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第五章-第四五节配比设计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09923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2第五章-第四五节配比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11-12第五章-第四五节配比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11-12第五章-第四五节配比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11-12第五章-第四五节配比设计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11-12第五章-第四五节配比设计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2第五章-第四五节配比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2第五章-第四五节配比设计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5-4 砼质量控制与强度评定,一、砼的质量控制,1、砼的质量指标,强度、坍落度、含气量等,通常以强度为主要控制指标,一、砼的质量控制,2、原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 种类、凝结时间、安定性、氧化镁、氯离子等,(2粗集料 颗粒级配、针片状含量、含泥量、坚固性等,一、砼的质量控制,2、原材料质量控制,(3细集料 细度模数、泥块含量、氯离子含量、有害物质含量等,(4矿物掺合料 粉煤灰细度、三氧化硫、烧失量等 矿 渣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一、砼的质量控制,2、原材料质量控制,(5外加剂 减水率、抗压强度比、pH值、氯离子含量等,(6水 pH值、硫酸根离子、氯离子、胶砂强度比等,混凝土强度波动规律

2、符合正态分布,二、砼的强度评定,强度,fcu,P%,t,fcu,k,mfcu,概率密度,, (fcu),(一)相关参数 平均值mfcu 标准差 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 强度的总体大小, 强度的波动情况强度离散,CV,fcu,强度保证率P(%): 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合格率。即砼强度总体中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标准值fcu,k的概率P(%)。,概率度t计算式如下,t=(fcu,k-mfcu)/,保证率P与t的关系:,-1.645,-1.80,-2.00,-2.06,-2.33,-2.58,-2.88,-3.00,0.950,0.964,0.977,0.980,0.990,0.995,

3、0.998,0.999,0.50,0.70,0.80,0.841,0.85,0.90,0.919,0.945,-0.00,-0.524,-0.842,-1.00,-1.04,-1.28,-1.40,-1.60,P(t),t,P (t),t,令混凝土的配置强度等于平均强度,根据概率度计算公式,有 f cu,o = f cu,k-t 按规定,我国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保证率为95%,查表得t=-1.645 混凝土配置强度公式为 f cu,o = f cu,k + 1.645 强度保证率越大,配置强度越高 强度波动越大,配置强度越大。, 统计法,已知标准差时, fcu,k+0.70,fcu,min f

4、cu,k0.70,当 C20时,并应满足 fcu,min 0.85 fcu,k,当 C20时,并应满足 fcu,min 0.9 fcu,k,mfcu,(二砼强度评定方法,标准差未知时,式中1,2 为合格判定系数,mfcu1Sfcufcu,k fcu,min2fcu,k,非统计法(10组),mfcu3fcu,k fcu,min4fcu,k,5-5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一、砼配合比(1定义:各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2表示: 单位用量法 每1m3砼中各组成材料用量 C300kg;S720kg; G1200kg;W180kg 相对用量表示法 C:S:G:W1:2.4:4;W/B=0.6,二、砼配合

5、比设计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满足结构物设计强度要求 满足工作性要求 满足耐久性要求 满足经济性要求,三、砼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准备工作:,必须详尽了解的信息: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强度标准差;混凝土使用环境条件;流动性要求及各原材料的品种类型和物理化学性质等。,第一步确定初步配合比 (1确定配置强度( f cu, o ) 根据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值和95%的强度保证率,以及已知的强度标准差,求得混凝土的配置强度。,fcu,o = fcu,k + t,若保证率95,则t 1.645,fcu,o= fcu,k + 1.645,若无统计值,则采用:, C20 4.0, C20C35 5.0, C35

6、6 .0,(2确定水胶比W/B),当fb未知时,可由下式求得表5-30):,(3确定1m混凝土的用水量mw0) 根据施工要求的坍落度值和已知的粗骨料种类及最大粒径,查表5-33选取单位用量。,(4确定1m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o) 根据确定的单位用水量和已确定的水灰比计算水泥用量。 计算每m3砼中水泥用量mco;,(5确定砂率s) 根据粗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及已确定的水灰比,查表5-34得出合理砂率。 借助插值法得出准确砂率。,(6确定1m混凝土的砂石用量mso、mgo) 计算砂、石用量的方法有重量法和体积法两种。,a. 体积法,b. 重量法假定表现密度),通过以上计算得到的1m混凝土各材料的用

