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一).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59189 上传时间:2022-0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和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设想,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来谈一谈。一、说教材(课件)1、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2、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

2、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课件)长、正方形面积与面积是类属关系,统一面积单位和用面积单位密铺则是探究长、正方形面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知识的重点。教材蕴含了数形结合、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3、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是这样表述的: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

3、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学习目标:(课件)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猜想、操作、分析、验证,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小组交流活动中,通过讨论、观察、发现,准确归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计算和解决问题中,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学重、难点、关键(课件)教学重点:会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体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及公式归纳。教学关键:借助学具操作,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

4、得出采用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5、教学准备:(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方格纸、实验记录单、课件(课件)二、说学情(一)学生情况美国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情况的掌握与分析。三年级学生(8、9岁),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乐于探究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但是学生还缺乏实践经验,需加以引导进行学习。本节课学生学习应具备的入门技能是:要理解乘法意义、面积的意义、常用面积单位,以及用面积单位测量一个图形面积方法的。根据图列出乘法算式。这些为学生学习长方

5、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了知识和技能基础,但学生具体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以下学习困难:(课件)1、忽视了用什么测量面积?为什么要用面积单位去测量?2、部分学生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测量面积的表象。3、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容易混淆。4、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长乘以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5、保留概念可能认识不到位,保留概念是指物体不因大小、方向、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这是测量的基础。(课件)(二)教法和学法数学课标指出:学生学习活动不能简单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

6、阶段。我班的学生对数学有较浓的兴趣,思维较活跃,好动,想像丰富,善于发表个人观点,敢于创新,动手能力较强。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课件)我主要采用操作法、观察法、发现法、讨论法、演示法。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因此,(课件)在本节课我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归纳总结等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说教学流程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一”、四个环节。(课件)一条主线即始终以活动探究为主线;(课件)两个重

7、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课件)三个“一”即教学过程中的用到的“猜一猜、摆一摆、验一验”;(课件)四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动手操作,探索新知、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总结反思,深化认识。具体环节如下:(课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兴趣,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伊始,我结合生活实际设疑导入,让学生在一个生动的教学中开始探究活动。首先,我用课件出示乌龟和兔子比赛画画的图画,问学生,你能想办法比较出他俩谁画的面积大一些吗?有的同学说放在一起比较,有的说用面积单位去测量,这时我就追

8、问:如果想知道游泳池的面积、学校操场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去测量,你们觉得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就引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是呀,用面积单位去量长方形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太麻烦,也是行不通的,怎么办呢?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应该寻找一个简便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的方法,从而引出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课件)(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猜想学生有了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可是不能没有目标的去探索,那样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这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形成统一的认识,使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请看视频,(课件)这里我为学生了一组感性学习材料,适当进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有了

9、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学生凭着对学习材料的直接反应作出了大胆的设想。避免了学生盲目的猜测,同时又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当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时,老师问: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宽”计算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去验证一下,这样再次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围绕猜想,验证猜想。(课件)2、验证学生形成基本的猜想后,我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验证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请看视频,(课件)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课前,我在四年级挑选了两个班(60人)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l、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什么是

10、长乘宽?调查的结果令人吃惊:70的学生能正确回答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25的学生回答是周长计算公式。5的学生不知道。对于第二个问题,几乎没有学生知道为什么。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教过这一章的知识,而且进行了大量的.训练,为什么只有70的学生记得结论?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出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长乘宽呢?显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过于重视知识结论的获得,而对于知识获得的过程则显得轻描淡写,知识的意义并没有完全让学生真正理解。(课程标准)那么对于本节课来说“真”理解就不仅是能够描述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描述出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乘宽。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

11、生通过一次实验而发现的,是不能成为科学发现的结论,还必须通过验证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划率地断言,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在活动中,我既不像过去那样告诉学生怎么动手去验证,让学生做机械的操作员,不是随意放开让学生盲目的操作,而是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我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3、归纳请看视频,(课件)

12、结合摆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总结长方形面积公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让学生接受了一次不完全归纳思维方法的熏陶,符合几何初步知识数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尽情享受猜想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励学生自觉地大胆猜想、探求知识的奥秘。4、转化学生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设计了一道看似平常无奇的练习:(课件)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然后课件演示: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的长不断缩短,我不断加速地抛出一个个同样的问题:此时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当长方形变成长:6厘米,宽6厘米时,学生们发现这时长

13、()方形4条边相等,它已恍然是一个正方形。从长方形巧妙地变成正方形,我利用了长、正方形的关系,把抓住了知识中的生成机遇,使学生既容易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体会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共性和差异,又一次把探索知识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一定的思考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对此,我非常注意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作用。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有了明确认识以后,(课

14、件)让学生自己解决课前提出的乌龟和兔子谁画的面积大的问题。另外我安排相应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采用闯关游戏的方式进行,(课件)最后出示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拓展题目作为作业,(课件)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期待下一课的到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拓展。(课件)(四)总结反思,深化认识。最后,教师以提问,学生自行小结的方式结束:(课件)这节课你学到什么知识?是怎样掌握的?这一部分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我在进行补充,使这一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的了师评、互评、生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

