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设计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70071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设计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设计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设计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设计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设计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名师优秀教案.doc(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设计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科目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教师 崔明莉 - 1 -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教 学 进 度 表 科目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时间 2016.8,2017.1 姓名:崔明莉 周次 日期 内容 - 2 -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禁烟的伟大壮举及重大意义; 2、 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及简单经过;熟记南京条约内容。 (二) 能力目标: 1、 正确区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 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理清本课教材线索,

2、掌握“战争”题材内容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刻分析南京条约的危害和鸦片战争的影响,学习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增强历史责任心和民族使命感。 二、学习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三、学习难点: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交流法,总结归纳法, 五、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一、课前预习: 1、先阅读教材P2正文内容和小字材料, 后观看P3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思考: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入鸦片,(原 因) 2、阅读教材P3炮子谣,并结合现 实生活回答:吸食

3、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什么 危害,我们应怎样对待鸦片, 3、根据教材内容填写并记忆下列时间 事件发生的重大事件: 1、1839.6.3 ; 2、1840.6 3、1841年初 41842年 ; 4、动脑筋:用什么简单方法快速记忆 南京条约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一)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背景 (原因)、经过、意义、对林则徐的评价分别 是什么, 1、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背景(原因):19世纪上 半期,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 鸦片,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制,给中华民族 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鸦片输入的危害 2、经过:清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 1839年6月3日起

4、,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烧毁用时20多天。 - 3 - 3、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 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 强意志。 4、对林则徐的评价: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维护了中国和民族的利益,是当之无愧的民 族英雄。我们要学习林则徐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和反抗侵略的精神。中国“开 眼看世界第一人”。 5、禁毒和禁毒日: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 年6月1日起实施。 6、青少年针对吸毒应该如何做? (二)有人说“道光帝撤职查办林则徐是因 为林则徐的禁烟引起了鸦片战争”,这种说 法对不对,你怎样看待林则徐禁烟,怎样看待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说法不对。鸦片

5、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 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直接原因: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为借口。(导火线) (三)结合南京条约内容分析:鸦片战 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 (2)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目的是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方便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4)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四)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性质: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 2、影响:(1)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从 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有地主阶级和农 民之间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 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之间的矛盾。 - 4 - (3)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开始反对外小结:总之,鸦 来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片战争后,中国 革命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开始开始沦为 (五)拓展延伸:结合课内外有关知识,讨半殖民地半封 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

7、争中失败, 建社会,国家主 你有何感想和启示, 权领土的完整 1、 失败的原因: 遭到破坏,经济 (1)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上,中国自然经 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济开始解体,被 (2)主观原因:清政府的腐朽落后。(1) 卷入资本主义 统治者愚昧无能;(2)经济落后;(3)军 市场。鸦片战争 队战斗力差;(4)推行“笔战求和”的政策; 是中国历史的 (5)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转折点,是中国 (3)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且蓄近代史的开端。 谋已久。 2、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要吸取历史教训,树立民族忧患意识。它警示我们只有发奋努力,振兴中华,才能自立自强便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的

8、强大是我们赢得平安的保障。 (六)为什么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的既是进步又是灾难, 1、带来进步是因为: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近代先进科技文化的传入,使中国认识到世界的变化,并融入到世界大发展的潮流,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2、带来的灾难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四、板书总结: 原 因 经 过 结 果 影 响 英国打 林则1840.6爆发 1842南京条约 从封建社会开始开中国市 徐禁查办林则徐 沦为半殖民地半 场 烟 1841占香港岛 封建社会 - 5 - 第2课

9、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起止时间,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暴行; 2、掌握俄国抢占中国领土的具体史实; 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人物。 (二) 能力目标:分析列强对华扩大侵略的根本原因,进而分析第二次鸦 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之间的关系,归纳清政府的腐朽、反动的本质面目,揭示列强贪婪残暴的本质;提高搜集和分析资料、列表归纳、视图等学习能力。 (三)了解太平军对内反封建、对外反侵略的爱国壮举。 二、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抢占中国大片领土。 三、教学难点: 理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与

