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3549662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320254 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时数 32 学分数 1.5 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陈欣 2017.9.20 审核人及审核日期 院别 信息工程学院 教研室 软件 编印日期 2017年6月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1.课程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专业基础课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本课程在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综合布线工程的基本原理,并且通过相应的实验实训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精神与学习精

2、神。4.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数据通信的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体系结构、TCP/IP模型,掌握局域网工作原理和一些流行局域网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结构化布线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掌握各种网络服务的架设,并培养学生具备简单的组网与网管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讲次内容学时教学形式第一讲制作双绞线2课堂讲授及演示、实验、训练等第二讲网络命令的使用2课堂讲授及演示、实验、训练等第三讲交换机基本配置2课堂讲授及演示、实验、训练等第四讲交换机的远程登录2课堂讲授及演示、实验

3、、训练等第五讲管理MAC地址转发表 2课堂讲授及演示、实验、训练等第六讲虚拟局域网(vlan)实验4课堂讲授及演示、实验、训练等第七讲三层交换机的配置2课堂讲授及演示、实验、训练等第八讲子网掩码与划分子网2课堂讲授及演示、实验、训练等第九讲路由器的基本配置2课堂讲授及演示、实验、训练等第十讲静态路由实验4课堂讲授及演示、实验、训练等第十一讲路由信息协议(rip)实验2课堂讲授及演示、实验、训练等第十二讲开发最短路径优先(ospf)实验3课堂讲授及演示、实验、训练等第十三讲访问控制列表(acl)实验3课堂讲授及演示、实验、训练等实验一 制作双绞线1. 学时:2学时2. 重难点:掌握超五类双绞线的

4、制作方法。3. 教学目标:掌握利用UTP非屏蔽双绞线制作两种类型的RJ-45接头直通线、交叉线;掌握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连接方法;掌握测线仪的使用方法。4. 教学内容:用实验室提供的工具完成直通线与交叉线的制作,并用测试仪进行检测。实验二 网络命令的使用1. 学时:2学时2. 重难点:掌握windows环境下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3. 教学目标:掌握windows环境下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和输出格式;了解windows环境下各种网络命令的功能;熟悉和掌握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4. 教学内容:Ping、Netstat、Ipconfig、ARP、Tracert、NBtst

5、at等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三 交换机基本配置1. 学时:2学时2. 重难点:掌握RG-S2928G-E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了解各配置命令的作用。3. 教学目标:掌握交换机在网络中的作用及交换机设备的选型;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掌握windows环境下超级终端的配置;掌握RG-S2928G-E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了解各配置命令的作用。4. 教学内容:掌握对RG-S2928G-E交换机的登录、工作模式切换、名称和口令等的设置。(或者用模拟器DynamipsGUI完成)实验四 交换机的远程登录1. 学时:2学时2. 重难点:掌握实现交换机远程登录的配置步骤及相关命令。3. 教学目标:理解交换机远

6、程登陆的原理及目的;掌握实现交换机远程登录的配置步骤及相关命令。4. 教学内容:通过telnet命令实现对RG-S2928G-E交换机的远程登陆。(或者用模拟器DynamipsGUI完成)实验五 管理MAC地址转发表1. 学时:2学时2. 重难点:理解动态生成MAC地址表的原理。3. 教学目标:通过MAC地址转发表,理解交换机的基于MAC地址转发表的工作过程;理解动态生成MAC地址表的原理;掌握添加静态MAC地址表的方法。4. 教学内容:在limp平台上,以小组为单位针对RG-S2928G-E交换机进行MAC地址转发表管理。实验六 虚拟局域网(vlan)实验1. 学时:4学时2. 重难点:掌握

7、划分VLAN的具体方法和相关配置命令。3. 教学目标:掌握VLAN的概念、原理、应用范围;掌握划分VLAN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划分VLAN的具体方法和相关配置命令。4. 教学内容:在limp平台上(或者用模拟器DynamipsGUI完成),以小组为单位针对RG-S2928G-E交换机先根据参与的组员个数和实验需求画好拓扑图,然后再完成VLAN的划分,最后用各自PC进行测试。实验七 三层交换机的配置1. 学时:2学时2. 重难点:了解三层交换机的功能、特点及工作原理。3.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三层交换机的功能、特点及工作原理;掌握三层交换机端口的打开方法以及各种端口模式的设置;掌