15、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以此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总之,本课教学从实际生活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综上述,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大胆猜想公式验证公式归纳公式运用公式。首先思起源于疑,让学生敢于提出猜想,围绕猜想,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围绕着一个个问题自主合作学习,探索出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成功的快乐。(课件)四、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主要围绕这节课的两个重点内容,在揭示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时直接板书公式,让学生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起到突

16、出重点的目的。(课件)五、说教学反思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的一句名言。反思是教师必备的意识和行为。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是:(课件)力图体现:课堂教学“人本化”,让学生思动、手动、口动、互动。学习方式探究化,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新知。授课后我还将反思:(课件)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探究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学生认知还存在哪些问题等,以利今后改进。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探究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口算算理。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

17、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重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正确掌握口算方法。难点: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预伏铺垫1、口算练习,要求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64= 93= 53= 97=2、口答练习1)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50是几个十?2)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百?二、创设情境,复习表现乘法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主题图。师:3个小朋友来到了游乐园,你瞧,这么多的游玩项目!有过山车,碰碰车不过这幅图中还蕴藏着许多数学信息,你发现了吗?(引导学生找出价格信息:旋转木马5元,激流勇进10元,过山车12元,

18、登月火箭15元,碰碰车20元。人数信息:3人)2、课件出示问题:玩旋转木马每人5元,3人要多少元?3、指名列式计算。(口答)师:在计算53时只要用我们二年级学的乘法口诀就能顺利解决,你也能像老师这样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根据学生反馈,贴图呈现问题:问题一:玩激流勇进每人10元,3人要多少钱?问题二:玩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问题三:玩登月火箭每人15元,3人要多少钱?问题四:玩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三、探究口算方法1、探究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解读题意,列出算式。师:我们先一起来研究第四个问题: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谁来列式2)指名口答列式

19、。师: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求3人坐碰碰车一共要多少钱,就是求3个20是几)3)探究203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师:这个乘法可不能直接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了,你会计算吗?看谁的方法介绍得清楚,让人家一看就懂!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反馈:方法一:20+20+20=60方法二:23=6 203=60投影出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自己介绍想法。教师小结方法一:这位同学将203利用乘法的含义转化成20+20+20来计算,将不会的知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真是一个好办法!教师引导交流方法二:和这位同学计算方法一样的学生举举手,你们是怎么想的?这里23中,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6又表示什

20、么?方法三:(若学生没有呈现这种方法则教师呈现)结合小棒图与算式,师生交流理解:2表示2捆小棒即2个十,3表示有3个20,6表示有6捆小棒,即6个十。指生说计算含义。(引导学生:203,20表示有2个十,2个十乘3就是6个十,6个十就是60)教师小结:通过将 203看作是2个十乘3得到6个十,从而找到正确的得数,这个方法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3)沟通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解决问题一:玩激流勇进生人10元,3人要多少钱?师:谁能用我们刚学过的方法来说说怎么计算103?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103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课件依次出示:207= 2007

21、= 20xx7=师:直接说出得数,并说怎么想的?归纳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师:老师发现有几个学生算得特别快,看来他已经找到计算这类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诀窍了,谁愿意把好方法跟大家分享呢?(交流讨论得出:计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可以将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整千数中的第一个数相乘,再看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2、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1)解读题意,列出算式。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第二个问题:玩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谁来列式?2)指名口答列式。3)探究123的计算方法。师:你是怎么来计算123的?把你的想法用算式

22、或图形来告诉我们,看谁的方法介绍得清楚,让人家一看就懂!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反馈:方法一:12+12+12=36方法二:103=30 23=6 30+6=36方法三:123=36投影出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自己介绍想法。教师小结三种方法结合小棒图理解算理指名说计算含义。师:在计算123时,我们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103=30,再算23=6,合起来就是36)4)尝试计算,归纳算法。课件依次出示算式,学生抢答,归纳算法。124= 214= 232=(交流讨论: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一位数分别与两位数中的个位和十位相乘,把乘得积写在相应的数位上。)四、巩固内化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和第4题。五、闯关

23、游戏第一关1、判断1)计算3004时,可以想300表示3个百,3个百乘4得12个百,12个百是1200 。( )2)5800的积,末尾有两个零。 ( )3)60是2与30的乘积。 ( )2、张宏每个月节省20元零花钱,请填写下表。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钱数/元第二关3、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了多少钱?4、每箱苹果30千克,运来8箱,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第三关5、每瓶饮料是2元,买24瓶需要多少元?6、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六、全课总结。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是有关小数的教学内容,在整个

24、教材中,是学生在熟练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学习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第一次开始接触小数。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后,对小数的读写法进行教学。这是认识小数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为以后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四则运算做知识积累准备。它是整个有关小数学习中的基础,可以说是一相当重要的内容。(二)教学目标根据对这部分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教学中的重点是对计数单位的理解,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方

