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四篇.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73631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门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热门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热门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热门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热门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四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门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门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四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热门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四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这一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但二年级学生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难度。同时他们喜欢动手,

2、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又是学习的有利因素。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能用直尺画出不定长的线段。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会画线段。教学难点:画线段、数线段。教具准备:课件、毛线(长短不一,颜色不一,粗细不一)、长方形纸片,直尺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直观演示法和操作实践法,配合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如何

3、观察操作,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结合以上分析,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八个部分:一。直观认识。1.请每个同学举起手中的毛线。说说你的毛线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会观察到有长短,颜色,粗细的不一样。)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先找出线段的非本质特征。只有去掉了非本质特征,学生才能更明确到记住线段的本质特征。)2.请每个同学在认真观察,说说你的毛线和其他同学的有什么是一样的。这个环节学生最基本能发现手中的毛线是直的。二。讲解概念1.通过直观的认识后,由教师讲解线段这个概念:像我们刚才手中这一条直直的毛线,就可以看做是线段。(这句话的讲解中,教师要突出直直的,这

4、是线段的最基本特征,还有一个词是是看做是,数学的是严谨的,不能说这条毛线是线段,并让学生也举起毛线和老师一起说说这句话。)2.直接告诉学生:手捏住的毛线线的两头,在数学王国里叫做线段的端点。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线段有几个端点?从而得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的特征。并指导学生读读这句话。4.教师板书直接让学生明确线段是怎样表示的。三。找线段。1.让学生找找我们的教室里有哪里地方可以看做是线段?比如课桌的边,课本 的边,并让学生摸一摸线段,说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让学生加深对线段的体会。2.找线段这个环节的最后,我先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一题,一个辨认线段的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说

5、说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四、折线段1.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说:你能折出一条线段吗?然后请学生来展示他折的线段,并说说两个端点在哪里?2.你能折出比刚才长的线段吗?让会折的同学来展示他的折法。3.你能折出比刚才短的线段吗?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比较不同折痕,引导学生认识到线段有长有短;五、画线段。画线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分两步教学:1.先让学生运用刚刚获得的对线段的认识,尝试画线段。教师在这个环节不做示范,放手让学生独立去画,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去发挥,这样才不会限制在只会用尺子画线段。2.展示学生画的线段,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线段需要注意什么?六。数线段。1.让学生完成教材4

6、9页想想做做第二题,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组成的?七、练习巩固,深化拓展1.完成49页第三题,用直尺把右边的两点连成一条线段。说说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让学生明确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2.完成49页第四题,下面有三个点,每两点连成一条线段,可以连成几条线段?让学生先读题,然后再画一画,最后说说可以连成几条线段,围成之后是一个什么图形?3.完成49页第五题,有四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线段。这一题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教师要先指导学生读懂题目,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提出每两点是什么意思,告诉学生就是每一点都要和其他点连一次。学生只有理解了每两点,才能更好的完成这道题,画出6条线

7、段。八、全课小结让学生看着板书,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了线段,并能找线段,折线段,画线段,数线段)板书设计:认识线段(直直的,两个端点)找、折、画、数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1、 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乘加乘减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四章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意义后,学习乘法口诀的延续。让学生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明确乘加、乘减试题的算理及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2、学生分析学生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后,对乘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一说乘法,学

8、生会不由得想到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在这节课里,既要让孩子明确,通过苹果图,列出乘加乘减的算式,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结合图,能理解先算乘法。关键的是如何理解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也可以用乘加乘减的式题体现,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更需要多媒体的帮助理解。3、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乘加、乘减式题。(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感受解决乘加、乘减的不同方法,明确算理(3).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4).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4、 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先算乘法的道理。5、 教学难点:如何列出乘加、乘减算式二、 说教法

9、: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的教学重和难点,我采用了一下教学方法。1、 利用苹果主题图,让学生通过图片横看竖看,理解几个几加减几,从而引出新知,并解决。2、 让学生观察比较,与以往学习内容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对 乘加乘减的理解,并且明确计算过程。3、 运用迁移,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三、 说学法: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四、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复习旧知、探索新知、习题巩固、反馈总结。(一) 复习导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找准新知识起点,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出示苹果图,先

