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交通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27024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与交通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与交通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与交通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与交通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与交通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数学与交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36人,女生占三分之二,纪律较好,但女生好学不聪明。总体看课堂气氛不活跃。本节课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一定有难度,所以我想只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起点上,尊重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所有学生通过本堂课都能有所收获。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2.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过程与方法1. 经历从具体问题抽象到数学问题以及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学模型的应用。2. 获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

2、学应用的意识,及数感和空间感。三、知识与技能1.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使学生从“起点、方向、时间、结果”四个方面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学会运用线段图表示相遇问题的相等关系。2. 能正确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相遇问题的特点及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相遇问题相等关系的抽象,对同时的理解。教学资源每人一组两色小棒。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创设情景1. 出示情境图“送材料”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获得的信息,理解题意(相遇)2.全班交流“相遇”意义,引导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3.师:如果是两个人或两个物体同时相对运动,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相遇问题。(板书副课题:相遇)教学活动2二、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1.小组讨论,小棒演示。2.汇报交流。3.要知道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首先得知道两车跑的路程谁多谁少?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快一些,相同时间小轿车跑的路程就多,从线段图可以估计他们的相遇地点距离遗址公园近,所以,估计相遇地点在李村附近。教学活动3三、思考并解决“出发后几时相遇?”问题1.引导学生把抽象的问题用线段直观的表示出来:面包车行驶的路程 小轿车行驶的路程 遗址公园 天桥2.各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出相遇用的时间?3.汇报交流,引导写出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路程速度和=时间(算术方法)速度和时间=路程(方程

4、法)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总路程解:设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那么面包车行使40x千米,小轿车行使60x千米。 60x+40x=50 100x=50 x=0.5教学活动4四、让学生体会用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比较方便。1. 算式方法简单,但思考难度大。2.方程方法是顺向思维,很容易,所以简单。小结:有些问题用方程来解决更容易思考,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教学活动5五、思考“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多远?”1.各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多远?实际就是求出面包车行使的路程,就是:400.5=20(千米)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20千米。也可以算出小轿车行使的路程:600.5=30(千米)总路程小轿车行使的路程:5030=20(千米)小结:同学们能从多个角度看出问题的实质,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值得表扬,希望今后再接再励。教学活动6六、课堂检测1、解方程:9x-4x=6.5 2y+y=1052、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修建一条9千米的公路,两队同时从两端开始修建。甲队每天修80米,乙队每天修70米。多少天完成任务?两队各修建了多少千米?3、练一练:第4、5题教学活动7七、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