10、太平天国运动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方法:探究法、小组探究、讨论法、比较法、总结归纳法。 五、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一、课前预习: 1、阅读教材p7页,完成下列填空: 年 月至 年 月, 联军为主凶、 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年他们紧逼北京,火烧皇家园林圆明园。 2、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获利最大的国家是哪一个,为什么, 3、对照教材p8俄国割占中国领土表和p9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并完成课后连线题: 3、阅读教材p9-p10,完成填空: 年, 在 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年,定都 ; 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成立 ,由美国人 率领;1860年8月, 指挥

11、太平军在 打败侵略军,1862年太平军又在 击毙 。 (三) 当堂训练: 1、 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2、关于圆明园,你知道些什么,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3、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有哪些,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你有何认识, 4、拓展延伸: 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 6 - 外来侵略者、太平军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5、太平天国运动的重大事件及失败的原因与启示,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的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发动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4

12、、罪行:(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俄国乘机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史实: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一路烧杀。10月攻占北京,闯入皇家园林圆明园,疯狂劫掠园中珍宝。为掩人耳目,侵略者又放火焚烧三天三夜,雄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 2、认识: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 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暴露了侵略者野 蛮残暴的本性。它警示中国人民:落后就 要挨打,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从1858年起), 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 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15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 土

13、最多的国家。 四、太平天国运动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太平天国重大军事行动: (1)1851年,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兴起。 (2)1853年,定都天京(今南京),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3)1853年,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 进行北伐和西征。 (4)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成立“洋枪队”,美国人华尔为统领;?1860年,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击败洋枪队,取得青浦大捷;?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华尔,严惩洋枪 队。 (5)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1)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主观

14、);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客观)。 - 7 - (2)启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四)板书总结: 妥协勾结 清政府 列强侵华 侵略掠夺 镇镇 反 压 反 压 压 侵 封 略 太平军 建 第3课收复新疆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阿古柏侵占新疆的史实; 2、掌握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和四个步骤 (二)能力目标: 分析“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所学史实全面评价左宗棠。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加深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学习中国军民英勇的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

15、、学习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三、学习难点:对收复伊犁重要性及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四、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交流法、归纳总结法 五、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一)课前预习: ,、回想: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 领土,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19世纪 - 8 - 60,70年代有 、 对我国新疆虎视眈眈; 年中亚 国派 入侵新疆,先后占 、 、 ,残酷奴役新疆人民。有人说阿古柏“一仆事二主” 中的“二主”是 和 。 ,、阅读教材,,独立制作左宗棠收复新疆大事年表: (二)当堂训练: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经过、原因、意义分别是什么, (三)拓展训练

16、: (1)李鸿章认为:列强侵略中国的路线大多是从海上来的,所以要加强东南沿海的海防,而新疆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收复新疆不但不能增加财政收入,反而劳民伤财,况且面对的是英、俄侵略者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在海防与边防不能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重视海防,放弃边防。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2)左宗棠在打败阿古柏后,为什么不乘胜收复伊犁,而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呢, (3)你认为中国用西北大片土地和大量的赔款换取伊犁值不值得, (4)新疆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四)拓展延伸: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左宗棠的重大历史活动,并给与正确评价。 一、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 1、19世

17、纪60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都想争夺新疆。 2、阿古柏侵占新疆:1865年,中亚浩罕国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攻占天山南路各城;后来阿古柏建立汗国,又把侵略势力扩展到北疆,残酷剥削压迫各族人民,使美丽富饶的新疆变成人间地狱。 3、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使其成为分裂中国领土新疆的共同傀儡。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了新疆的伊犁地区。 4、海防、塞防之争:当时的中国边疆,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直隶总督李鸿章(海防派)强调东南沿海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陕西总督左宗棠(塞防派)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却倒西边”,力主收复新疆。 5、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

