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76048 上传时间:2022-0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2).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整式的加减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七年级 课时:第1课时 提供者:薛婷 单位: 临猗县临晋初中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三章整式的运算的第四节的第一课时,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

2、承上启下的课。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二)过程与方法(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对

3、新生事物很感兴趣,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师利用活动游戏或根据情况创设情景,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进行表示,再利用所学的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法则验证自己的发现,从而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算理。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投影显示:问题:、上式是否是整式? 、什么是整式?单项式?多项式? 、上式的计算结果是什么?在计算的过程中应用了已学的哪些知识

4、?看投影:回忆所学知识逐一回答问题。除复习前节内容外,同时复习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内容,为本节学习做好准备。2、显示书中p6上的问题,在学生思考讨论过程中引导出正确签答案,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同桌讨论研究,由学生逐一回答三个问题,同时请一人在黑板书写问题所涉及的代数等式。问题(1)的正确导出是关键,在要适当引导,若学生用具体数字讨论可问“发现的规律对任意两位数都成立吗?”3、显示p6“做一做”的三个问题。任意写一个三位数交换它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又得到一个数两个数相减 两个数相减后的结果是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对任意一个三位数都成立吗?学生分组讨论,由学生评议结果。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

5、化简算式中所运用的法则。4、对前面讨论的问题作小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大胆设想的积极态度,写出任两(三)位数的代数式,请学生讲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了哪些运算?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适当笔记,并回答提问。对表示任意两位数,三位数的表达式要理解。5、投影显示书p7,例1,讲清题目,请两名学生到前面演算。两名学生在黑板演算,其余学生在下面完成,然后由学生评议。由学生进行过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演练,可让学生自己完成例题。6、总结学生板演和互评的结果,指明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学生归纳记忆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7、随堂练习:投影显示练习题。第一组:基本练习p8。第二组:思考提高题。基础练习,独立完成后互评

6、,思考提高题学生板演并说明步骤,原理。通过练习,反馈课堂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开阔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空间。8、总结学生练习过程和结果及时鼓励和表扬。 组织学生做课堂小结。由几名学生做课堂小结,最后由一人做总结发言。培养学生归纳和语言表过能力,教师适当指导即可。9.布置课后作业七、教学评价设计 项目评价内容评价等第精神状态1学生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整齐。2学生精神饱满、坐立端正、表情自然、脸带微笑。3学生的发言响亮、清晰。4学生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参与程度1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长(70%),投身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之中。2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

7、题,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3学生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4学生善于思考,能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5.积极参加小组学习活动,分工明确,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并且能够确实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认识。参与效果1学生普遍具备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2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3学生普遍具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见解。4.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发展,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目标。被评价班级 总评等第 班级亮点 改进建议注:评价等第分为:优、优-、良、良-、一般五等。八、板书设计一 投影显示:二 显示书中p6上的问题三 显示p6“做一做”的三个问题。四 小结五 投影显示书p7,例1六 总结学生板演和互评的结果,指明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七 随堂练习八 课堂小结九 布置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