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海事管理年活动.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354164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海事管理年活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海事管理年活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海事管理年活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海事管理年活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海事管理年活动.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海事管理年活动 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萌芽到完善经历了比较长的历史过程。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在管子霸言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老子的名言“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以及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也都反映了朴素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西方,受奴隶制的长期影响,物本观念根深蒂固,直到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才兴起了人文主义思潮,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行为科学和人际关系学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步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并应用到管理学中,建立了现代管理理论。 我们党和国家从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权利的角度出发,把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治党理政的基石。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逐渐发展成为我们党的宗旨。改革开放后,我党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党的十六大以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鲜明地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新的人才观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提升到战略指导思想的高度来对待。 纵观古今中外民本、人本思想,以人为本集中体现在对人的地位的充分认识、对人的权利的充分尊重和对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上,具体体现在重民、为民、爱民、

3、便民、利民、亲民、信民等各个方面。海事局作为国家执法机关,担负着贯彻中央以人为本精神的使命,并且当前正在开展“管理年”活动,如何结合实际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提高监管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是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机关各部门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实践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是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根本 贯彻以人为本,首先要搞清楚以谁为本。海事机构作为水上人安全监督主管部门,担负着安全检查、船舶防污、事故应急、航海保障等具体职能;从宏观讲,海事机构执行国家监察职能,代表国家开展执法活动;从本质上讲,海事机构履行国家、人民赋予的职权,担负着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我们国家人民当作

4、主的性质和海事机构的职能作用决定了贯彻以人为本,首先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如何贯彻以人为本,实践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宗旨,重点应增强三种意识。 一是要增强服务的意识,克服特权思想。从行业性质看,海事机构是为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服务的,为管理相对人服务、为交通运输行业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海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我们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权力的角度看,海事机构确实有一定的权力,但所有执法人员务必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权力是相对的,是人民赋予的,是受人民群众监督的,除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义务外,我们没有任何特权。 二是要增强便民意识,杜绝衙门作风。工作作风怎么样,不仅反映个人

5、的修养,影响到海事形象,也反映了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影响到是执法效果。在执法过程中,既要有服务意识,更要强化便民措施,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对符合办理要求的,应迅予办理;对不符合要求的,要讲清楚、说明白,给予一次性告知;同时要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方便相对人的新思路,提高服务质量。 三要增强中心意识,努力确保安全。生命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提高监管水平,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是贯彻以人为本最生动的体现。衡量是不是贯彻了以人为本原则,首先要看在监管工作中是否到位、尽责。各单位要把确保安全形势稳定作为贯彻以人为本的落脚点,这是最重要的以人为本,同时也是最大的讲政治。

6、二、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是以人为本的保证 当前我局正在开展“管理年”活动,并把人性化作为活动目标之一,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是“管理年”活动的客观要求;“管理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从制度上保证了以人为本的贯彻落实。因此,在工作实践中,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与开展“管理年”活动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提高的局面。 要正确看待目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实施诚信管理。总体上讲,山东海事局队伍的素质是高的,责任心是强的,虽然少数同志在具体工作中反映出责任心不强和能力不高的问题,但是同全局近1200名职工相比,这些都是非本质、非主流的现象。用发展的眼

7、光看,都是可以解决的,而且如果深究问题背后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只有落后机制,没有落后的群众。贯彻以人为本原则,要从思想上相信我们多数职工是想干好工作的,也是能干好工作,并以此作为我们制定政策和做出决策的基本点,离开这个基本认识,我们的管理就会倒退到泰勒式的管理模式。 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心理学规律,科学地运用正负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正激励机制和负激励机制,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必要措施,特别是在目前正激励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负激励没有实质启用的情况下,研究和合理地运用正负激励机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是总体上要坚持正负激励相结合,并以正激励为主的方针,如能以正激励解决问题,则不用或慎用负激励,尽

8、量较少负激励本身具有的消极作用。这既是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比较高所决定的,也是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二是在具体工作中,是使用正激励还是选用负激励机制,还是二者结合使用,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以效果最好、效率最高为原则。三是要注重建立客观的标准和公正开透明的操作程序,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性,进而提高正负激励的公正性,被表彰的人得到大家公认,被批评的人心服口服,只有公平产生效率。 要完善干部人事管理机制,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让人想干事、肯干事和干成事的环境。山东海事要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既有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也有综合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但核心是人的管理问题。撇开人的因素谈发展,则发展无从

