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要点.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78551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第五章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5第五章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5第五章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05第五章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05第五章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5第五章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第五章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要点.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5-1编制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二、三、七、九章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8-97五、六章5-2工程测量的特点5-2-1田径训练馆、综合训练馆工程全长近 300m宽72m运动员公寓、餐厅、 辅助训练馆工程平面近似 C型,平面线角多;两个工程规模较大,对控制网精度 要求高。必须布设分级控制,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点位的相对精度,同时确保各施工区域的准确衔接。5-2-2田径训练馆、综合训练馆工程为钢结构,尤其基础钢结构预埋螺栓位置的 精确是保证钢结构工程安装精度的首要关键。5-2-3田径训练馆、综合训练馆工程设计有190根、直径5001000mm高度14m

2、钢管柱,其安装的精度要求垂直度控制是测量的关键。5-3施测准备 5-3-1工程测量组织机构见工程测本工程组织形式为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的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制, 量组织机构图。5-3-2人员技能要求及职责测量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岗位资质持证上岗。5-3-2-1专业测量工程师应系统掌握工程测量理论,具有大型工业与民用建筑施 工测量实践经验,熟知土建及安装施工工艺及竣工验收规范对线位的限差要求。 岗位职责如下:(1)在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开展工作,对整个工程测量质量负责。(2)制定既满足施工要求又切实可行的测量放线计划,制定施工全过程的施测 技术方案。并对测量组下达技术交底。(3)负责日常各测量组的工作安

3、排,测量人员的调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检查指导各测量组工作。不定期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培训。(4)解决测量组提出的技术难题,对测量成果把关验收。(5)配合项目总工程师完成地面定位、垫层墨线的验线,组织其它所有部位的 验线。5-3-2-2测量组长具有工程测量实践经验,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基本测量理 论及规范各项限差要求,能对施工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常规性问题进行处理。岗位职责如下:(1)在测量工程师指导下实施各级控制网测量。并利用软件进行平差计算。(2)负责测量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向测量员提供放线数据,布置放线任务。(3)负责基础平面和标高的定位、楼层传递、区域交接测量、曲线定位、钢结 构定位等

4、重要部位的放线。(4)对测量员和施工队测量员测放的点位进行抽检,填写验线资料,协助测量 工程师完成监理验线。5-3-2-3测量员能熟练掌握责任范围内的仪器操作规程和测量方法,进行一般的 测量放线计算。了解土建施工工艺流程。岗位职责如下:(1)依据末级控制网点测设建筑物轴线和50控制线(2)对放线结果(包括施工队测量员测放的线位)进行百分之百检验,并将检验数据如实报告测量组长(3)按规定保养、保管测量仪器。随时对控制点的保护措施进行巡视维护 5-3-2-4施工队测量员应能看懂图纸,掌握测量放线基本要领。岗位职责如下:(1)利用轴线、50线测放出构件位置线。对不能闭合或有矛盾的线位,及时报 告总包

5、测量人员,申请复测。不准私自调整处理。(2)向施工人员进行线位的交接,施工过程监督模板安装、墙体撂底、内外檐 装饰、水电安装等工序线位的执行情况。5-3-3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本着满足各阶段施工的精度要求,同时留有一定的技术储备的原则,本工程 投入测量仪器21台套,见下表。测量仪器设备配置表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U级全站仪2, 2+2ppm套1工程测量2套,变形观测1套S1水准仪 (配铟钢尺)1mm/km套1控制测量S0.5水准仪(配铟钢尺)0.5mm/km套1变形观测J2电子经纬仪2台2施工测量S3水准仪3mm/km台4施工测量激光垂准仪1/45000台2点位及轴线传递50m钢尺二级把4

6、施工测量对讲机1km对4通讯联络台式计算机台1数据库管理,软件平台笔记本计算机台1现场施工测量计算工程开工前向监理和建设单位提供全部测量仪器计量检定单位检定的合格 证书,测量设备的管理执行IS010012管理体系标准。5-3-4会审图纸、学习规范组织测量人员学审图纸,了解建筑物总体布局,掌握结构特点及工艺流程, 对重要点位的坐标,轴线尺寸,标高关系进行验核。学习工程测量规范等相 关章节,掌握施测技术要求及限差要求。5-3-5现场勘查5-3-5-1交接桩与建设单位进行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的交接桩。要求所有桩位必须现场确 认,索取点之记和成果表,填写交接桩记录。5-3-5-2测绘现场平面图采用全站仪

