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习题检测基础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20180713249.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3619150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习题检测基础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2018071324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习题检测基础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2018071324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习题检测基础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2018071324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习题检测基础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2018071324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习题检测基础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2018071324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习题检测基础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2018071324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简单机械和功综合习题检测基础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20180713249.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简单机械和功章末习题检测(基础篇)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他们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1F2P1P2 BF1=F2P1P2CF1=F2P1P2 DF1F2P1P23.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C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4.小李的质量为50千克,可以举起80千克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千克,可以举起60千克的杠铃。

2、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A小李把小胖拉起 B小胖把小李拉起C两个都拉不起 D两个都拉起5.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A60牛 B120牛 C20牛 D180牛6.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几分钟内就能把所需的砖送到楼顶,如果人直接用滑轮组来提升则需要几个小时,其原因是()A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多 B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慢C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快 D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多 7.下列过程中人对桶做功的是()A提着桶站立不动 B提着桶水平移动C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 D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

3、内8.用细绳系住厚度不均匀的木板的O处,木板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且上表面保持水平。如图所示,两玩具车同时从O点附近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要使木板在此过程始终保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两车的质量相等 B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 C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 D两车同时到达木板两端 9.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把同一个物体匀速提升到同一高度,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不计绳重和摩擦)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D无法确定10.小玉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用200N的拉力在10s内将重500N的重物匀速提高了1m。在这个过程中()A拉力所做的功是500J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C拉力做功

4、的功率是6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二、填空11.超市里有种手推车,如图所示,某顾客推着空车前进时,当前轮遇障碍物A时,顾客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看成杠杆,支点是 点;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顾客向上提把,这时支点是 点,此时手推车可看成是 力杠杆。12.使用动滑轮可以 ,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它实质上是一个 。13.如图所示,在研究滑轮组时,测得A物体重3N,当拉动甲测力计,使A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时,甲、乙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0.5N和1.2N。则拉动甲测力计的功率大约是 W,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所做的额外功约为 J。14.如图所示,某人用一根长1m的轻

5、质硬棒去撬动A端一块重500N的石块,已知支点O到A端长20cm,则此杠杆是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在B端至少要加 N的力才能撬动石块。15.机械效率是 功跟 功的比值,公式 由于 总是存在的,所以机械效率总 1。16.如图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80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12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若绳子自由端向前移动的速度为0.6m/s,则物体在1min内移动的距离为 m。三、实验探究17.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上翘,此时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

6、“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2)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格等距。小明在图甲B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1的方向 ,大小为 N。(3)若仍在B处施加一个力,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力的大小为 N,与力F1相比,该力变大的原因是 。(4)请举出生活中应用省力杠杆的实例 。(举出一例即可)18.下面是小聪和小明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1)小聪和小明两人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重量时的情形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你认为 是正确的。(选填“甲”或“乙”)(2)他们正确进行实验后,测出如下表中的数据,实

7、验装置如图丙、丁所示。物理量试验1试验2试验3钩码重G/N446钩码上升的高度h/m0.10.10.1绳端拉力F/N2.01.42.8绳端移动距离s/m0.30.50.3机械效率67%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图所示的装置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图所示的装置做的实验,实验2的机械效率为 ,实验3的机械效率为 。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比较实验1和试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四、计算19.新农村建设中,某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2700N的物体,物体上升了2m,

8、绳子末端的拉力为750N,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动滑轮的总重力是多少N?20.如图甲所示的是一台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钩的升降使用的是滑轮组,如图乙所示。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收放是由卷扬机来完成的。某次作业中,起重机将200Kg的货物由地面起吊到5m的高度,所用时间20s,钢丝绳的拉力F为800N,求起吊过程中:(g取10N/kg)(1)起重机起吊货物的机械效率;(2)卷扬机做功的功率;(3)图丙为该起重机的铭牌,其中有一个重要参数是“最大额定起重量”。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说明起重设计时,该参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案

9、与解析】一、选择1.【答案】B【解析】A、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托盘天平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力,选B。2.【答案】B【解析】由图象知,两次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两次的拉力都等于摩擦力,摩擦力不变,拉力不变。因此F1=F2。由图象知,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大,所以的速度大于的速度。根据公式,拉力相同,P1P2。故选B。3.【答案】D【解析】A说法错误,功率大,只能说明做功快,做功不一定多;B说法错误,由于机械效率是有

10、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故做功多,不一定机械效率就大;C说法错误,机械效率高,只能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功率、机械效率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D说法正确。因为功率就是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4.【答案】B5.【答案】D【解析】绳子股数是3所以绳子末端的拉力,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nF=360N=180N。6.【答案】C【解析】两种情景下对物体做有用功和总功一样多,起重机做的额外功多,机械效率低,但所用的时间少,做功快,功率大。7.【答案】C【解析】提着桶站立不动,人给桶一个向上的力,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桶没有做功。A选项错误。提着桶水平移动,人给桶一个向上的力,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

