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框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西安市高陵区第四中学 雷 蕾一、 内容依据 (一)课标具体要求 本课落实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还有:“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已发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三)中小学法治
2、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要求本课所依据的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的相应部分是“内容设计”中的:“公民意识教育重在突出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知道权利义务的关系,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二、 教材内容分析 公民基本权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的第一课公民权利的第二框。本单元以“理解权利义务”为题,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进行总体介绍,教材设计了“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两框内容。其目的就是在于全面系统完整地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享 有的基本权利,同时体味其对于自己、社会和国家的价值,从而养成和增强权利意
3、识,懂得珍视公民权利。本单元在整册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深入了解并体会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三、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是学生由儿童转为青少年的阶段,也称为人的初始社会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往往会面临如何处理与他人、与国家及国家机关、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情况。学生不仅需要晓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从而对自身所拥有的权利有明确的认识与理解,知怎样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且需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按照权利义务关系的规则来规
4、范己的行为。八年级学生的权利意识模糊,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了解不多,不懂得行使自己的权利,更不知道尊重他人的权利。另外,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不懂得如何维权。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自觉培养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力。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二)能力目标:能够认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三)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理解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五、课型: 新授课 六、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重点: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八、教学难点: 理解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九、教学方法与
5、学法指导(一)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二)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情景感悟式学习方法、活动体验式学习方法十、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十一、设计思路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出示3张图片,并提问,导入新课。 学生在教室早读 老人领养老金 西安市清洁工 设问: 图片中的人物享有哪些权利?引导学生进一步去了解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物质帮助权及劳动权,从而导入新知的学习。学生思考并回答。以学生熟悉的图片的创设情境,既吸引其注意力,更能引起学生兴趣。同时为学生进入新课做好铺垫工作。 板块一: 财产权1. 展示小云一家的材料。设问:材料中涉及到了公民的哪些权
6、利? 过度:我们每一个的生存和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财产,究竟什么是财产权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 引导学生宪法对财产权的相关规定。 设问:如何理解财产权? 3. 活动:我的压岁钱 出示4张图片: 我把过年的压岁钱放在兜里 我用压岁钱买书 我把一部分存入银行收利息 我把一部分捐给农村学生设问:这4张图分别体现了对于财产享有的什么权? 1 阅读材料,思考并说财产权、劳动权及物质帮助权。 2 阅读宪法关于财产权的规定 3 看4幅图并思考回答1 用简单易与理解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判断,增强学生对社会经济权的感性认识。 2 通过阅读宪法,了解什么是财产权。3 运用学生熟悉的压岁钱最为事例
7、能让学生快速的理解财产权。版块二:劳动权过度:刚刚我们了解到财产权是必须通过合法方式获得,而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劳动1 展示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的一段话“坚决打击恶意欠薪”。设问: 这段话体现了国家在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 2 引导学生阅读宪法对劳动权的相关规定。设问: 国家为什么要保障公民的劳动权? 3 出示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100位改革先锋图片。设问: 他们的劳动给自己和社会带来了什么? 1 思考并回答2 思考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3 从改革先锋身上感悟到劳动对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对于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1 运用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的话语作为
8、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对于公民劳动权的保障,同时引导学生多去关注时政新闻,培养学生的时政敏感度。 2 运用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改革先锋的图片旨在让学生能够从他们身上学习 版块三:物质帮助权 过度:当我们失去劳动能力时我们该怎么办?1 展示今年两会成果。设问: 这体现了国家从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在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 设问: 社会生活中我们还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失业、就业、残疾等,此时国家又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服务呢?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1 思考并回答2 思考并回答国家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1 运用今年两会关乎民生的一系列成果,引导学
9、生认识国家对于公民物质帮助权的保障。版块四:受教育权过度:社会发展靠经济,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怎么来呢?对,就是靠教育。1 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设问: 这段话体现了国家在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 2 并不是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顺利的入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夏桂林,来了解一下她的上学梦。设问: 思考: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教育? 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 1 观看视频,探究思考问题并回答。 1 通过对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这句话,让学生能够认识都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2 通过观看夏桂林的上学梦,让学生更加珍
10、惜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并感受国家对于困难学生的制度和政策。版块五:文化权利过度:文化教育权利除了受教育权还有哪些权利呢?文化权利1 展示出示3张图片: 2018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9“西安年最中国”西安市高陵区迎新春锣鼓大赛 西安地铁移动“有声图书馆”设问: 这3幅图体现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深入了解2018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设问: 思考: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得到哪些感悟?总结:除了以上我们所学习到的权利,宪法还规定公民还有哪些权利呢?1 看图,探究思考问题并回答。2 回答还有哪些权利 从这3张照片中让学生体会公民的文化权利。并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将获得者身上进一步认识到劳动和受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的作用。再次认识到要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权。小试牛刀1 老人生前将拾荒收入捐给贫困学子是在行使什么权利?2 拾荒老人真实身份是教师,从事教师职业,说明老人享有什么权利?3 老人每月有5000元的养老金,说明老人享有什么权利?4 老人捐资助学是维护了寒门学子的什么权利?5 杭州图书馆向拾荒老人开放,是尊重老人的什么权利1 思考问题并回答。通过小试牛刀让学生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得以巩固。十一、 课堂作业与课后延伸 向父母介绍公民的权利清单;选取公民的某项基本权利,编写剧本并与家人拍成小视频,下节课展示十二、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