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3).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96404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3).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摘要: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关键词:习惯 审美 欣赏 形式多样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获得审美知识和其他知识的过程。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美术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

2、养均有极大的作用,对开阔视野,丰富生活,激发学生对美术表现的向往与追求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一、小学生的美术欣赏心理、欣赏习惯及知识经验积累 在小学生美术欣赏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师生与美术作品之间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教与学之间应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教师必须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欣赏心理、欣赏习惯及知识经验积累的特点基础上,帮助小学生掌握一定的欣赏技能和审美概念,引导小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对作品最初的直觉印象到对作品的形式美的感受,进而深入体验作品的内在涵义。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使

3、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风筝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小学美术欣

5、赏作品的分类 小学美术欣赏作品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这类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二是范图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技法而配备,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三是同龄小朋友的优秀作品欣赏。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是儿童心理世界的反映。如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在准确,表现无拘无束。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鸣。四是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以及

6、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这类作品制作精妙,具有很高的美术观赏价值。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特点是要求学生全面地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的面貌,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去。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教学形式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对于处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审美经验以及不同的欣赏题材,都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欣赏教学真正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1、游戏欣赏法把要欣赏教学的美术作品,设计在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中,并在游戏过程中完成欣赏目标。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用我们小学低年级的欣赏教学

7、。低年级的小朋友好动,而欣赏恰恰是需要静下来的,如何让他们静下来欣赏,就要抓住他们的喜好游戏。游戏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照顾的面很广。2、比较欣赏法将层次不同,效果各异的作品,进行比较欣赏,让学生来判断哪些作品好,好在什么地方,是怎样处理的。在判断过程中,诱发学生进行贴实观察,并从中汲取优秀作品的构思,表现长处,同样在比较中也是体验了不同类型作品的艺术风格。通过对比比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思维发展。3、分析欣赏法分析欣赏法像通过某个窗口看风景的观察方法一样,把作品从形态、颜色、配色、构图、笔法、主题等角度加以分析,探讨作品中的诸多要素,在分析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意

8、识明晰化了,他们将欣赏所获得的技巧、方法、新思路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提高了自己的表现能力。4、实验欣赏法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体验过程中欣赏作品的变化,逐步领会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内在特征。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一些手工艺术作品的欣赏。5、临摹欣赏法通过临摹,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心灵与欣赏作品产生共鸣融合。“百看不如一临”,通过临摹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6、问题发现欣赏法设下悬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感受、分析、交流等过程来解决问题,并达到欣赏作品的目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审美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欣赏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就让我们带着信念去追求,带着希望去寻找,带着爱心去探索,带着自信上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