11、桶没有做功。B选项错误。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人给桶一个向上的力,桶向上移动距离,人对桶做功。C选项正确。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人给桶一个向上的力,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桶没有做功选项错误。8.【答案】C【解析】木板原来是平衡的,两玩具车同时从O点附近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若保持木板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1L1=G2L2,即:m1v1t=m2v2t,m1v1=m2v2。A、两车的质量相等,速度不同则不能平衡,故A错误;B、车的速度大小相等,质量不同不能平衡,故B错误;C、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故C正确;D、须满足G左/G右与两端距支点距离L右/L左相等才能平衡,故

12、D错误。9.【答案】A【解析】把同一个物体匀速提升到同一高度,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定滑轮时做的额外功最小为0,所以使用定滑轮时机械效率最大为100%。10.【答案】C【解析】(1)拉力做的功:,故A不正确。(2)拉力做功的功率:故C正确。(3)提升重物做的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B、D不正确。二、填空11.【答案】C;B;省12.【答案】省一半力;等臂杠杆【解析】(1)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等于2倍阻力臂的杠杆,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方向,但可以省一半力;(2)定滑轮实际上就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答案为:省一半力;等臂杠杆。3.【答案】0.15;0.

13、12【解析】甲测力计的速度v甲=3vA=30.1m/s=0.3m/s,所以拉动甲测力计的功率大约是P=F甲v甲=0.5N0.3m/s=0.15W,滑轮与绳子之间摩擦力f=3F甲-F乙=30.5N-1.2N=0.3N,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A移动的距离s=vt=0.1m/s4s=0.4m,所以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所做的额外功约为W=fs=0.3N0.4m=0.12J。14.【答案】省力;125【解析】由图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此杠杆为省力杠杆;沿图示动力方向施力,动力臂最大,为OB,因为OA=20cm,OB=100cm-20cm=80cm,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OB=GOA得:。15.【答案】

14、有用;总;额外功;小于【解析】(1)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其公式为:。(2)只要有使用机械,就必然会在机械上消耗一部分额外功,也就是说额外功总是存在的,有用功总是会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16.【答案】80%;12【解析】(1)由图知,n=3,则绳子自由端向前移动的距离s=3L(L为物体移动的距离)(2)在1min内绳子自由端向前移动的距离:,物体移动的距离:。三、实验探究17.【答案】(1)右;力臂;(2)竖直向上;1.5;(3)2;力臂减小;(4)开启瓶盖的起子【解析】(1)杠杆右端上翘,说明杠杆重心偏左,因此杠杆重心应右调,方法是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杠杆在水平平衡,

15、以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2)由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得,F14L=40.5N3L,解得:F1=1.5N,方向竖直向上。(3)从乙图中可以看出,拉力大小为2N,比F1大;因为B点作用力最长的力臂为OB,当力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力臂将减小,因此作用力将增大;(4)用起子开启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18.【答案】(1)甲;(2)丙;丁;57%;71%;低;增大提升的物重【解析】(1)弹簧测力计在测重力时应竖直方向使用,故选甲(2)在实验1中,h1=0.1m,s1=0.3m,所以,故实验1是用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的实验;实验2中,h2=0.1m,s2=0.5m,所以

16、,故实验2是用丁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的实验,机械效率;实验3中,所以,故实验3是用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的实验,机械效率实验1和2中,提升重物相同,距离相同,只是滑轮组不同,尤其是动滑轮的个数不同,实验2的机械效率低于实验1,因此可得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实验1和3中,滑轮组相同,实验3提升的重物大于实验1,机械效率也更高,说明: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四、计算19.【答案与解析】(1)使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用=Gh=2700N2m=5400J;(2)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4,则s=4h,使用滑轮组做

17、的总功:W总=Fs=Fnh=750N42m=60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有/W总) 100%=(5400J/6000J)100%=90%;(3)不计绳重和摩擦力,绳子自由端拉力:F=(G物+G动)/4,即:750N=(2700N+G动)/4,解得G动=300N。答:(1)工人做的有用功是=5400J;(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3)动滑轮的总重力是300N。20.【答案与解析】(1)货物的重力:;起重机起吊货物的机械效率:。(2)拉力移动距离s=3h=35m=15m;拉力做的总功:;卷扬机的功率:。(3)起重机的最大额定起重量和起重机的质量、起重机的重心、卷扬机的最大拉力、钢丝承受的最大拉力、起吊臂的长度等有关。答:(1)起重机起吊货物的机械效率为83.3%;(2)卷扬机做功的功率为600W;(3)该参数的确定需要考虑起重机的质量、起重机的重心、卷扬机的最大拉力、钢丝承受的最大拉力、起吊臂的长度等因素。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