7、极坐标法进行测量,比例尺不小于 1/500。所有和施工相关的地 物都应落在图上,并应标注特殊点位的高程。为施工平面布置及控制网设计提供 参考依据。5-3-6复核测量对起算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测量,测量方法及精度与原等级测量 的技术要求相同。复核测量成果与原成果比较其误差应小于原等级中误差的2 倍。复核测量结束向建设单位提交“复核测量报告”。5-3-7软件收集与测试开工前广泛收集有关测量计算、数据转换、制图等方面的软件,进行筛选, 并上机测试。确定本工程所用软件的内容、版本及数量。5-3-8建立施工测量专用电子版图纸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坐标和高程系统,用CAD软件制作建筑物平面图和轴网图 及

8、主要节点剖面图,形成电子版图纸。成图后拾取主要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手算 验核,确保电子版图纸准确性,为整个施工过程测量工作提供可靠的点位坐标和 高程。5-4控制测量5-4-1平面控制测量按照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逐级控制的原则,本工程拟布设两级控制 网。控制网分级如下表:控制网分级布网形式测量等级主要作用首级控制网四边形边角网四等总体定位,地下室深基控 制;盲区控制二级控制网十字线控制下的方格网一级轴线疋位,指导施工田径训练馆、综合训练馆工程两级控制网布置如下图已知点已知点103101(201202203207208209213214204L20520621021121221521610210

9、4运动员公寓、餐厅、辅助训练馆工程两级控制网布置如下图第466页 共660页已知点已知点1025-4-1-1首级控制网的建立(1)网形设计已知点已知点10310110210田径训练馆、综合训练馆首级网布设图45第467页共660页已知点已知点运动员公寓、餐厅、辅助训练馆首级网布设图两个项目首级网为四边形边角网,由 101104四个点构成,取一个已知点坐标和一条边方位角作为起算数据进行联测。101点、102点和103点、104点分别布置在建筑物主轴线旁1m处的辅助轴线上。(2) 选点和标志方法首级网是建筑物整体定位的依据,同时又是布设二级网的基准点,因此要求精度高且整个施工期间点位变形在允许误差

10、之内。为此首级点要选在距基坑20m以外,其点位标志采用下图方法建立。强制对中螺栓300*300*1200砼观测墩1000*1000*1000砼承台600桩基,桩长6米周围10米范围设置围栏 禁止施工机械和物料进入首级控制点标志图说明:先用建设单位给定的已知点测定其位置,然后打桩建立标志(3) 观测技术要求水平角边长均采用U级全站仪进行测量,观测时打开全站仪双轴补偿系统, 输入即时气象数据。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仪器测回数半测回归零 差2倍照准差方向值较差U级全站仪68139边长往返各两测回测定,每测回取5次测量平均值。单程各测回较差小于3mm往返测较差小于2 (a+bD) mm.(4) 平差方法及

11、精度要求采用南方ADJUST控制测量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 各项指标应符合工 程测量规范2.1.3条四等点首级控制要求。即:测角中误差 2.5 ;测距相对 中误差1/80000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40000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9。5-4-1-2首级网的五大特点:(1) 网形合理传统导线测量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控制网容易扭曲变形,本网由于增测了两条对角线,图形强度较导线控制大为提高。经上机精度估算,其点位中误差小于土 5m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 1/50000 ,完全符合工程测量规范四等点 的精度要求。(2) 点位稳定点位远离基坑,采用桩承台基础,设立围栏,三项措施保证点位稳定,满足 施工全

12、过程控制测量的需要。(3) 精度高仪器和棱镜采用观测墩强制对中,消除了对点误差,观测过程仪器和目标稳 定,不受风力等环境因素影响,提高了观测精度。(4) 控制有力,便于扩展首级网的两条对角线构成了工程的主控十字线,十字线平行于工程的纵横轴线,使下级方格网和轴线的测设更为便捷。(5) 使用方便,投线精度高主控十字线偏离工程轴线,通视条件好投测方便。不受构件施工影响,投线 精度咼。5-4-1-3二级控制网的建立第469页 共660页二级网直接指导施工且在地面定位、垫层、底板及各层施工过程中需多次布 设,因此要求该网在满足施工精度要求前提下,做到简单,实用,方便放线。(1) 网形设计二级网为首级网十

13、字线控制下的方格网。田径训练馆、综合训练馆由16个控制点组成5个闭合环,闭合环分为50X 50m 50X 30m和50X 60m三种,所有环线都布设在偏离轴线的辅助轴线上。并 与施工轴线平行或垂直。101103104102第470页共660页第#页共660页田径训练馆、综合训练馆二级网布设图运动员公寓、餐厅、辅助训练馆由 22个控制点组成8个闭合环,闭合环分 为10X 26m 40X 30m和10X 30m三种,所有环线都布设在偏离轴线的辅助轴线 上。并与施工轴线平行或垂直。101102运动员公寓、餐厅、辅助训练馆二级网布设图(2) 地面二级网的测设102以首级控制点为基准点首先测设中间的十字

