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DOC.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66972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DOC.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第 六单元课题 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 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教 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二单元氧气的制法,初步形成 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情况下设置的。它是培养学生 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 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能使学生尽 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的选择,从而获得实验室制取气体 的设计思路。所以此节课不仅在本单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对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能力以及今后化学的学习

2、,奠定 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 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 反应原理,能说出实验装置的仪器名称及操作要点; (3)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初步学习制取二 氧化碳的2 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获得二氧化碳气体途径的讨论与分析,探 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树立多角度,多层次的 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 2)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分析装 置的不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保持

3、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 心和探索欲,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与能 力。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 际,确定如下: 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 ; 二氧化碳 的制取及验满。 难点: 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 实验室制取方法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了氧气的制法,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 展,对于3 常见仪器的操作也比较熟悉。 2、我所教班级的学生课堂上比较活跃,对化学充满兴 趣 , 但他们实验时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较弱,所以我采用 “教师引导,学

4、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方法,使他们获取知 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那么,如何将这些知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呢我采 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并指导他们进行学习。 三、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采用了合作探究、实验、多媒体辅助、讲解、 比较归纳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的教学思想。 四、学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很好地学习本课,课堂上我采用观察发现 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 识,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4 什么气体吗?(二氧化碳)大家知道“温室效应”是由什么 气体过多引起的?哪些

5、因素可产生这种气体呢?二氧化碳 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气体,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也具有重 要的作用,这节课就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 (二)实验导学,了解原理 演示实验 实验一: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二: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三: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反应原理,并 让学生分析利用哪一个反应制二氧化碳最为合适?得出实 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 2HCI = CaCI 2 + H2O + CO2 f 设计意图: 让学生直奔主题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 氛,有利于学

6、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诱使他们 带着疑问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装置的确定 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 播放短片“可乐喷泉” 提问:你们知道碳酸饮料中有 5 反应原理,那么如何选择装置呢 ? 回忆思考,温习旧知 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对比他们反应 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有什么不同? 投影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小组讨论问题装置 为什么不同? 学生总结 : 由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不同所以选用的 装置也不同。 设计意图: 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有 利于做到“温故而知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组 员合作情况,为总结制取气体

7、的设计思路指明方向;培养学 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个别到整体的分析 方法,为突破难点,落实重点做准备。 活动与探究 :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回顾,分组讨 论: (1)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有那几个部分组成? ( 2)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 收集气体一般有哪几种方法?确定气体收集方 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投影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多媒体展示) P113 页内 容,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得出结论: 1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我们要考虑到制取气体的反应 物状态,反应条件及气体的性质。 6 2 、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一般有两种 (1)固体 +固体 ( 2)固体 +

8、液体 (四)引导讨论 投影 :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并比较二氧化碳和 氧气性质和制取上的异同点。填表通过对比,找出相同点, 引导学生对知识迁移,能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 置。 学生活动 :完成课本第 114 页内容,讨论装置。 讨论与思考 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怎样 检验集气瓶中气体已经集满? 2 、实验的步骤有哪些 ?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五)自主选择,组装仪器 学生活动 : 学生分组组装仪器并展示成果,说出不同 装置的优缺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操作过程,便于学生顺 利地完成实验。然后指导学生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

9、实践能力,让学生体 验自己设计的成果的乐趣。 二、 检验: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是 二氧化碳。 验满: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 经收满 三、操作步骤:连、 查、装、收 7 (六)总结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七)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本课题是一堂学生实践课,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教 学方式,是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探究式教学又是 以问题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和 主线,也是核心。探究必起于问题,而是有价值的问题。因 此,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性的问题,并使学生 在内心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自觉主动地探索问题,从而获 得新知。 本节课我认为自己在内容的安排设计上有些不足,内容 略多,使得在实验装置的探索上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以至 于整个课堂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在今后的 教学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