 份,剩下 1 份;第二根有这样的 3 份,剩下一份,两根蜡烛剩下的长度相等。”从而使问题得解。换换说法的意图不在于全盘否定原有思路, 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巧妙处置, 使得各条件间的关联更紧密, 更集中指向于问题的解决之道。当然,在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许多。笔者只是列举一些常用的策略,这几种策略并非相互独立的,一些方法之间可以相互贯通,组合使用,仅供同行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