14、控制线。 由于首级控制点强制对 中螺栓采用预埋,观测平差后其坐标和理论十字线有一定的偏差。 下面以用101, 103测设建筑物主轴线为例说明投测方法:101中轴线平行线主轴线投测示意图依据101, 102点的平差坐标和中轴线上两个点的设计坐标计算/1,及101点至中轴线的垂直距离do在101点安置全站仪照准102点转/ 1,测出平行线,将平行线平移 d,即 得到测放的建筑物的中轴线。十字线测设完毕可继续在首级点上,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测出个方格角点。 在与十字控制线闭合的同时进行矩形角度和边长的检验。角度误差小于5,边长相对中误差小于1/30000时,可进行闭合差调整并在延长线上建立地面控制

15、桩。控制桩用大木桩浇注混凝土标志,并用脚手管维护。(3) 垫层及底板上二级网的测设垫层及底板建立二级网的方法同地面基本相同,由于挖槽后通视条件的限 制,用首级点投测十字线后,可临时加密一定数量的首级控制点, 用来测设其它 点位。除进行上述闭合检验外,还应与地面控制桩投线进行验核。垫层二级网点用墨线标志,底板上二级网点在底板施工时下12块200X200mn预埋件,在埋件上进行闭合差的归化改正,确定最终点位,钻 2mm孔镶铜 芯,作为三级网向上层传递的基准。5-4-2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分两级进行,布网形式及功能如下:控制网分级布设形式测量等级功能首级控制网附和水准路线三等施工及监测二级控制网

16、附和水准路线四等高程传递5-4-2-1施工水准网点布置第472页共660页已知水准点S103S101S201S202S203S204S20已知水准点S104S102田径训练馆、综合训练馆施工水准网点布设图已知水准点S101已知水准点运动员公寓、餐厅、辅助训练馆 施工水准网点布设图S104首级四个平面控制点兼作首级水准点, 强制对中螺栓即为点位标志 水准点组成附和水准路线,路线长度2公里左右。按工程测量规范 3.2.6条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与已知3.2.1 条,二级水准点的布设在基础柱拆模后进行,点位标志在基础柱上:占号S206八、丄50时二级水准点标志图第473页共660页二级水准点点距

17、按不大于80m布设,根据施工进度可分批布设,每个施工区 域至少应布设两个点。首先在柱面上初测出结构 +50cm线,并将本批所有点与地 面上首级水准点组成附和水准路线,按工程测量规范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进行观测平差,以平差成果对初测标志进行改正,做出最终标志。 上部施工标高 均以二级水准点为准向上引测。5-4-2-2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 级仪器观测次数视线 长前后 视较差前后视 累计差基辅分 划读数差咼差 较差闭合 差等DS1铟钢尺往返各一 次50m3m6m1mm3mm12V L四 等DS1铟钢尺往返各一 次75m5m10m3mm5mm20V L5-5施工放线5-5-1轴线及构件位置的放

18、线工程纵横轴线的测设均以二级控制方格网为准, 由于工程规模大,为提高放 线速度,轴线的测设采用全站仪,经纬仪钢尺同时进行。全站仪分轴间距不大于 50m中间轴线由经纬仪配合钢尺进行定位。轴线定位偏差小于 5mm轴线定位 后依设计图纸用小钢尺进行构件位置的放线。5-5-2轴线的传递测量上部结构施工时,在三级控制点位置预留200 x 200mn孔洞,激光垂准仪安置 在底板三级点埋件位置向上投点。 投点后按三级网要求进行闭合检验, 检验合格 后用上述方法分轴放线。5-5-3电梯井截面尺寸及垂直度的控制电梯井截面尺寸及垂直度的控制精度是保证安装顺利进行的关键。电梯井底板施工完毕在中心位置建立标志点,每层

19、施工以三级网为准弹出电梯井十字线, 同时在底板标志点安置激光垂准仪向上投点,投点位置与十字线偏差在5mm之内,以投点为准平行调整十字线位置,作为该层模板支设依据。5-5-4基础施工高程测量第474页共660页地下室深基施工区域采用水准仪吊钢尺法向坑内传递高程。浅基部分用直接 水准传递。深基高程传递如下图:1 _|/钢尺1首皇级水准点基坑/水准尺坑内水准点深基咼程传递示意图坑内水准点决定基础的标高定位,因此每次引测均以地面三等水准点为起 算点,按四等附和水准测量要求施测、平差。并与前期点在坑内进行闭合检验, 闭合差小于5mnl寸取加权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正负零以下施工的标高均从坑内 水准点引测。