18、疆军务。 - 9 -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经过: 1、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背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攻占吐鲁番,打开通向南疆的门户。 2、清军挺近南疆,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拥护下,节节胜利。不久,阿古柏兵败身亡。1878年,清政府收复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 3、中国收回伊犁: 左宗棠以武力为后盾,支持清政府(派曾纪泽)对俄谈判。19世纪80年代初(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了伊犁条约,又称中俄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四、新疆建省: 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 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五、左宗棠迅速收复新

19、疆的原因: 1、收复新疆是自卫战争,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2、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广大将士的英勇作战。 六、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 粉碎了俄英分裂中国的阴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巩固了祖国西北边防,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左宗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歌颂左宗棠收复新疆,治理边疆伟大业绩的诗歌“大将筹边上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七、新疆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自觉履行维护团结的责任与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与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四)板书总结: 新疆

20、得与失 时 间 事 件 19c6070年代 英、俄虎视新疆 外国侵占新1865年 浩罕国派阿古柏占领喀什噶尔 疆 1875年 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 1876年 左宗棠收复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噶尔 左宗棠收复1878年 新疆回归祖国(除伊犁之外) 新疆 19c80年代 中、俄签约,收回伊犁 1884年 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 - 10 -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 1、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 2、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 (二)能力目标: 1、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揭示清政府的反动、腐朽的本质; 2、对比南京

21、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二、学习重点: 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三、学习难点: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危害。 四、教学方法:课前预习法,探究法、讨论交流法、总结归纳法。 五、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一)课前预习: 1、 1、 阅读教材p16页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

22、要发 动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引发这场战 争的因素还有哪些, 2、(背景(原因):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 3、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的时间吧、经过、结果如何,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 时间:1894年1895年 (2) 经过: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战争爆发)黄海大战(邓世昌牺牲)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战争结束。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3) 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伊

23、藤博文 (4) 清政府战败的原因:(1)主观原因:清政府腐败、经济落后、军备松弛、指挥失误。(2)客观原因: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3、熟练记忆马关条约的时间、人物、内容、- 11 - 影响及危害, (1)时间:1895年。 (2)签订者:李鸿章与伊藤博文 (3)内容及危害: 1)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破坏了中国的领土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有利于列强控制中国财政经济。 3)通商:曾僻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使日本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4)设厂:允许日本中国通商口岸

24、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当堂训练: 1、马关条约影响: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2、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再次战败的结局中,你得到哪些启示(如何认识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为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挑起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落后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只有不断变革,自强、自主,才能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应该树立勿忘国耻、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为哀悼那位英雄而写,你能否讲述一些关于他的事迹,本次战争中还有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有何感想, (邓世昌。爱国将领邓

25、世昌的壮举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我们要学习他为了国家利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邓世昌是民族英雄。 4、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想一想:台湾是中国领土,为什么却归了日本,“颐和园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5、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写过这样的上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而李鸿章则以“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的下联来应和,其中的“玉帛项将”指什么,其中的“帝- 12 - 王度量” 有反映了什么问题, 三、拓展延伸: 1、比较南京条约和

26、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提示:从割地范围、赔款数额、通商口岸、侵华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入手) 2、著名的爱国志士谭嗣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华民族的出路在哪里,希望在哪里,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四、板书总结: 原 因 经 过 结 果 影 响 日本清朝政,丰岛爆发 ,半殖民地化程度 企图府腐败,黄海大战(邓世昌) 大大加深 马关条约 称霸国势更,旅顺大屠杀 条约 世 加衰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 界 弱 队覆灭)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

27、的反帝史实; 2、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3、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内容及危害。 (二)能力目标: 1、综合对比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 2、分析马关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综合归纳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过程提高分析对比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二、教