7、量,即为计算配合比。,第二步 确定基准配合比 先按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 流动性太大,砂率不变,增加砂石; 流动性太小,水灰比不变,增加水和水泥; 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增加砂率。 调整后的配合比即基准配合比。,第三步 确定实验室配合比 检验其强度时至少用三个配合比进行试配。其中一个是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和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分别增加或减少1%。,表观密度ct校正: 先求出表观密度计算值cc),再计算出校正系数),然后用校正系数分别乘上面确定的各材料用量mcb、msb、mgb、mwb),得出实验室配合比。,mcmcb,msmsb(1+a%),

8、mgmgb(1+ b%),mwmwbmsb a %mgb b %,实验室配合比中砂、石是干燥的,实际施工使用的砂、石却含有一定的水分,应按含水情况作修正,修正后的配合比称施工配合比。,第四步 确定施工配合比,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例题】某干燥环境框架结构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050mm混凝土由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根据施工单位历史统计资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差5.0MPa。 采用的原材料:42.5普通水泥实测28天强度46.0MPa), 密度c3100kg/m3;中砂,表观密度s=2650 kg/m3;碎石, 表观密度g2700 kg/m3,最

9、大粒径Dmax=20mm;自来水。 要求: 1、试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按干燥材料计算)。 2、施工现场砂含水率3,碎石含水率1,求施工配合比。,解:确定配制强度fcu,o) 确定水灰比W/C) 查表得a0.53 b=0.2 由于框架结构梁处于干燥环境,查表5-22,(W/Cmax=0.60,故可取W/C=0.57。,fcu,o fcu,k+1.645301.6455.0=38.2 MPa,W/C=afb/(fcu,o+abfb) =0.5346.0/(38.2+0.530.246.0)=0.57, 确定单位用水量mwo查表5-33, 取 mwo195 kg /m3计算水泥用量mco) mcomwo

10、/(W/C)=195/0.57=342kg /m3 查表523,最小水泥用量为280 kg /m3,故可取mco342 kg /m3 确定合理砂率值s) 根据骨料及水灰比情况,查表5-34,结合插值法得s37,(6用质量法计算 (假设表观密度为2400kg /m3) 解得:mgo1174 kg /m3 mso689 kg /m3,(8)检验强度,三组配合比:W/C=0.52;W/C=0.57;W/C=0.62经试拌检查和易性均满足要求 经标准养护28天后,进行强度试验,得出的强度值分别为: 水灰比0.5241.1 MPa 水灰比0.5737.2 MPa 水灰比0.6234.0 MPa,(9确定

11、设计配合比,根据上述三组水灰比与强度的对应关系计算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38.2 MPa对应的水灰比为0.55。 则初步定出混凝土的配合比为: 水:205 kg /m3 水泥:205/0.55=373 kg /m3 砂:689 kg /m3 石子:1174 kg /m3,(10现场施工配合比 砂含水3%,石含水1%。,施工配合比: mc373 kg /m3 ms=689(1+3%)=710kg /m3 mg=1174(1+1%)=1186kg /m3 mw=205-6893% -11741%= 173kg /m3,练习:制作钢筋混凝土屋面梁,设计强度等级为C25,施工坍落度要求3050mm,根据施工单位历史统计资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为4MPa。采用材料:普通水泥强度等级32.5,实测强度45MPa,砂Mx=2.4,卵石Dmax=40mm,自来水。1、求初步配合比;2、若调整试配时加入10%水泥浆后满足和易性要求,并测得拌合物的体积密度为2380kg/m3,求其基准配合比;3、基准配合比经强度检验复合要求。现测得工地用砂的含水率4%,石子含水率为1%,求施工配合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