20、5-5-5主体施工阶段的高程传递测量以二级水准点即基础柱上的+50cm基准线为准,采用水准仪吊钢尺法或沿外檐柱钢尺上量法进行传递,每个施工区域至少传递2个点,到上层进行闭合。闭合差小于5mm寸取中数作为施工依据。引测点要做出特殊标识,本层每次施工高 程放线均以此为准,不允许多级导测。5-5-6细部测量的精度要求施工项目平面位置限差(mrh标咼位置限差(mm土方+500-0+0-30垫层+50-0 10基础轴线土 5 5普通预埋件中心位置土 10 10预留孔洞、预埋管 5 5层间传递轴线土 3 3 全高土 15钢结构预埋件中心位置土 3 3柱墙模板垂直度H/2000第474页 共660页连接钢结

21、构柱垂直度H/3000 全高土 10电梯井截面尺寸垂直度吊顶控制线主龙骨控制线土 3 5地面石材控制线 2 3幕墙控制线垂直控制线土 3水平控制线土 55-6关键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5-6-1钢结构预埋件安装及预留线位的测量5-6-1-1钢结构预埋螺栓线位控制根据二级控制网首先对各轴线进行复核,并在独立基础垫层上弹出基础边 线、基础柱中线,在支设独立基础模板后,将基础柱中线返到模板架体上,再利 用二级控制网对基础柱中线进行复核,确定中线线位。5-6-1-2预埋螺栓的控制针对本工程几种不同截面钢管柱螺栓位置,分别制作预埋螺栓固定架,将螺栓固定在固定架上,并在固定架上弹出基础柱中线,当固定架中线与基

22、础模板架 体上基础柱中线全部对中即确认预埋螺栓位置,然后通过水准点对固定架上口进行咼程控制。在基础混凝土浇注过程中, 监测,发现固定架有位移现象, 调整准确。利用电子经纬仪随时对预埋螺栓固定架中线进行 随时进行调整,在混凝土初凝前将预埋螺栓位置5-6-1-3预留线位测量独立基础全部浇筑完毕后,重新测量柱中心点位置,并在独立基础上弹出十字线。为下一步进行基础钢管柱安装提供必要控制线5-6-2钢管柱垂直度的控制采用传统方法磁力线坠加电子经纬仪对钢管柱吊装进行控制。在钢管柱外壁弹垂直控制线,基础钢管柱内预焊接套管并在基础钢管柱外壁弹控制线,钢管柱与基础钢管柱外壁控制线均对中,同时利用两台电子经纬仪对

23、钢管柱上口进行测 控,再利用磁力线坠对钢管柱进行垂直度检测, 合格后将钢管柱与基础钢管柱进 行焊接。钢管柱垂直度偏差按 H/3000进行控制。5-7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执行建设部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按变形测量二级技术要求施测。(注:规程第2.0.5条规定,一级沉降观测点高差中误 差三0.15mm二级沉降观测点高差中误差三0.50mm考虑施工现场仪器等级,按二级沉降观测要求施测)5-7-1点位的布设名称点位要求作用数量基准点变形影响范围以外,能长期保存的稳定 位置监测工作基点2工作基占八、靠近观测点,便于观测的较稳定位置沉降观测起算点4观测点能反映建筑物沉降特征点确

24、定建筑物沉降量若干在建筑物两侧距基坑100 m以外各选一点,作为基准点。可利用已知水准点 或沉降已稳定的建筑物突出部位建点。 现场4个首级水准点作为工作基点。观测点布置在建筑物大角及变形缝两侧和外檐间隔 15m左右位置。内沿观测点仅在主 楼范围内布设,间距为30m左右方格,二级+50cm水准点均作为观测点,其余点 可适当加密。并根据观测结果对二级点成果进行修正。5-7-2沉降观测技术要求5-7-2-1每季度对基准点和工作基点联测一次,冬雨季期间每月联测一次。依据 联测结果对工作基点高程进行修正。5-7-2-2沉降观测在基础柱拆模后进行,观测时间间隔随施工加荷情况而定,每 层至少观测一次,装饰阶

