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35170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与反思知识目标:会认“陡” 、“攀”等6 个生字,会写“爬” 、“峰”两个生字。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天都峰险峻的句子。情感目标:初步体会“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教学重、难点:1.会认“陡”、“攀”等6 个生字,会写“爬” 、“峰”两个生字。2.初步体会“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激趣解题出示天都峰的图片:小朋友, 还记得黄山奇石里的天都吗?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有名的天都峰!天都峰是如此的高, 如此的险, 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

2、是“勇士”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爬天都峰。(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里都写了谁去爬天都峰呢?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把生字和多音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学生读好后,让他们再次读一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3.老师觉得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你们琅琅的读书声了, 谁愿意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4.指名读,给生字和多音字正音,简介鲫鱼背。5.课文写了谁去爬天都峰?指名说“我”是怎样的人?课文是怎么描写老爷爷的呢?(白发苍苍、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三、再读课文,体会“险峻”1.这一老一小都来到了这座奇险无比、令人生畏的天都峰,准备迎接挑战,课

3、文又是怎么描写这座天都峰的呢?请你们读读第2 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2.谁来读你画出来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出示句子: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自由读这两个句子,指出从哪些词能体会到天都峰险峻,圈出来。指名说,板书:笔陡和从天上挂下来,并进行解释。笔陡:陡是生字,请看老师写这个字。这样笔直陡峭的山峰就叫笔陡。从天上挂下来:正因为山峰如此的笔陡,石阶旁边的铁链才会像从天上挂下来一样。指导朗读:第一句:天都峰直入云霄啊!(生齐读。)第二句:这么高、这么陡的石级,你能读出来吗?背诵写天都峰的句子。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小

4、朋友站在这么笔直陡峭的天都峰下,他会怎么想?他的心里直发颤。你能给发颤换个词吗?四、三读课文,体会“艰难、互助”1.此时小朋友的心里非常害怕,那最后有没有爬上去呢?课文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齐读第7 自然段。那究竟是谁使他克服了害怕心理,爬上了天都峰呢?(老爷爷。)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小朋友和老爷爷的对话吧。2.自由读课文3 5 自然段,当小朋友和老爷爷见面时,他们彼此都问了对方同样的一个问题,请你们找出来。指名说,出示: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吗?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吗?一组互读对话,简单的问题,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并不平静的内心,他们在问对方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师:他们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了信心,

5、决定克服困难,爬上去,所以老爷爷也点点头。3.师生合作读课文3 5 自然段。4.他们说爬就爬,瞧,作者爬得多用劲!出示第6 自然段,自由读,哪些词可以看出“我”爬得很用劲呢?圈出来。5.朗读:这么险峻的山峰, 小小年纪的我却能克服困难,坚持爬上去。 谁能读好这个句子呢?6.引读:老爷爷也会和我一样,奋力,一会儿,一会儿。7.我和老爷爷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会互相说些什么鼓励的话?8.听了彼此鼓励的话,他们坚持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齐读第7 自然段。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写下来。五、总结课文是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付出汗水,怎能爬到峰顶。相信爬到峰顶后的这一老一小会无比的

6、喜悦,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去分享吧!反思:中年级是过渡阶段,课文中有些生字学生掌握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 教师还应该注重字词的教学。在揭题环节,我就让学生拿起笔来写写题目中的生字“爬”、“峰”,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写字时间。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我结合课文的讲读进行教学。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提高了效率。比如抓住“笔陡”这个词语进行理解,“发颤”结合语境通过换词进行理解。扎扎实实背句子。 背诵是积累语言的方法, 学习语言需要适当的记忆。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语和句群, 乃至一篇篇精致的美文, 会给他的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语言运用能力也会随之提高。爬天都峰第2 自然段中的两个句子准确、形象、巧妙地将天都峰的险峻峭拔描写了出来, 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 教学这两句话时, 我让学生在充分感悟、 朗读的基础上,及时地进行了积累。挖掘课文空白,发散思维。课文往往会留着一些空白,教师如果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空白点,巧妙地设计问题,给学生创造“填补”空白的机会,这样学生就有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思维能力也将得到训练。 爬天都峰中的“我”和老爷爷在问对方“也来爬天都峰”时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空白点。 于是,我设计了 “小朋友和老爷爷在问对方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又各自在想些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思考、组织语言、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发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