8、握三层交换机实现路由功能的方法。4. 教学内容:在limp平台上(或者用模拟器DynamipsGUI完成),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锐捷RG-S3760-24交换机先根据参与的组员个数和实验需求画好拓扑图,然后进行如下三个实验:(1)、通过vlan ip做网关,实现不同vlan间的路由。(2)、通过设置端口的三层工作模式实现不同网络的路由。(3)、三层、二层交换机联合配置。最后分别用各自PC机进行测试。实验八 子网掩码与划分子网1. 学时:2学时2. 重难点:掌握子网掩码的算法,了解子网划分的过程和具体方法。3.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子网掩码的作用和原理;让学生掌握子网掩码的算法,了解子网划分的过程和

9、具体方法;了解网关的作用。4. 教学内容:在网络实验室已经构建起来的局域网环境下进行子网划分实验。实验九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 学时:2学时2. 重难点: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熟练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3. 教学目标:掌握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掌握路由器的组成,路由器设备的选型;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熟练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包括路由器名称设定、保护口令设定、口令封装、历史设定、接口描述、查看命令等。4. 教学内容:在limp平台上(或者用模拟器DynamipsGUI完成),独自在自选实验当中对RG-RSR20-14E路由器进行基本配置命令的练习。实验十 静态路由实验1. 学时:4

10、学时2. 重难点: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3. 教学目标:理解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掌握静态路由算法的特点;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4. 教学内容:在limp平台上(或者用模拟器DynamipsGUI完成),以小组为单位针对RG-RSR20-14E路由器先根据参与的组员个数和实验需求画好拓扑图,然后再进行静态路由的配置。最后用各自PC进行测试。实验十一 路由信息协议(rip)实验1. 学时:2学时2. 重难点:掌握RIP路由信息协议配置方法。3. 教学目标:理解通过传播、分析、挑选路由, 来实现路由发现、路由选择、路由切换等功能;掌握RIP路由信息协议配置方法。4. 教学内容:在

11、limp平台上(或者用模拟器DynamipsGUI完成),以小组为单位针对RG-RSR20-14E路由器先根据参与的组员个数和实验需求画好拓扑图,然后再进行RIP动态路由的配置。最后用各自PC进行测试。实验十二 开发最短路径优先(ospf)实验1. 学时:3学时2. 重难点:掌握OSPF开放式最短路优先协议的配置方法。3. 教学目标:理解通过传播、分析、挑选路由, 来实现路由发现、路由选择、路由切换等功能;掌握OSPF开放式最短路优先协议的配置方法。4. 教学内容:在limp平台上(或者用模拟器DynamipsGUI完成),以小组为单位针对RG-RSR20-14E路由器先根据参与的组员个数和实

12、验需求画好拓扑图,然后再进行OSPF动态路由的配置。最后用各自PC进行测试。实验十三 访问控制列表(acl)实验1. 学时:3学时2. 重难点:掌握配置ACL的基本方法和命令。3. 教学目标:了解ACL工作原理;掌握配置ACL的基本方法和命令。4. 教学内容:在limp平台上(或者用模拟器DynamipsGUI完成),以小组为单位针对RG-RSR20-14E路由器先根据参与的组员个数和实验需求画好拓扑图,然后再进行ACL配置,最后用各自PC进行测试。三、教学基本要求1.备课: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练习法。3.教学辅助资料: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第2版)

13、、王盛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训教程、王鸿运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4.课后研修:每次课后都有对应的实验实践训练安排。6.考核:(一)考核方式:考查,以技能+实践作业为考核方式。(二)考核基本内容:考核学生对路由与交换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应实验项目的掌握程度。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是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前导课程。五、建议教材及参考教材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郭雅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六、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网址和网络课程名称;书籍、文献、参考资料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第2版)、王盛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训教程、王鸿运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