10、出示1列3个苹果,再出示第二列,列式3+3=6(个)32=6(个)学生明确1个3+3再出示1列苹果,引出新知,学生类推(二) 探究新知1、乘加与乘法口诀的联系3列苹果图学生明确并说出2个3+3就是3个3列式33=9(个)或32+3=9(个)先算3乘2等于6,再加3等于9.都用口诀三三得九在此基础上,学生类推33+3也就是43。为了呈现横着看,又设计了放大一行行的苹果。学生知计算乘加可以先算乘法,也可用口诀计算。(先练习类似的口算题,再类推乘减的式题就更好了)2、不能直接用口诀的(转化为口诀)乘加乘减最后增加1列只有2个苹果。学生自然地得出:4个3+2列式43+2(课程中,有孩子想到此过程,先让

11、孩子说,再出示这个图就更好了,即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又那么自然)为了引导学生列出乘减的式题,设计了借一个苹果,又还去,借来的苹果,变成虚的苹果,学生更好的借助图,理解乘减式题的由来,也能呈现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学生理解了算理,进而算法迎刃而解。先借1个苹果,列式44再还1个苹果,列式44-1五、说板书设计乘加乘减1个3+3 就是2个3 2个3+3就是3个33+3=6(个) 33=9(个)32=6(个) 32+3=9(个)3个3+3 就是4个3 4个3+233+3=12(个) 34+2=14(个)34=12(个) 44-1=14(个)六、反思本来使用多媒体,自己就不熟练,再加上自己不会制作

12、,多数情况下直接下载使用,往往用的不顺手,且不适合学生的口味。为了得到乘加乘减的算式,以及如何理解乘加乘减的算理,我费了好大的劲做的这张苹果图,一列列的呈现,让学生知道相邻口诀间的联系,又能得到乘加的算式,还理解了算理。同样横着看图,列出同样的算式的道理。丰富了学生同样算式的理解。下一步重点引导学生得到乘减的算式,通过借还苹果的环节,再把此过程呈现,为了学生的理解,变成虚线的苹果,学生更能把握乘减算式的由来,算理自然得到。这样,孩子的意识中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多元化。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中的一个内容,它编排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中“5、2、3

13、、4的乘法口诀”之后,让学生通过乘加乘减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学会口诀记忆的方法。5、2、3、4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都相对比较简单,后面6、7、8、9的乘法口诀理解、记忆的难度则大大增加,所以教材在此安排了乘加乘减的教学,目的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总结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6、7、8、9的乘法口决和理解记、忆口诀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成败会影响到学生表内乘法的学习及今后的数学学习生活。教材通过“小熊掰玉米”这一主题情境图,将计算教学、解决问题和口诀记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从中理解并掌握相邻两句口

14、诀的记忆方法。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深挖教材,突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思路。运用数形思想、假设思想和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寻找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6、7、8、9的乘法口诀和理解记忆口诀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通过主题情境,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运用乘法的意义,探究出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初步归纳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运用乘法的意义,探究出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教学难点: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质疑,直观理解。这一

15、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从形到数的抽象过程,体现算法多样化。 分两个环节进行。1、情境质疑,导入新课。出示情境图1,质疑: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3+3+3=12,4+4+4=12,34=122、再次质疑,理解方法。出示情境2,再次质质疑。质疑:你能结合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汇报,说说为什么?以明确计算方法,并进行报分类板书: 抽象3+3+3+2 33+2 3+3+3+31 43-1二、动手操作,理解算式的意义。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摆图形。经历从情境图到直观图的抽象过程。 指导学生以四人小组按老师

16、给出的算式摆出图形,进一步理解算式的意义,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具体分两个层摆图形。第一层次: 3+3+3+2 33+2 42+3=第二层次: 3+3+3+31 43-1三、抽象算式,勾通算式之间的联系。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边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3+3+3+2 33+2 3+3+3+31 43-12、小结揭示课题:我们以前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那今天这种有 假设这里放一个,算完后减去。(假设小熊没有把玉米掰走) = = 11(个)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板书)四、运用转化,引导讨论,找到记忆两句相邻口诀的

