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别”有用心.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48756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别”有用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别”有用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别”有用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别”有用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别”有用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 别”有用心摘要通过对一次磨课经历的分析,得出以下启示: 心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不小视一个生活现象,不小瞧一 个教学语言,不小看一个素材使用,不小觑一个环节设置, 始终抱着不小见任何一个生命历程的态度,用教师的别”有用心来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磨课;课例分析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024-042014年底,我参加了上海市第五届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 课大赛现场决赛,执教的 有一种成功叫坚持”一课有幸获得 一等奖。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在一 次次试教一调整教案一再磨课一再修改中,我也亲身体验了 坚持的

2、过程,亲身感受了坚持的力量,这让我与学生谈这个 话题时有更多的共鸣。【案例描述】片段一:由漫画想到的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无意中看到了挖井这幅漫画, 下方的一行文字 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引起了我的 注意与思考。我为这个挖井人惋惜,就差一点就挖到水了, 只要再往深里挖一铲子,可能就有水冒出来。同时,我也意 识到有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场景也合情合理:挖井人东一榔 头西一棒子的做事风格很难挖出口井来。然而,现实中的我 们无法全然看清事情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身处在过程 之中,而过程到终点的距离却是无法判断的。这使我想到现在的孩子们,他们物质生活丰富,生活中 充满着各种诱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缺少

3、坚韧、 坚持的品质。 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或垂头丧气,或一蹶不振,不刻苦努 力,甚至轻言放弃。有些学生不愿多看书、多钻研,一拿起 书本就头疼;有的经常立志,经常下决心,但是遇到情绪不 好或是挫折时,又灰心丧气,什么也不愿意学。这些都是缺 乏意志力的表现。查阅了文献资料、书籍后,我了解到学生的意志品质在 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据陈建绩、陈会昌的研究,1215? q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意志品 质有所下降。中学阶段是意志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应 抓住这一时机,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逐渐形成良好的意志 品质与强大的意志力。为此,我设计了有一种成功叫坚持”一课,制订了详细的活动目

4、标, 并设计了五个环节 导入一回 忆一感悟一自省一升华”来达到目标。片段二:我是如何设计的帮助学生找到坚持的方法是我这节课的重点,也是整节 课最为重要的辅导部分,因此我特别需要攻关的是主题活动 的设计。据前人研究可知,意志行动的心理阶段分为准备与 执行两个阶段。在准备阶段,个体分析自身现状,设置目标, 选择相应的方法,并做出决定;在执行阶段,个体执行决定, 从而达到目标,并在过程中随时监控,不断调整。其实,每 个初中生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标,仅仅是口头上说要有意志 力相对容易,如何将理想、目标化为行动坚持下来,在执行 的过程中如何不轻言放弃却困难重重。因此,这节课不是给 学生形而上的想法或口号,

5、因为这并不能激起学生的真实的 体验与情感的卷入,而是要帮助学生学习到一些切切实实的 方法。为此,我在设计主题活动时,精心挑选了比尔?盖茨、郭晶晶、俞敏洪三位著名人物,他们皆是学生耳熟能详且充 满正能量的名人,他们的人生中都有某一个阶段需要他们不 断地努力与坚持去实现他们的目标,他们是学生学习的理想 范例,我认真地阅读了三人的主要事迹或是传记,找寻可作 为素材的人生片段,并加以整理形成文本。希望学生在阅读 名人人生的关键片段后讨论、分享、感悟,从他人的经验中 学习、总结出坚持的方法。在分享与感悟的过程中,不同的 学生可以在别人的人生故事中收获与自己内心需求切合的 点。对于尚未明确目标的学生, 学

6、习盖茨找寻自己的兴趣点; 对于有目标的学生,学习俞敏洪制定详细的计划;对于坚持过程中轻易放弃的学生,学习郭晶晶的严格执行与自我激 励同时,在集中交流时,我也让学生分享源于他们自身或是同伴的好方法,这些坚持的方法来源于同龄人,更具借 鉴意义。在课堂中我希望学生能参与进来,结合自身的经历去分 享,同时在辅导环节所接收到的坚持方法也可得以应用,辅 导的效果也可得以检验。因而,我设计了”回忆”与 自省”两个环节。在环节二 回忆”:通过导入环节的铺垫,让学生联 系生活实际,回忆并写下令他们印象深刻、甚至有些后悔当 时没有努力坚持做完的一件事。在环节四自省”在辅导环节之后,邀请学生对所写下的心情小事进行再

7、体验,请学生 思考当时未坚持下来缺少了哪些要素。并且,在课堂上为学 生创设出一种二次尝试的情境与机会,通过问题如果现在让 你重新来过,你会怎么做? ”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对自 身意志行为的再思考、再感悟,学生在认清自身薄弱不足的 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建构起自信心,当下一次再遇到同类事 件时学生有法可依,并有信心与力量坚持完成。前后呼应的 两个环节,学生依托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言之有物,联系自 身实际情况去分析,更具针对性。并且,用学生自己的经历 去教育学生,来源于学生,又回归于学生,学生的感受较深, 辅导效果倍增。片段三:一次磨课后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我将漫画挖井作为素材,并配 了一个师徒挖井的故事作为辅助加以呈现,故事之后设置了 两个问题成功地导入了主题,但是整个导入的感觉十分干 涩,学生进入课堂的准备状态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反倒是 课堂结尾部分的小猪视频生动、有趣,学生们看得聚精会神,脸上的表情也更为生动,但是由于临近课堂尾声,可供学生 交流、讨论的时间不够充裕,我也未对素材加以处理或是解 读,这么精彩的视频放在此处好像有些浪费。到底该如何处 理一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