28、学重点: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辛丑条约。 三、教学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对比法、总结归纳法。 五、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 13 - (一)课前预习: 1.阅读教材p20导入框和正文第一段,回答: 1)义和团兴起的时间、地点、发展状况、斗争 矛头、性质, 2)八国联军的名称、侵华时间、总司令、进犯 路线、重要战役, 2、阅读教材p20正文第二段及小字材料说一说: 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清政府 又是如何表现的,导致了什么后果, 3、熟练掌握: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国家, 主要内容, 二、 当堂训练: (一) 八

29、国联军侵华战争目的、经过、结果、及 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认识, 1、目的(原因):为了镇压中国义和团反帝爱国 运动,维护和扩大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2、经过: (1)1900年,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英、美、 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从 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受到义和团的阻 击。(2)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陷天津;8月, 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 (3)八国联军的罪行:在北京烧杀劫掠三日, 掠夺白银、耕牛,放火烧毁户部银库等,无恶不 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是北京继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二次沦陷) 3、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英、美、俄、 法

30、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4、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认识:八国联军的暴 行应该受到谴责,他们在中国犯下的骇人听闻的 罪行,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掠夺的本性和凶残的 嘴脸。同时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二、辛丑条约的时间、内容、影响及危害分 别是什么, 1、时间:1901年9月 2、签订国:中国(李鸿章)与英、美、俄、日、 法、德、意、奥等国。 3、内容及危害: (1)经济: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 等税收作为担保;使清政府经济长期受制于列 强。 (2)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 义国家派兵驻

31、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外 - 14 - 国侵略者控制了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失去军事自 主权。 (4)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 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使清政府内政 外交完全被列强控制。 1、鸦片战争(18404、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1842):南京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条约中国开始沦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为半殖民地半封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社会; 5、启示:只有强大了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第二次鸦片战软弱只能被动挨打,受人欺辱。中学生应树立勿争:(1856忘国耻、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努力学习

32、,为祖1860年):加深了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半殖民地半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封建化程度。 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归纳: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3、甲午中日战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的, (1894四、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从1895):马关条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屡次战败的原约中国半殖民地因), 化程度大大加深。 1、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与新兴4、八国联军 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 侵华:(1900 2、主要原因:(1)政治腐败。(2)中国的综合1901年) 国力衰弱。(3)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经济落后。辛丑条约 (4)军备废弛。(5)长期

33、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中国完全沦 不了解外部变化,严重落后于世界潮流。 为半殖民地 五、基本认识、启示、结论:(我们应该怎么做,) 半封建社会。 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正在遭受 越来越多国家的侵略,中国人民遭受的灾难越来越沉重。但是处于弱势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顽强地抵抗外来侵略,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弱国无外交,国家的尊严要靠综国力来维护。我们赢勿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六、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七、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四)板书总结: - 15 - 原 因 经 过 结 果 影

34、响 镇压义1901年1900、6开始进犯 中国完全沦为半和团运辛丑条1900、8进犯北京 殖民地半封建社动 约 会 第6课 洋务运动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的内容有: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二) 能力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分析,使同学们认识到,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方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而使同学们能够辨证的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三) 情感目标: 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同志,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

35、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学习重点:对洋务运动的概括。 三、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交流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五、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一) 预习探究: 1、什么叫“洋务派”和“洋务运动”,产生的 的背景与原因是什么,它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背景(兴起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3、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4、代表人物: 中央:奕 ;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目的:利用西

36、方先进生产技术,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师夷长技以自强”(方式)。 1、洋务运动可分为前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6 - 和后期(19世纪7090年代),它们各自的口号、内容、结果分别是什么,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指导思想 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最早,1861年,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你(最大,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设备最齐全,左宗棠)等军事工业。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创

37、建近代海军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只海军。(原因:19世纪中期,美日侵略台湾,海防出现危机,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建立海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4、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了“京师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后来又在各地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 结果: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 (一)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1、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深度和广度,在引进外来文明的同时,更应该倡导自主创新。) 2、洋务

