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五+1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62244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五+1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五+1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五+1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五+1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五+1名师优秀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口语交际习作五 1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1(出示辩题,根据学生所选辩题和立场组成正反双方阵营。 2(根据自己所选辩题查找资料积累事实材料为反驳对方做充分准备。 3(翻阅自己的日记或调查同学、老师、家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查表

2、。 调查内容: 感兴趣的人 感兴趣的事 感兴趣的景 感兴趣的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信鸽、狼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五、神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话题。 二、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

3、科技的发展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正方学生从“利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等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省时,省力。(2)电话、手机的发明,让人们的通讯更加方便。(3)电脑、传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

4、动中解脱出来,因特网的出现更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2)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

5、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在辩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空场。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3(师小结评价:双方能以简短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注意了礼貌用语,为我们的辩论开了个好头。下面就针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自由辩论。 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 ?正反双方运用大量事实做

6、论据,互相发现中的漏洞做有力回击,双方辩友可随时补充。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科技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那我们使科技步伐停滞不前行吗, ?双方进行辩论,拓展话题。 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 要求语言精炼,(有理有据)说理清楚。 四、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 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结论。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继续研究探讨,并推荐阅读资料。 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

7、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 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3(评选“最佳辩论手 4(教师总结: 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是个难辩的话题。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最自然的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给予我们报复。”是啊,“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同学们都能以事实为依据,大胆进行辩驳,在辩论中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关键看我们人如何看待。我们人类抱有怎样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发展和利用科技。既然我们有能

8、力开发先进技术,驾驭和控制它也一定会实现的。相信:科技永远为我们人类更好的服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我们每个同学都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你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童年里,你们每天都遨游在生活的海洋里,在感受着生活,体验着生活。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深刻的人,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 二、拓展思路 1(翻阅自己近来写的日记、读书笔记,把自己最感兴趣、最满意的作品多读几遍;把心里特别想说的内容简要地记录。 2(同学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教

9、师概括板书(可能会有以下的情况) 做过的? 听到的? 看到的? 想到的? 三、自由交流,引出要求 1(小组讲述,老师引导学生先构思,有条理地讲述。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指名讲述。 明确要求:大家要注意倾听,等他讲完后,你们可以有礼貌地举手,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对他在台上的讲述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在学生评议的过程中引出习作要求:(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语句通顺,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写事:过程具体,融入感受 写人:事例典型,有真情实感 写景状物:抓住特点,融入真情 四、指导习作。 1(同学们,你们的讲述很精彩。现在,你们就用笔把它描述下来吧。在写之前,我们二

10、、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先读一下习作要求。 43.193.25观察物体2 生活中的数1 P22-232(指名读题,指导审题。 3(学生自由写作,先写完的学生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同学那儿拜读他的大作,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的好朋友听。 6、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第三课时 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习作讲评) 一、谈话导入 =0 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1(同学们,学会写作文是一种能力,学会修改、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文也是一种能力,它将使你受益终身。这节课我们按

11、内容进行交流评赏,共同分享你们心中那美好的回忆。 2(重温习作要求。 二、互评互改,共同提高 1(师生互评。 (1)可以鼓励学生毛遂自荐,积极争取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也可以由同学们共同推荐佳作亮相。 1、20以内退位减法。2(小组互评。 按作文内容组建评赏小组,组内评赏,虚心学习他人的成功之处,真诚指出不足,并给予热情帮助。总结小组同学的意见,一人执笔,写出评语。 11.利用三角函数测高3(全班评议。 组内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宣读,全班同学进行评议:肯定成功之处,指出不足之处。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以及评价。 (4)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以直线为对称轴,顶点坐标为(,)的抛物线。(开口方向和

12、大小由a来决定)4(自评修改。 虚心听取、真情接纳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复阅读,认真修改,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5(展示评改结果,增强成功体验。 集合性定义:圆是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其中定点叫做圆心,定长叫做圆的半径,圆心定圆的位置,半径定圆的大小,圆心和半径确定的圆叫做定圆。三、汇编作文集,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经过同学们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同学们的习作增色不少,出现了不少佳作。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部分作文,编一个属于自己的作文集。在前面写上编者的话,还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编写目录,并给自己的作文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交流评赏,不仅知道了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而且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当然同学们编的习作集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一定会成为我们成长中永久的记录,期待着同学们习作选的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