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卷Ⅱ《商君列传》.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58630 上传时间:2022-0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全国卷Ⅱ《商君列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全国卷Ⅱ《商君列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全国卷Ⅱ《商君列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全国卷Ⅱ《商君列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全国卷Ⅱ《商君列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全国卷Ⅱ《商君列传》.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全国卷H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 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 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 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 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 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 “治

2、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 不循古 而王,更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 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 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瓢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 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 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

3、梁。惠王曰:“寡人 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 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

4、境/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 西戎。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 于青史。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 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D.瓢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 在刑罚之中 较轻。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B. 商鞅旁征

5、博引, 说服孝公变法。 他初步站稳脚跟后, 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 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 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干数。【参考答案】14. B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断

6、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标志, 如作主语、 宾语的名词、 代词, 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适遇公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 “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公叔座说: “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 ”句中“年虽少”与“有奇才”是公叔座推荐商鞅的话, “有”的宾语是“奇才” ,不能断开。排除A 项。 “愿举国而听之”意思是“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

7、给他” ,此句语意连贯,中间不需要断开。排除D项。鞅听用鞅”即“任用商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分析可知,B 项断句正确。故选B。15.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 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B 项解说错误, “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故选 B。12 .C. 解析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

8、”说法错误,文中“太子犯法,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并未对其本人施以刑罚。故选C。13 .(1) 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就不必遵循旧礼制。( 关键点:苟,如果;法,效法;故,陈规;循,遵守;“可以 ( 之 ) 强国”“可以( 之 )利民”都是省略句。 )14 ) 法令在百姓中实行一年, 秦国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适宜的人数以千计。( 关键点:期年,满一年;之,到。“令行于民”是介词短语后置句。 )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9、、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 ( 1)苟,如果;法,效法;固,陈规;循,遵守。 “可以(之)强国” “可以(之)利民”都是省略句。 ( 2)期年,满一年;之,到。 “令行于民”是介词短语后置句。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学, 事奉魏国相国公叔座。 公叔座知道他有才干, 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进荐。适遇公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 “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公叔座说: “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

10、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 ”公叔座已死,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国中下令寻求贤才,准备重建秦缪公的霸业, 东方要收复被魏国侵占的土地, 于是就西行进入秦国, 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孝公。孝公与他交谈,好几天还不满足。景监对卫鞅说:“你用什么说中我国君的心意?我的国君高兴得很啊。”卫鞅说: “我就用强国之术向国君陈述,国君大为高兴。”秦孝公立即任用卫鞅,卫鞅准备变法,但秦孝公担心天下非议自己。卫鞅说: “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成名,做事犹豫不定就不会成功。圣人如果可以强国,就不袭用成法; 如果可以利民,就不遵循旧礼。 ”秦孝公说: “好。 ” “治理社会不只一条道路,有利国家不必效法古代。所以商汤、

11、周武不循古道而缔造王业, 夏桀、 商纣不改礼制而亡国。 违反古道的不可以否定,而因循旧礼的不值得赞美。 ”秦孝公说: “好。 ”用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决定变法的命令。 法令在百姓中实行一年,秦国百姓到国都来说新法不适宜的人数以千计。 在这时太子触犯法令。 卫鞅说: “法令不能实行, 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法令。 ”准备依法惩处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便对太子傅公子虔行刑,并对太子师公孙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法令了。实行新法十年, 秦国百姓皆大欢喜, 路上不捡拾他人遗物, 山中没有蟊贼强盗, 家家富裕,人人满足。于是秦孝公任用卫鞅为大良造。经过五年,秦人国富兵强,秦孝公派遣卫鞅领兵攻伐魏国。 卫鞅事先埋伏穿戴盔甲的武士而袭击俘虏了魏公子印, 乘势攻击他的军队, 全部打垮魏军而返回秦国。 魏惠王因军队屡次败于齐国、 秦国,国内十分空虚, 日益衰落, 非常恐慌, 于是派遣使者割让河西之地奉送给秦国以求和解。而后魏惠王就离开安邑,迁都到大梁。魏惠王说: “我悔恨当初不听公叔座的话啊。 ”卫鞅击败魏军归来,秦孝公封给他於、商之间的十五个邑,从此号称商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