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社团活动汇总.pdf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3628228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社团活动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年级社团活动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年级社团活动汇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年级社团活动汇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年级社团活动汇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社团活动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社团活动汇总.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1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活动感悟活动 1:选一选。下面的 3 个图形都是由6 个正方形组成的,哪个图形折叠后可以围成正方体,哪个不能?想象绘画。(1)思考:正方体的展开图绝对不可能是怎样的?把你想象的图画出来。(2)观察自己手中的正方体,想象一下,如果把它展开,可能会是什么图形?把你想象的图画出来。4 人小组合作,每组都有6 个小正方形,按照你们画出的草图进行折叠,如果能折成正方体就在草图上画,如果不能就在困难的地方圈起来,然后画。活动 2:交流总结。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1 2 拓展练习小组合作: 把字母 A、B、C 分别填入 11 种正方体展开图中, 使

2、得相同的字母位于相对面。对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11 种情况,为加深记忆,可编成如下口诀:一四一呈6 种,一三二有3 种,二二二与三三各 1 种,展开图共有11 种。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1 3 称一称,量一量找规律活动感悟活动 1:有关拉力器的小实验。明确测量的起点和终点。稳定状态再测量。摆正尺子,不可歪斜。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水平。设法使铁棒保持水平。边测量数据, 边填写实验记录单。在拉力器是下方放上数学书,看一看随着书本数量的增加,皮筋总长度和皮筋伸长长度用力拉的拉力器,多试几次,为了避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在实验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小组成员要边实验边记录,合作完成下面的统计实te记S表2356Hh

3、k投fiUW如奴的关系rt:并艮嗄/t m30752015lO6O2fl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1 4 活动 2:观察统计图表中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拓展练习下面是聪聪和明明用弹簧秤称量语文课本的实验数据。1.请完成下表。所称课本数0 1 2 3 5 7 弹簧总长度 4 10 弹簧伸长长度 0 3 6 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弹簧长度(用y 表示)和课本数(用x表示)之间的关系:。2. 思考:数学兴趣小组再用皮筋称量数学课本时,在称到第10 本时,皮筋总长度是24 厘米,称到第 11 本时皮筋总长度仍是24 厘米,请解释是什么原因?如果继续称下去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随着称量课本本数的增加,皮筋的长度不

4、断增加, 每增加一本课本导致皮筋增加的长度基本相等,但前提是不能超过皮筋的弹性范围。总长伸长数本数原长。二者的关系均是建立在皮筋的弹性限度之内的,反之,二者的关系不存在。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1 5 相遇问题活动感悟活动 1:相遇追及相离AB 两地相距 420 千米,甲汽车从A 地出发,每小时行42 千米,乙汽车从B 地出发,每小时行36 千米,两车同时出发,多少小时后在路上相遇?活动 1:甲乙两城相距360 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城开往乙城,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0 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50 千米,第二辆汽车到达乙城后立即返回,乙甲BAAB甲乙乙甲BA两个人或者两种运动物体走一段路程,一般有以

5、下三种相遇问题实质上是两人一起走完了全程。解决相遇问题最需要考虑的量就是速度和,以及相遇时间 = 总路程(甲速度 + 乙速度 ) 速度和相遇问题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1 6 两辆汽车从出发到相遇共用了几小时?AB 两地相距 21 千米,上午 8 时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B 地后立即返回,乙到达 A 地也立即返回。上午10 时两车第二次相遇,此时甲车行的路程比乙多9 千米。甲共走了多少千米?甲的速度是多少千米 / 时?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 两站相对开出,在离A 站 60千米处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度继续前进,两车分别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又在离

6、B 站 30 千米处相遇。问AB 两站相距多少千米?BA乙甲相遇点乙BA甲第二次相遇点第一次相遇点乙BA甲第二次相遇点两辆汽车共同行的路程正好是两个全程。甲乙在(10-8 )=2 小时内行了3 个全程,共 21 3=63 千米,第一次相遇,两车正好是两站的路程,也即是说,两车合走完全程时,甲行了60 千米。第二次相遇时,甲、乙两车合走了3 个全程,这时甲一共走了60 3=180 千米,但甲实际上只是走了一S-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1 7 拓展练习1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5 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 4 千米,两人同时出发,在离甲、乙两地的中点1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之间的距离?2客、货两车

7、分别以不同速度从A、B 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距 B 地 40 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度继续前进,到达对方出发地后立即返回,在蹑B 地 60 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 AB 两地的距离。3甲、乙两车同时从东站开往西站,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 14 千米。甲车行驶 5 小时到达西站后立即返回,在离西站 42千米处与乙车相遇。求东西两站间的距离。4两车汽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东站60 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度前进,各自到站后立即返回,又在距中点西侧30 千米处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1 8 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活动感悟活动 1:找两个数的最

8、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求 18 和 30 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2 18 30 3 9 15 3 5 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12 和 18 30 和 45 24 和 16 15 和 60 活动 2:找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求 18、30 和 60 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还可以用短除法。左边圈起来的两个数是18 和 30 的公因数,把它们相乘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而它们的一个数已经是素数(质数)了,另外两个数还没互素,还要继续21830603915303510312?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1 9 拓展练习用短除法找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

9、最小公倍数。25 和 60 35 和 70 18、24 和 32 56 、105 和 42 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1 1 0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活动感悟活动 1:实验:研究橡皮泥的体积。(1)这块橡皮泥有体积吗?它的体积是多少呢?(2)想办法用计算的方法知道这块橡皮泥的体积。(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这块橡皮泥的体积。(4)汇报探究结果:活动 2:实验:计算西红柿或鹅卵石的体积。(1) 出示西红柿或鹅卵石,它们有体积吗?(2) 学生讨论。(3) 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验。(4) 汇报结果。(1)对于能捏的物体, 我们可以用转化的思想把它转化为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来计

10、算,也可以说是变形法。(2)对不能捏的物体,我们可以采用排水法来计算。我们把这种通过排开水的体积的方法来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叫做“排水法”。排水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两次活动s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1 1 1(3) 是不是计算不规则的物体只能用这两种方法?其实生活中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还有很多。拓展练习1.有一个量杯,里面的水是300 ml ,当放入一个铁块后(铁块被水完全覆盖),水面的刻度为380 ml ,这个铁块的体积是()。2.A 量杯里面有一个鸡蛋,倒入水完全覆盖住鸡蛋,水面的刻度是 180 ml 。把 A 量杯里面的水全部倒入B 空量杯里, 这时 B 量杯里面水的刻度为 150 ml ,那么这个鸡蛋的体积是()。3.往一个装水的量杯里加入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球(玻璃球被水完全覆盖住), 水位上升了 12 ml 。 一个玻璃球的体积是() 。4. 一个棱长 5 分米(从内部量)的正方体玻璃缸,里面装有水,水深 1.5 分米。在这个玻璃缸中放入高2.6 分米,底面积是10 平方分米的圆柱体铁块, 铁块底面与玻璃缸底面完全接触后,水没有淹没铁块。此时水面上升了 ( )分米。还有排沙法和称重法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五年级数学社团活动1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