9、谈起,撇开对人的管理来谈管理,则实属空谈。加强和改进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建立以工作业绩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既是当前的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前进中困难的一剂良药。 三、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积极投身海事发展事业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关键 贯彻以人为本对社会而言是实践执法为民,对单位组织而言是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但不论是执法为民还是还是创造人才成长环境,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只有人人积极参与到“以人为本素质强局”的战略中,才能全面地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才能实现山东海事发展目标。因此,贯彻以人为本

10、,对个人而言是要充分认识到个人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作用,而不应把自己置身事外,把以人为本异化为他人为本。 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变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又对我们的监管工作带来许多新的课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的吸收新知识,才能顺应知本管理模式的出现,积极应对各种社会挑战,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要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海事新发展献

11、计出力。知识与能力,是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一般地讲,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较高的文化修养,那么他就很难有很强的能力;但是如果一个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并不意味着他的能力就同样高。因为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还有一个过程,还存在许多差异。山东海事局职工之间的差异,主要不是知识水平上的差异,而是知识向能力转化上的差异,缺的是不单是文化知识,更多的是思辩逻辑能力。因此提高自己的能力,要着重在世界观方法论上下功夫,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从现象与本质、内部与外部、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原因与结果、一般与特殊等关系中把握特征,发现规律。 众人拾柴火焰高。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对外对内管

12、理水平,逐步实现海事新发展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但只要每个职工都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以勇于创新,敢于负责,有所作为的积极态度来工作,那么我们以海事为荣,海事也以我们为自豪。 所谓“三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上述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体现了我们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

13、、开拓未来的执政能力。这“四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源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将有力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一、关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范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改革开放多年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课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反映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地区差距有扩大趋势;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这些问题使我们更加深

14、刻地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效益,忽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是片面的,难以实现全面的小康。

15、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协调推进。党和国家把“三农”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立足点就是促进城乡、区域、对内对外的协调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以及落后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发展不仅应尊重经济规律,还应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和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我们才能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绝不能

16、“一地致富,八方遭殃”,绝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发展,就应该在自然界涵养能力和更新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与自然相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二、关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关。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在现代化建设中,广大共产党人奋发有为,身先士卒,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创造出辉煌

17、的业绩,得到党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但不应否认,少数干部不正确的政绩观,也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损失,甚至是重大损失。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政绩?怎样树政绩?为谁树政绩?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那种盲目攀比,追求高指标,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胡子工程的做法;那种“一个艄公一道河”,“新官上任

18、三把火”,热衷标新立异,贪大求奢,好高骛远,今天一个大规划,明天一个大思路,朝令夕改,使人无所适从的做法;那种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届留财富,花光用光,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不是造福,而是添乱;不是政绩,而是包袱。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有的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这是搞花架子、形式主义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屡禁不止的根源。还有一些干部,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只做保险事,不探新路子;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他们树“政绩”的目的,是给自己留名,给自己立碑,为自己邀官。这样的干部,不仅不能办事,也是

19、靠不住的;这样的政绩,不仅对国家、对社会、对百姓毫无益处,最终也会毁了自己。“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也是我们衡量干部的最终标准。三、关于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加快发展,创造政绩,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也要依靠人民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不仅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而且为广大干部自觉实践,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大亮点。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哪里有艰险,哪里

20、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奉献。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人民群众的力量更加紧密地凝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权为谁用?情为谁系?利为谁谋?这是判断一个执政党进步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尺。共产党人的权只能为民所用。党的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

21、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共产党人的情只能为民所系。党肩负人民的期望,人民哺育了我们党。做到情为民所系,就必须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脱离群众。共产党人的利只能为民所谋。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私利。做到利为民所谋,就必须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道出了人民群

22、众的心声,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阐明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群众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正确群众观,关键是靠启动注重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真正做到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正确群众观,使发展泽被当代、荫及子孙,使政绩辉煌实在、造福百姓,使群众获得实惠、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的热切呼唤,是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每一个共产党人肩负的重任,也是对我们党的现实考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

23、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岐山县是正在建设中的工业强县、畜牧大县、文化旅游名县,尤其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突破蔡家坡”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岐山县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县一级如何找准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抓好落实,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各级共同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强化产业支撑实现生产发展抓住建设的关键点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生产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核心是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强化产业支撑。一是抓好粮食生产。“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是大事。岐山是全国粮油大县和全省优质粮基地县,粮食生产既是发展基