17、方法。1、计算:52 + 5= 53 5=2、观察思考:52 + 5=35= 15 53 - 5 = 25= 10 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并汇报,找到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3、质疑:如果我知道54=20,但记不清55=?怎么办?4、练习:42 + 4 = 4 ( )= 12 33 + 3 = 3 ( )=( ) 43 - 4 = 4 ( )= 8 34 3 = 3 ( )=( )5、小结:这里运用转化思想,找到了记忆相邻两句口诀的方法,就为理解和教学6、7、8、9的乘法口诀和学生口诀记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是降低了学生记忆口诀的难度。五、巩固练习,内化知识。巩固练习部分我设计有层次和陡

18、度的练习,以达到内化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1、看图填等式(模仿练习)。引导质疑,完成练习:你的算式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34+2=14 35-1=142、算算写写(巩固练习)。3、P58 、4(巩固练习)。 先质疑: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然后独立解决?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4+3=15 44-1=154、P58 、5(独立练习)备用题 让学生先提出数学问题?然后独立解决?六、总结升华总结是本节课的点睛这笔,为此我安排了两个环节总结本课,再次强化知识,突出重点。1、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进行小结。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以上就是我对这乘

19、加乘减的认识,在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许他把老师教给他的知识全记了,也许老师教给他的知识在生活中根本用不了,但是,数学的灵魂(思想和方法)一定会永远扎根于他的脑海深入,影响他的一生,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一、教材7的乘法口诀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8页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后,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以及应用训练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教材加强了“口诀推导”的教学,同时强化了动手、动脑练习,安排了四组综合练习及一个单元的复习。目的是通过各种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

20、所学的知识。教材从七星瓢虫身体上的黑点入手,在数字7连加的基础上,得出乘法算式,引导学生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由于二年级学生处在低年级阶段,心理年级和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好,因此太过文字的教学,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应该在玩中学、做中学,通过一些简单的动手操作、娱乐,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的目的,所以我做了下列教学目标的确定:1、使学生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技能目标)3、通过学生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

21、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技能目标)4、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通过讲解七星瓢虫是益虫,让孩子要有爱心,懂得爱护瓢虫。(情感目标)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成过程,能用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教学难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记住7的乘法口诀,学会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教法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

22、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推导7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动手数),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有亲切感。在习题练习中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能正确运用。在交流总结时采用演绎概括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口诀特点。具体的教学中还注意两点:一是:发扬教学民主,用赞许、激励、表扬,体验成功,创设情境等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二是:合理应用电子教手段,通过多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五、学法由于二年级学生心理渐趋稳定,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出现竞争意识。因此,学法上我会采用:(一)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在作业练习中运用学

23、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三)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学生自编口诀,并给与适当鼓励、表扬。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揭示课题回顾已学16的乘法口诀,从展示七星瓢虫图片过渡到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第一部分(知识获取)1、首先出示准备好的七星瓢虫图片,数一数,1只七星瓢虫身上有几个黑点 。2、提问:1只七星瓢虫身上有7个黑点,就是1个7,2只七星瓢虫身上是几个7相加?鼓励学生列乘法算式。想一想,这句口诀还能计算哪个乘法算式?板书:3个7相加 73=21 37=21 三七二十一如果有3只7星瓢虫、4只7星瓢虫7只7星瓢虫,各有多少个黑点 呢

24、?完成给出的附表,黑点的点数 : 7、14、21、28、35、42、493、完善7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让学生尝试编出乘法口诀。板书:7的乘法口诀表(这里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在交流时,不仅要让学生积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还要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自己的思维过程。)第二部分(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1、圈一圈,填一填。观察一幅图,说说从图上看懂了些什么?同桌兼相互问答,然后抽学生回答,说说利用的是哪句口诀计算的。 (强调这一幅图可以有两个不同的算式并且用一句口诀来计

25、算。) 2、孔雀开屏:先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填写,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是如何得到的答案,强调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计算。 3、拓展练习:看谁做得又快又准,集体订正。(鼓励表扬,发扬榜样,竞争作用)七、板书7的乘法口诀表八、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高兴的事儿? 还有什么遗憾的事儿?本节课的设计,我力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图画和故事情境中学习,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乘法口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所有内容,谢谢大家!第 17 页 共 17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