38、运动中学习西方技术和现阶段改革开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有何不同,(认识) (1)洋务运动仅仅是单纯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是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具有保守型,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这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2)我们现在的改革开放,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可以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3、 (3)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及不足各是什么,(评价) (1) 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 地位和作用: 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作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

39、- 17 - 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局限性(不足):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4、洋务运动给我们哪些启示,1、学习先进的外来文明和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重要条件之一,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国策; 2、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吧”的大胆尝试,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是创新。洋务派的这种冲破阻挠、敢于向西方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 5、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6、党的“十五大”指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0、结合洋务运动,说说它对我们今天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什么启示。 (三) 板书小结:洋务运动的简表 项目 目的 时间 内容与前期 口号 内容 口号 后期 口号 内容 评价 作用 不足 (四) 当堂练习: 1(选择题 (1)洋务运动的前期,打出的口号是 。 A 师夷长技以自夷 B 发展经济 C 自强 D求富 (2)下列事件中,为中国资本主义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甲午中日战争 (3)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洋务运动的实质是 。 A 以工厂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B 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C 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D 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4) 中国

41、成立的最早的新式学堂是 。 A 白鹿书院 B 万木草堂 C 京师同文馆 D 时务学堂 2(材料分析题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其名正言顺,购成之后,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会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官民通行之物不,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请回答; (1)曾国藩这段话反映的内容是中国历史上的什么运动, - 18 - (2)你怎样理解材料中“剿发捻,勤远略”, (3)你认为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简答题:洋务运动的内容是什么,你怎样评价它, 第七课 戊戌变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戊戌六君子 (二)能力目标

42、:同学们能够结合课本,利用新闻报告、宣传画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解释维新进步人士的立场。刺激起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维新变法的展开、百日维新 三、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交流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五、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一) 课前预习: 1、 什么是公车上书,它的经过、地位和作用怎 样, 背景: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民族 危机空前严重。 经过: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43、(目的)。 作用: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 戊戌变法变法的背景、时间、指导思想、内容、报刊、结果、意义各是什么, (1)背景:1895年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2)时间:1898年6月9月 (3)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 (4)指导思想:变法图强。 (5)序幕:1895年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6)报刊与团体: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宣传维新思想;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7)高潮:1895月6月,光绪帝发布法令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至9月变法失败共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44、 (8)结束: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 19 - 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杀死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3、“百日维新”的内容 1、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2、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3、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军队等。 4、军事:训练新式海军。 二、当堂训练: (一)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有什么影响, 1、性质:是爱国救亡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影响: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历史功绩)。 (

45、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及启示是什么, 1、失败的原因: (1)主观原因:维新派没有实力;没有发动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2)客观原因:顽固派势力强大;改革不彻底,没有涉及人民群众的利益。 2、启示:(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通过变法使中国富强的道路是行不通的。(2)要摆脱侵略,求得国家富强,必须推翻落后的封建制度。 (三)你对戊戌变法又什么认识, 1、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康有为等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国家学习,敢于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

46、四)假如维新变法成功了,中国会如维新变法派设计的那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吗, 三、板书总结 时间 人 创办报纸 政治 序幕 :公车上书 准备 变法 内容 经济 组织强学会 文化 意义 失败: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说明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运动在中国是行不通- 20 - 的。 四、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维新变法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 2、维新变法发生于 年,前后仅仅存在了103天,故又称 。 1898.9 发动政变,把 囚禁在中南海,又令逮捕维新人士。 (二)材料分析 谭嗣同临死前,面对围观的群众,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 1文中说的“贼”指的是什么, 2(维新派为什么会无力回天, 我们应向主人翁学习什么精神, (三)。简答题 1. 简述维新变法的内容意义。 2(维新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第8课:辛亥革命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