24、础,又是产业优势,因而始终不能放松。要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以小麦良种统繁统供为重点,加快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步伐,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在“十一五”期间使全县粮食生产的优质率达到85以上。二是调优农业结构。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持续开展“农业产业化提升年”活动,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形成辣椒、挂面、大棚西瓜、苹果、精细蔬菜、畜牧养殖、民俗旅游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以果菜和畜牧业为龙头,各种特色农业合理布局、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

25、华祥、斯美特等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挥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专业技术示范协会驸马庄养殖协会的示范带动作用,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是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以节水、节肥、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普及沼气和秸杆综合利用技术,逐步建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和“绿色岐山”创建活动;加快建设现代化节水型水利,抓好人畜饮水、渭河堤防加固等工程,使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五是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以马江、故郡等五个农业专家大院为依

26、托,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通过领办农业科技项目、建设示范基地等形式,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疫病控制等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六是加强农村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构建农产品销售、农资供应等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流通体系,逐步形成农村现代经营网络。夯实发展基础创造富裕生活突破建设的薄弱点农村落后主要是经济落后,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一是

27、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立足县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扶持壮大机械制造、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以陕汽集团等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培育汽车产业集群,倾力打造中国载重汽车制造业基地和西部汽车零部件加工配送中心,在推进工业化中实现以工补农、富民强县。同时,要依托文物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周文化、三国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品牌,大力发展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要进一步健全县、乡、村、组四级劳务输出网络,加大劳务培训力度,扩大劳力输出规模,实现劳务输出“三个转变”,即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季节性向长期性转变、由盲目型向定向型转变,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使劳务经

28、济成为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新亮点。三是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要以贫困村为重点,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帮助贫困村发展骨干产业和增收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实现致富脱贫。四是认真落实“多予、少取”的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等补贴政策,不断完善兑现方式和补贴办法,强化管理,完善方案,使农民真正享受落实各项政策带来的收益和实惠。培育新型农民倡导文明乡风找准建设的切入点广大农民既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又是直接受益者,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29、要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危改、远程教育、强师兴教等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两馆一站一室”(县一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30、。三是持续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大投入,加快乡镇卫生院等农村卫生体系建设,认真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建立以大病医疗统筹和农民医疗互助救济制度,彻底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逐步建立农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四是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民风淳朴、邻里和睦、文明和谐的新村风貌。改善物质条件构建整洁村容把握建设的着力点农村的落后最直观的体现在基础设施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是农村生产力发

31、展的重要基础。建设新农村,必须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渠系配套完善、人畜引水工程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改善生态环境;抓好中低产田改造,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民最急需的水、路、电、能源和环境卫生等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局面。举全县之力突破蔡家坡,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城市化步伐,建设宝鸡大城市的副中心和新城区。三是扎实搞好新农村试点工作。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

32、基础突破”的思路,以“三集中”推进“三化”,抓好岐星等新农村试点建设,对试点村主导产业、村庄整治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把蔡家坡和岐星村建成宝鸡市新农村的样板区。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逐年分期分批实施,实现整体推进。四是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设新农村资金投入是保证。要紧紧抓住国家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机遇,逐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经费投入。加快建立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投入机制,解决农户、农村中小企业、龙头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加大信贷支持。要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宣传动员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城市人才

33、、智力和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构建多元化投入的格局。健全保障体制深化各项改革抢占建设的制高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着力解决影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活力。一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依法规范征地程序,健全补偿办法和社会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二是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要抓住我县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税费改革第二阶段试点县的机遇,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

34、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理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积极实施“乡财乡用县监管”的管理方式,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坚决防止新的乡村债务发生。三是统筹推进各项改革。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粮食流通体制、征地制度等改革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四是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低收入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为辅的社会各界资助的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引导农民积极参保,率先使农村65岁以上的老人享受养老保险带来的实惠,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动员社会参与推进民主管

35、理激活建设的联动点加强农村管理,创建安定有序的农村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营造浓厚的新农村建设舆论氛围。建设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要加强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舆论氛围。制订实施有关政策措施,吸引城市人才、智力、资金向农村流动,引导社会各界、志愿者和各种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推行党员问责制,对全县党员进行多层次的培养和教育,加强农村党组织和

36、党员队伍建设,激发农村党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三是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健全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发展和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规范“一事一议”制度,认真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不断强化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增强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职能,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深化平安创建活动。要加强农民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夯实县、乡、村、组四级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和信访工作责任,把各种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使群众安居乐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 19 /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