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策略.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55055 上传时间:2022-0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策略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展开,切实提高信息技术课质量成为促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该课程与基础教育其他课程相比发展时间较短,不可避免地存有着诸如对信息技术课程理念理解不足、教学实践基本环节不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师资欠缺、教材建设滞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的形式和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提出:信息技术教学是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综合水平与创新水平的培养。而信息技术课准确、良好的学生学习评价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作者认为明确教学评价的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原则

2、至关重要。这是实现“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准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个根本转变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受教育者得以全面、主动地发展,才能使学生的信息素养、综合水平与创新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根据新课标精神,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重在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重在全员参与、重在能否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我学习的水平。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哪些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形成什么样的信息素养,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学,作者认为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评价的主体以往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

3、学生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由于学生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导致了如下一些问题的产生:1、评价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他们对评价会产生畏惧,甚至逃避的心理,从而影响了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2、由于在评价过程中缺乏被评价者的坦诚参与,教师往往不能准确地发现问题,从而使评价的调节、激励、改进的功能不能得到很好发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评价者不但是老师,更重要的是要突出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整个评价过程,从评价目标的确立直到评价的消息反馈,要使被评价者个体始终以主体身份参与其中,让他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评价方式、评价手段及其评价结果。只有在主体参与中,被评价者才可能更清楚地理解自我,他的

4、自我教育水平才会得到不断提高。所以,小学信息技术课应实施学生学习自我评价为主,由于信息技术教学与网络环境密不可分,整个过程始终在探究性的提问、实践、谈论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其次,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操作成功与否,答案准确与否,学生容易判断。最后信息技术课学生操作的结果是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所以学生操作的结果不但清楚明了而且公开,易于周围的同学实行判断与监督。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这些特征为实施学生学习自我评价,创造了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条件。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是通向“面向全体学生、促动学生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二、明确评价目的

5、,选择评价方法。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价,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对前一个学习过程作一个小结,同时预示着全新的高一层次的教学过程的开始;其二是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学评价的恰当与否将在很大水准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根据这个指导思想,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就至关重要。我们在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力争做到以下几点:1、评价要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才能不断反思并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动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评价是为了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而不是为了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或是给学生排队;是用于分析学生存有的优势和不足,并在

6、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2、评价应注重过程。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动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评价应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表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3、评价要注重学生差异。学生差异包括个体内差异和个体间的差异,个体内差异是指一个人素质结构上的差异。如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水平、兴趣的不平衡等。反映在课堂教学上,有的学生基础操作技能进步很快,但对指法练习没有兴趣,提高很慢。个体间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有的学生记忆力强,有的学生逻辑思维强,有的学生抽象思维水平强 ,如

7、果对他们实行同等的要求,同等的评价,势必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在评价学生时应根据学生不同的背景和特点,准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发展潜力,为每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4、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评价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小组讨论法这种方法采用先小组自评,然后再进行他评的方式。例如,在学习Word后,我们让学生

8、利用所学知识自己编辑排版一篇文档,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改进,由小组进行评价。(2)、观察法这种方法通过日常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态度与情感等各方面的观察,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注重过程性评价,容易形成对学生综合的、动态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发展。(3)、自我评价法信息技术课对学生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所以对于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例如,学生对每次上机操作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期末教师根据学生每堂课的评价记录与全班讨论最后总评。(4)、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问题。例如,在学习

9、了Frontpage后,老师让学生得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专题网站,从网站的定位到内容的选择再到网站的搭建等,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利用自己所长,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才能完成。为了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个任务采用分组完成的方法。这样不但发挥了团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发展。三、要注意的问题学生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必须同时关注评价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对评价进行系统研究。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时,我们可以遵循“公平、优先、互帮、诚信、全面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1、公平原则。在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

10、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原则。在课堂上老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后一般由学生开始上机操作,因此不管是谁,只要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给自己打满分。 2、优先原则。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及学生水平差异,每节课都会有学生提前或“超额”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这部分同学除了可以给自己满分外,还可以通过同学互检确认,在评价表中表扬一项加分,用于激励计算机能力强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互帮原则。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和课程内容的特点,有的学生完成操作有困难,需要帮助,所以,我们在评价过程中要提倡互相帮助,体现合作意识,对被帮助的学生,如果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同样可以得满分,帮助的学生经被帮助学生同意,可以在评价表中“帮助

11、”一项加分。这一举动调动了后进学生和先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诚信原则。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整个过程,虽然是当堂自我评价,学生也可以互相监督,但是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要事实求是,不要虚报成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渗透思想教育。 5、全面原则。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整个过程,不仅对每一项计算机操作进行评价,学生每一堂课结束前对自己的本堂课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进行自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实现“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转变,在信息技术评价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评价观,提倡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受教育者得以全面、主动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