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丽研修日志五.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23636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崔秀丽研修日志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崔秀丽研修日志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崔秀丽研修日志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崔秀丽研修日志五.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读懂学生触及思维和情感的深处”有感今天我听了任景业老师“读懂学生触及思维和情感的深处”的讲座。经过此次交流活动,我深有感触,重新思考了自己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体会:怎么样才叫读懂学生呢?首先,我们要确定学生的原意,正确理解学生的意思,才能发现问题,当然,问题发现了,一定要引起注意,要重视学生的问题,并且进行确认。接下来就要还原过程,用任老师的话讲,叫做思维还原。我的理解就是身份转换,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把出现的问题还原,回到学生的解题过程。最后,究其根源,任老师给的名词是思维溯源,也就是回到源头,找到问题的关键,明白学生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有时我们看到东西产生的

2、思维过程和孩子真实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不一样的,“视觉对象不等于思维对象”。我们成人不会犯错,但是孩子会犯错,比如,孩子对等号的理解与我们成人对等号的理解不同,我们都知道等号两边要相等,常识性的认读规律都是从左到右,但是,孩子见到等号放在前面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从右到左来解题。此外,小学生的情感很丰富,也很敏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威严崇高的象征,如果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被老师在班级里,在同学面前定位成差生,那这个学生在班级里就会变得没有地位,感到自卑,被其他同学嫌弃。这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学生需要老师的爱护,他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也许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给他无比的信心和勇气。作为老师,我们要获得学生的信任,让他对你所教学科产生兴趣,主动学习,兴趣学习,而不是让学生被“填鸭式”的教育折磨得失去学习动力。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真正地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真正的触及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深处,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进行知识的灌溉。我觉得,任老师的讲座对我来说就有如春风化雨,给我指引了一片豁然开朗的天地。而我呢,能不能让我的学生们也感受这种春风化雨的温暖呢?我想,我会不遗余力的努力,给我的学生们带去春风化雨的指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