25、段和装修完各观测一次,无论何种原因最大观测间隔不 能超过两个月。5-7-2-3沉降观测按定人、定仪器、定线路的三定原则进行5-7-2-4荷载突然变化或连续降雨期间增加观测次数,发现超出设计要求的不均 匀沉降现象,立即进行逐日观测。5-7-2-5沉降观测过程及时记录和整理观测数据,绘制沉降曲线。5-8工程测量技术质量保证措施5-8-1数字化测量传统测量方法,数据的传输和计算均由测量员手工完成,难免出现一些粗差和错误,为此本工程除细部放线外主要使用 GPS接收机、全站仪,数字水准仪进 行外业测量,自动采集观测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输出 测量成果。测量及数字化管理流程如下:起算点

26、数据/控制网观测数据L丄设计数据k.丄计算机处理(控制网平差计算,制作电子版图纸)输出放线数据验算输出控制点成果验线土建施工测量J安装施工测量分包施工测量Li资料收集存档5-8-2信息化测量利用现代化网络和通讯手段建立与相关测量单位(包括测量总控单位、设计 单位、相邻标段施工单位、甲方、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等)的有效勾通,及时 解决与外界相关的工程测量方面问题。5-8-3控制点管理所有控制点均有明显标识,防止误用。控制点的保护措施安全有效。占压、 撤销控制点须经专业测量工程师批准。定期对控制点进行监测,挖槽降水期间增 加监测频率,发现控制点位移,水准点沉降,及时对成果数据进行修正。5-8-4测

27、量仪器的管理项目工程部设1名专职计量员,按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测量管理体 系程序文件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并定期对仪器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报告。 工 程使用的全部测量仪器,除按要求周期制定检定计划按时送检外, 测量人员还应 第478页共660页随时检查仪器的技术状态,发现问题及时送检, 并对有疑问的点位重新测量。 进 场后按仪器使用情况确定仪器保管责任人, 责任人负责仪器的维护保养。 测量仪 器应在远离高温、高湿、震动的环境下保管。5-8-5 操作规程5-8-5-1 尽量选择目标呈像清晰, 大气稳定的条件下进行外业测量, 雨天、雾天、 风力超过五级停止外业作业。5-8-5-2 所有仪器安置在三脚

28、架上五分钟之后方准进行观测。削弱外界环境对仪 器的影响。5-8-5-3 全站仪、经纬仪角度测量时,不论何种原因造成气泡偏离一格,本测回 成果作废,调整仪器重测。 测设控制网时一测回之内不准调焦, 仪器应设遮阳伞。5-8-5-4 全站仪距离测量均采用精测模式,取 5 次测量平均值。钢尺丈量重要点 位时,使用弹簧秤加入标准拉力进行尺长、温度改正。5-8-5-5 仪器对中应作 180检验。垂准仪投点应在 0、90、180、270 度四个方 向上进行,投线高度大于2m时必须从下向上投点。5-3-5-6所有水准仪每周进行一次i角检验,对于S3型i三20 : S1型i三15。 超差仪器校正后方准使用。5-

29、8-5-7 彻底消除建筑施工测量记录不规范的弊端,建立统一的外业观测手簿、 放样记录手簿,每次测量、 放线数据都应详实记录, 仪器自动采集数据也必须记 录备查。 观测员读数后记录员必须复涌后记入手簿。记录数据允许划改,不允许 涂改,角度秒值、距离毫米值不准更改。所有记录手簿由资料员收集存档。5-8-5-8 测量人员必须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观测过程观测员不准离开仪器,并 随时观察施工现场机械动态,避开或消除安全隐患。迁移测站仪器装箱搬运。5-8-6 放线数据的验算将所有控制点和放线点在 CAD图上编号,并将编号及坐标输入全站仪存储, 放线前从CADS上拾取所需数据并输出放线数据表,放线时与全站仪

30、坐标放样程 序自动生成的数据进行验核,两者一致方可进行点位放线。否则查出错误原因, 重新组织数据。每次放线抽取10%且不少于三个点进行手算验核。5-8-7 不合格项的管理实测过程当闭合差超出规范要求时, 由测量组长查出超差原因, 并写出重测 报告,报专业工程师批准后实施重测, 同时将超差及重测情况记录存档, 严禁随 意调整点位处理超差情况发生。5-8-8 验线制度所有线位, 测量人员必须百分之百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测量放线资料。地 面定位线、 垫层墨线由项目总工程师签字并组织验线。 其余线位由专业测量工程 师签字后报建设单位或监理验线。验线合格后, 测量组长与主管工长、 施工队技 术员进行交接,三方签字后存档。严禁不经验线进入下道工序的情况发生。第 479 页 共 66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