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76208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教案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第一学期教案 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的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1 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

3、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重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本册难点: 1、进位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时安排: 2 一、长度单位(3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4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三、角

4、的初步认识(3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 ?3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 6的乘法口诀?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观察物体(4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 8的乘法口诀?3课时 9的乘法口诀?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 3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学习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学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5、性。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米和厘米的长度关系。 4、通过看图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画线段。 (二)基本技能: 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三)情感态度: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习惯。 2、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难点: 会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学画线段。 课时划分: 3课时 4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课时 认识米 1课时 认识线段1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学习内容: 教材1-3页例1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在测量活

6、动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课前准备: 尺子、硬币、曲别针、刀子、正方体、三角形、图钉、纸盒等。 学习过程: 一、教学例1: 1、 老师拿起数学书。知道数学书的这条边有多长吗, 拿出铅笔:知道这支铅笔有多长吗, 美术书又有多长呢, 2、 请大家拿出我们准备的学具:硬币、曲别针、刀5 子、正方体、三角形等, 选取你喜欢的工具量量有几个硬币长或刀子长? 3、 分组量物体:1组量数学书,2组量铅笔,三组量尺子。 4、 分组汇报测量结果。 5、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统一种东西,结果却不一样呢,(小

7、组讨论) 6、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测量结果相同, 二、完成做一做。 (一)完成第1题。 1、 豆角大约有几个正方形长,胡萝卜呢, 2、 你是怎么知道的, 3、 自己量一量,填写在书上。 4、 我们量这些粮食就是用的统一的单位。 (二)第2题。 1、 用铅笔量桌椅的长度。 2、 分小组活动。 3、 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三)第3题。 1、 估一估这些文具有几个正方体长。 2、 填写在书上。 3、 集体订正。 6 三、例1。 1、 你知道一个正方体的一条边有多长吗, 2、 请你拿尺子量一量。 3、 你是怎么量出有1厘米的, 4、 老师示范量的方法。一边量一边叙述。 5、 对,正方体的边有1厘米长。

8、1厘米就是这么长。 6、 那一个图钉有多长呢,请你也来量一量。 7、 看看你的哪个手指大约是1厘米, 8、 你还知道有哪些物品大约有1厘米长, 四、练习。 1、 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估一估,再用曲别针量一量。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课后记: 第二课时认识长度单位-米 学习内容: 认识长度单位-米 学习内容: 教材3-4页例2、例3及练习一15题。 学习目标: 1、 认识米和米尺,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7 =100厘米。 2、 学会实际操作的方法。 3、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课前准备:

9、5厘米长的纸条、米尺、1米长的绳子、卷尺。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上节课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测量物体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这节 篇二: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 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进一步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的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

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8 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来自:WWw.Zaidian.Com 在点网:2014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教案)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进一步认识钟表,了解钟表内一大格表示的时间意义。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

11、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重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本册难点: 9 1、进位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一、长度单位(3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4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

12、 四、表内乘法(一)(14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 ?3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 6的乘法口诀?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观察物体(4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14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 8的乘法口诀?3课时 9的乘法口10 诀?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学习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学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让学生初

13、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米和厘米的长度关系。 4、通过看图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画线段。 (二)基本技能: 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三)情感态度: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习惯。 2、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11 学习重点、难点: 会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学画线段。 课时划分: 3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课时 认识米 1课时 认识线段1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学习内容: 教材1-3页例1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在测量活动中,通过自主探

14、索、合作交流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课前准备: 尺子、硬币、曲别针、刀子、正方体、三角形、图钉、纸盒等。 学习过程: 一、教学例1: 12 1、 老师拿起数学书。知道数学书的这条边有多长吗, 拿出铅笔:知道这支铅笔有多长吗, 美术书又有多长呢, 2、 请大家拿出我们准备的学具:硬币、曲别针、刀子、正方体、三角形等, 选取你喜欢的工具量量有几个硬币长或刀子长? 3、 分组量物体:1组量数学书,2组量铅笔,三组量尺子。 4、 分组汇报测量结果。 5、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统一种东西,结果却不一样呢,(小组讨论) 6、

15、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测量结果相同, 二、完成做一做。 (一)完成第1题。 1、 豆角大约有几个正方形长,胡萝卜呢, 2、 你是怎么知道的, 3、 自己量一量,填写在书上。 4、 我们量这些粮食就是用的统一的单位。 (二)第2题。 1、 用铅笔量桌椅的长度。 2、 分小组活动。 3、 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13 (三)第3题。 1、 估一估这些文具有几个正方体长。 2、 填写在书上。 3、 集体订正。 三、例1。 1、 你知道一个正方体的一条边有多长吗, 2、 请你拿尺子量一量。 3、 你是怎么量出有1厘米的, 4、 老师示范量的方法。一边量一边叙述。 5、 对,正方体的边有1厘米长。1厘米就是这

16、么长。 6、 那一个图钉有多长呢,请你也来量一量。 7、 看看你的哪个手指大约是1厘米, 8、 你还知道有哪些物品大约有1厘米长, 四、练习。 1、 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估一估,再用曲别针量一量。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课后记: 第二课时认识长度单位-米 学习内容: 认识长度单位-米 14 学习内容: 教材3-4页例2、例3及练习一15题。 学习目标: 1、 认识米和米尺,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 学会实际操作的方法。 3、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课前准备: 5厘米长的