25、法。整个教学内容较为简单,相对于对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和小数的读写方法可能会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二、说教法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拟在课堂中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比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中必须首先考虑到的问题。根据本节的内容我创设了一个“五一”期间模拟登山的情境,整个教学活动贯穿在这一个大背景下。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我将登山活动变成了一种比赛,学生初分成两队进行登山比赛。在登山的过程还设置了许多的“惊喜”,进行情感教育与表扬激励。2、自学辅导

26、法。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养成一些自学的习惯。因此,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的检查帮助学习为辅。三、说学法本班学生一直都在课堂上尝试进行自学与教师辅助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加上本内容在一定层次上的相对简单。所以我大胆采用了学生自学与学生互教的方式。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然后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五一有什么旅游计划?想不想登山?今天我们就在课堂上进行一场登山比赛。看看哪些同学能顺利登上山顶,拿到一份“宝藏”。创设一个比赛登山的情境,让学生在

27、课前就有一种新鲜感,在课堂上能保持一种较为旺盛的学习力。(二)复习引入本节课是有关小数的读写法,这与整数的读数法有不少相似之处,可以通过以前有关整数的读写法及相关知识进行迁移和类比。所以,在新授之前安排了读整数,复习整数的数位顺序表等内容。1、我们今天上的是什么课?(数学课)所以一开始我们就来一轮非常简单的读数游戏。用小卡片出示下面的数,两组分别抽一组的同学快速读。709310000072860006325002、要读出这些数就必须非常准确、熟练地知道整数的数位顺序表(齐声说)比赛:每队各派两人,从教师手中抽三个计数单位,三个数位,贴在相对应的数位位置上。个、十、百、千、万、(一级)3、引入新

28、授教师出示几个小数:2782046359。这些就是我们昨天所认识的新朋友,它们叫什么?(小数)我们观察一下这些小数,它们以小数点为界,分为两个部分,左边为整数部分,右边为小数部分。刚才我们分析了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其实小数也有计数单位与数位。这就是我们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三)、学习小数的数位顺序1、学生先在小助手“乐乐”的帮助下进行独立自学,(乐乐是在本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虚拟卡通人物,主要是在教学中提示帮助学生进行自学)2、在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以上的几个小数指名说说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然后通过一个比赛活动强化对小数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记忆。两队各派三名同学上前,依次抽一个数位贴在相应位

29、置上。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二级)3、为了巩固数位顺序的相关内容,紧接着设计了以下这部分练习:(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第三位、第一位、第四位各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是什么?(2)、省略号表示什么?(3)、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为多少?(4)、写出24375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分之几?(三级)(四)、自学小数的读法与写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仍然是在小助手“乐乐”的提示进行自学,教师进行课堂巡查,并对部分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五)、检查自学效果在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自学后,教师通过设计练习,对学生的自学效果进行检查,在教学中适时对学生在自学中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强调帮助掌握学习内容。在整个

30、练习的过程中采取了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设计,让学生找到自学的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学生自学时的漏洞。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还设计了两个比赛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动学习的乐趣,激发探索欲。1、你会怎样读小数?2、读出下面的小数:65000416007300085340093、想一想每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呀?(四级)4、比赛:一组先派一个同学写一个数,请另一组同学说,如果答对那个同学就可以当小老师,出题考另一组的任何一个同学。进行五轮比赛,看胜负。(五级)5、你会怎样写小数?6、写出下面的小数:四点零三九零点四零八三十点零一五7、想一想:每个小数表示什么?(六级)8、比赛:以纸条的形式出现:三点七三零

31、点三零七五十点二零八四万零七十三点六九随机从每组中各挑两名同学上台板演。其余同学先完成自己组的两道题,再检查另一组的是否正确。(七级)9、读P8788页的读写规则。(六)、巩固练习这个环节在整个教学中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于新知的一个消化吸引,再利用的一个过程。在这里安排了两种类型的题目:一是基础知识题,主要是书上的相关练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再次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一是知识拓展题,是一个书上的思考题,主要是让学生发散思维,学会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1、P88做一做(s)2、P894、5、6、7(s)检查方式:抽查与统一讲解相结合(八级)3、知识拓展:用5、0、7、6这几个数字,

32、写出下面各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1)、小于1而小数部分是三位小数(2)、大于7而小数部分是三位小数(3)、0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九级)(七)、小结:提示课题,哪些同学成功的获得了这些宝藏了?出示“我会读写小数”。你们都获得了这份非常重要的知识宝藏,相信会为你今后的学习带了许多帮助。其实学习数学就我们的队名也可以这样的快乐轻松而且简单呢。(八)、布置课堂作业:根据教学的重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以下两道作业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1、读出下面各数:007读作:1405读作:2003读作:70009读作:2、写出下面各数:零点二二写作:二十点零零七写作:三十点八写作:一百点零九三写作:第 21 页 共 2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