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27544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数学思考: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 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3、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运算简洁美,体验“乘法分配律的价值所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关键:通过举例,比拟运算的顺序和结果。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1、回忆:说

2、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表示。2、初次感知规律。(1)出示练习。第二组3X4 + 2X411X2 + 9X2(20 + 4) X5第一组(3 + 2) X4 2X (11 + 9) 20X5 + 4X5(2)同桌分别计算、题中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3)比拟每组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先算什么,再算什 么,结果怎样?(4)猜想可用什么符号连接?(5)观察、激趣、导入:第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 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实例感知初探规律1、创设情境。在同学们植树的情境中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分别 发现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3、,今天我们继续来解决植树中的另一个 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1)继续出示主题图。(2)学生读题,看图弄清题意。并展示不同的方法。(板演或投影展示, 4X25+2X25(3)独立列式解答, 最好也有错误的算式)(4+2) X25=6X25=100+50=150 (人) 25X (4+2)=150 (人) 25X4+25X2=25X6=100+50=150 (人)=150 (人)2、畅说思路。你是怎么思考的?这些算式分别先求什么?再求 什么?结果怎样?(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代表性的学生发言)3、分类整理。如果按照算式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可以分成哪几 类?根据学生答复板书:第一类:和

4、,先算和,再算积;第二类:和,先算两个乘积,再算和。4、探索问题。两种算式,不同的意义,不同的计算顺序,但结果却都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找 和这两个算式来研究研究。(1)根据计算结果,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2) X25= 4X25+2X25(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相等关系。引导表述:左边是和的积,右边是积的和,结果相等。(三)合作交流 揭示规律1、初说规律。(1)小组活动。用自己的话在组内交流你发现的规律。(2)验证规律。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 是如何进行验证的,你能运用学过的方法来验证刚刚我们发现的规律吗?利用和两个算式验证规律。学生自

5、己举例验证。(3)概括你发现的规律。(4)师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2、命名定律。(1)填写(+ )X = X +X。 x( +) = X + X(2)概括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 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3)用字母表示:(a+b) Xc = aXc+bXccX (a+b) = cXa+cXb3、比拟定律。比拟乘法分配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区别(乘法分配律是 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间的一种规律;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只是同 级运算中的一种规律)。(四)稳固练习运用规律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 (24 + 8) X 125=X+X(2)25X(20

6、4)=25* 25 X(3) 45 义 9+55 X 9=(+) X(4) 8X27 + 73X8=8 义(+)2、下面各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吗?为什么?把能用的写出 来。(1) (12+31) +82(2) 17X17+15X16(3) 14X9+9X36(4) (24+37) X83、指导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注意点。(1)什么时候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35+65) X 17 25X4+25X 10 这些题都要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吗?(2)在运用乘法分配律时,尤其是积和的形式时,要先找出加 号两边相同的量。28X19+72X8128X19+28X81比拟,谁可用乘法分配律简算?4、思考题

7、。(1) 9X47+53X9=(2) 8X (125+25+5)=(3) (10003) X8= (4) 125X13125X5=讨论:怎样计算更快?你运用了哪个规律?如果是两个数相减再乘,乘法分配律还成立吗?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6X25m (4+2) X25(2) 4X25+2X25=100+50=150 1人)=150 (人)4+2) X 25=4X25+2X25(学生举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 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 Xc=aXc+bXcaX (b+c)=aXb+aX

8、c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是继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之后的新的运算定律, 它们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一并被称为数学大厦的基石,但它 不同于其他运算定律是单一的运算,是乘法和加法、减法混合的运 算,其抽象程度要高一些,不少孩子到了六年级还常晕晕乎乎把乘 法分配率弄错,因此,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本课难度偏大。首先是让学生从做一些练习题,感知乘法分配律,从形式上观 察,导入了课题。接着通过前边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例子中 解决问题去理解乘法分配律:一共2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组里8 人负责挖坑和种树,4人负责抬水和浇树。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活 动?通过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得到两个算式。

9、我先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题目,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解题的方 法,再叫学生畅说思路,最后突显其表现的形式。如(4+2) X2与4 X25+2X25所用的数字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结果相等,然后观察 它们之间的形式变化特点,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写成两个积 相加的形式,借助对同一实际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让学生体会乘法 分配律的合理性。这是生活中遇到过的问题,所以学生能够理解两 个算式表达的意思,也顺利地解决了这两个算式相等的问题。由此, 学生跨进了乘法分配律的大门。可是在引导学生解答题目的过程,我没有引导学生去分析题目, 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在此根底上理解(4+2) X25的意义是6个25 的和是多少,与4X25+2X25的意思就是把4个25再加上2个25也是6 个25的意义其实一样。我直接把两个等式连接,叫学生东形式上, 运算顺序上去观察、推理、总结。在板书设计上我没有做到有方案 的书写。对于练习题的设计,在第一课时来说我的题目有点难,我 应该把重点放在形式上的训练,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在备课之前应该先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去设计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