17、纸条、米尺、1米长的绳子、卷尺。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上节课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测量物体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这节 课我们继续学习测量物体。 二、教学例2。 1、 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纸条) 2、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厘米就是这么长:老师给学生看尺子。 篇三:2014年秋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15 1、课题: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

18、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过程: 1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把尺的刻度O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教学反思: 2 2、课题:认识米 1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等

19、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师:米尺、一支铅笔、一根筷子、卷尺、皮尺。生: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 教学过程: 3 板书设计: 认识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4 3、课题: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7 (三)情感、

20、态度、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弯曲的两根毛线(不同长度)。学生:学生尺。 5 篇四:2013-2014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18 一、创设情境,导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裁缝”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 小裁缝遇到了什么问题,认真想一想,你能帮助他吗,从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教师口述故事)有一天,裁缝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要做一条裤子,小裁缝热情地接待了客人。紧接着,裁缝师傅认真的量出了裤子的长是3拃,小裁缝也认真的在布料上拃了3拃,裁出了裤子,并缝制好了。过了几天,客人来取裤子了,穿在身上一试,新裤子太短了了。这时师傅走过来,用手量了一下,生气地对小裁缝说:“告诉你

22、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两拃。”小裁缝心里想:“我明明量的是3拃,怎么变成了2拃,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请生自由回答) 二、参与活动,探索交流。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19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一步、一庹( tu)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

23、,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

24、,(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20 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

25、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 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 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课件呈现食指的宽21 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 学生积极发言。 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

26、是几厘米,从O到7呢, 学生自主学习。 4(教学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汇报交流。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O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 (2)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 5(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

27、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 22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说明: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四、拓展提升,自主盘点。 1 物体长( )厘米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

28、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把尺的刻度O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3 第2课时认识米 教学内容:P4及练习一第3、4、5题。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2、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师:米尺、一支铅笔、一根筷子、卷尺、皮尺。 生: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用米尺

29、完成对物体的测量,掌握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出问题。 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生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生2: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请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学生举手,教师让一位手拿30厘米长的尺子的女生来量黑板的长,要求其24 他学生注意看着。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在尺子的右端作个记号再往下量,并口算着:30厘米、60厘米、90厘米?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 说一说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 二、参与活动,探索交流。 1(认识米尺。 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

30、烦了,拿老师的这把尺子(教师出示米尺)试试,指名上台量一量。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 教师指出: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 篇五:20132014年二年级数学 上册教案 人教版 20132014学年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的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

31、算方法的多样性。 25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32、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6 本册重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本册难点: 1、进位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一、长度单位(3课时) 二、1

33、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4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 ?3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 6的乘法口诀?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27 五、观察物体(4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 8的乘法口诀?3课时 9的乘法口诀?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九、总复习

34、?4课时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学习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学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米和厘米的长度关系。 4、通过看图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画线段。 (二)基本技能: 28 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三)情感态度: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习惯。 2、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难点: 会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学画线段。 课时划分: 3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课时 认识米 1课

35、时 认识线段1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学习内容: 教材1-3页例1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在测量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课前准备: 29 尺子、硬币、曲别针、刀子、正方体、三角形、图钉、纸盒等。 学习过程: 一、教学例1: 1、 老师拿起数学书。知道数学书的这条边有多长吗, 拿出铅笔:知道这支铅笔有多长吗, 美术书又有多长呢, 2、 请大家拿出我们准备的学具:硬币、曲别针、刀子、正方体、三角形等, 选

36、取你喜欢的工具量量有几个硬币长或刀子长? 3、 分组量物体:1组量数学书,2组量铅笔,三组量尺子。 4、 分组汇报测量结果。 5、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统一种东西,结果却不一样呢,(小组讨论) 6、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测量结果相同, 二、完成做一做。 (一)完成第1题。 1、 豆角大约有几个正方形长,胡萝卜呢, 2、 你是怎么知道的, 3、 自己量一量,填写在书上。 4、 我们量这些粮食就是用的统一的单位。 (二)第2题。 30 1、 用铅笔量桌椅的长度。 2、 分小组活动。 3、 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三)第3题。 1、 估一估这些文具有几个正方体长。 2、 填写在书上。 3、 集体订正。 三、

37、例1。 1、 你知道一个正方体的一条边有多长吗, 2、 请你拿尺子量一量。 3、 你是怎么量出有1厘米的, 4、 老师示范量的方法。一边量一边叙述。 5、 对,正方体的边有1厘米长。1厘米就是这么长。 6、 那一个图钉有多长呢,请你也来量一量。 7、 看看你的哪个手指大约是1厘米, 8、 你还知道有哪些物品大约有1厘米长, 四、练习。 1、 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估一估,再用曲别针量一量。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课后记: 31 10、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提高数学及格率,力争使及格率达95%。第二课时认识长度单位-米 垂直于切线; 过切点; 过圆心.学习内容: (1) 弧长公式: 弧

38、长 (R表示圆的半径, n表示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认识长度单位-米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学习内容: 三三角函数的计算教材3-4页例2、例3及练习一15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学习目标: 1、 认识米和米尺,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 学会实际操作的方法。 3、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课前准备: 锐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A的三角函数当锐角A变化时,相应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之也随之变化。5厘米长的纸条、米尺、1米长的绳子、卷尺。 函数的增减性: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上节课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测量物体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这节 七、学困生辅导和转化措施课我们继续学习测量物体。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