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16804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课文琥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了解琥珀的特点与价值,认识它的形成过程。教学准备:一组有关琥珀的图片和装饰品图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一、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解释课题1、读课题之后,请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琥珀的资料。2、老师补充介绍琥珀的资料。3、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一组不同样子的琥珀图片

2、。思考: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特点?(它们都是透明、光滑的,而且里面都有物体;不同的是里面物体不一样。)在学生交流之后,老师过渡到新课:我们今天文中介绍的是哪一块琥珀呢?(学生找准图片后,再一起欣赏文中琥珀的样子。)谁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指多名学生进行描述,建议能够抓住物体的特点来说,老师及时给予点评)那文中具体写样子的是哪个自然段?二、理解课文内容1、打开课本,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描写样子的段落自由朗读,并做上记号。(最后一个自然段)2、请学生一起读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里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有其它描写吗?(价值)老师过渡语:琥珀有这么大的价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大家再

3、自由朗读课文,具体描写它形成过程有哪些段落。(2到12自然段)3、分析琥珀形成过程(1)琥珀形成必须经历哪两个阶段?(松脂球与化石的形成)(2)仔细读课文,松脂球的形成应有哪些条件?化石形成又要哪些条件?(3)比较琥珀与黄河象化石的形成有哪些不同?(4)作者假想是什么依据?还有其他的故事发生吗?(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说出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4、学习琥珀的发现:学生朗读相关段落(13到17自然段),思考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找出文中所描写的动词。三、回顾全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1、对照板书,引导学生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再一次熟悉课文内容。2、我们这一单元学习了有关化石的两篇说明文,

4、想一想它们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倒叙、顺叙)3、优美句段的品读(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并简要的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四、拓展:1、欣赏由琥珀做成的各种装饰品,谈一谈自己的感受2、建议学生在课外多读这类型的书籍,去了解认识大自然的另一面。五、板书设计琥珀松脂球形 成:化石发 现:卷踩挖识别特点与价值:透明 光滑 内有物 ;装饰品 药用课文琥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2、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教学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

5、的条件。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课前准备:琥珀的图片、动画显示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5分)1、自古以来,小草就受到人们的喜爱,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诗文来赞美野草。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还知道哪些诗句?是啊,小草不仅装点大地,它那顽强的精神更让人钦佩不已。2、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我国现代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杂文野草,看看他的笔下的野草又是怎样的?。3、简介作者夏衍及写作背景。4、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2)有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3)知道琥珀的形成和

6、发现的过程。二、自主学习(10分)出示自学内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口述)。2、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展示:作者向我们从“琥珀的_”“琥珀_”“琥珀的_”三个方面作了介绍。教师巡视、三、合作学习(10分钟)出示合作学习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琥珀形成的过程,作者通过_而又_的想象,进行了科学的推测,描绘了一个_而_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可分成下列三个阶段:形成松脂( )( )完成思考题:小组展示,评价。四、质疑探究(5分钟)这块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与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五、小结检测(10分钟)小结

7、: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琥珀,知道了琥珀的珍藏价值。检测:一、给下列字注音琥()珀() 掸( )翅膀 晌()午 渗( )出 淹没() 包裹( )挣()扎 腐()烂 澎( )湃( ) 黏()稠() 松脂( )二、多音字组词没 挣 扎 重三、形近字组词莫( )沾( )渗( )晌( )淹( )腐( )摸( )粘( )掺( )响( )掩( )俯( )仰( )刷( )决( )绸( )抑( )涮( )绝( )稠(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热()() 前( )后( ) 详细( )( ) ( )( )时代五、回答问题。1、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2、课文哪些部分是真实的?哪些是想象?3、“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

8、泪珠里。”运用了( )的写法,其作用是什么?4、你认为松树和琥珀中的蜘蛛、苍蝇谁的生命更有价值?5、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什么?6、为什么说他们曾经挣扎过?课文琥珀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科学小品。作者是德国作家柏吉尔,他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介绍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判断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使我们进一步增加了有关化石的科学知识。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14自然段)先叙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其中312段讲述了挂在老松树上的松脂球的形成;

9、13、14段讲述松脂球变成化石,即琥珀的形成。其中包裹着一对天敌,说明这块琥珀很少见。第二部分:(1519自然段)接着叙述了琥珀的发现。渔民确认了它是琥珀,并且说“这是很少见的”。第三部分:(20自然段)最后描写了琥珀的形态,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全段共4句话,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层层推理,得出最后的判断。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培养想象能力;二是继续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要紧紧抓住琥珀形成的过程这一重点来突破,围绕着“这块琥珀形成的

10、过程有哪几个阶段”让学生讨论。文章内容和课件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明白琥珀的成因和形态。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个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真阅读课文,通过理解琥珀形成过程,培养、提高学生想象力。4、了解课文叙述的特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琥珀形成的过程,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汇报预习1、出示琥珀图片(或者实物),简单介绍相关资料。2、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主要内容。3、字词汇报读准字音:松脂 渗出 拂拭 澎湃看准字形:辣 湃 拭 黏4、再读课文,理清

11、结构第一部分:(114自然段)先叙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其中312段讲述了挂在老松树上的松脂球的形成;13、14段讲述松脂球变成化石,即琥珀的形成。其中包裹着一对天敌,说明这块琥珀很少见。第二部分:(1519自然段)接着叙述了琥珀的发现。渔民确认了它是琥珀,并且说“这是很少见的”。第三部分:(20自然段)最后描写了琥珀的形态,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二、学习琥珀的样子通过父亲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块非常罕见的琥珀,那么,这块琥珀到底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1、出示琥珀图,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2、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3、请大家自

12、由读这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4、指导朗读。第二课时一、启发谈话(出示琥珀图片)德国作家柏吉尔通过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的样子,进行了科学的推测和丰富合理的想象,告诉了我们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及发现过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作者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是否合情合理呢?二、阅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段,并试着把这段分成两层。(学生活动)(松脂球的形成、琥珀化石的形成)2、请大家默读第一部分,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几个 条件?(天气炎热、松树、苍蝇蜘蛛巧遇、大滴的松脂不断滴下来)在学习的过程

13、种,重点研读描写天气炎热的句子;描写松树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句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科学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这就为下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伏下了一笔。)3、作者对它们的交叉描述,使得故事情节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动有趣。现在请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找找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4、学生独立赏析课文。“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做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

14、蝇越来越近了。”“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小结:作者对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作者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写得又是那样传神。5、了解松脂球变为化石所需要的条件。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松脂球变成化石是否也具备了几个条件,请画出有关的句子。(后来经过很长的时间,地壳发生变化,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

15、淹没在泥沙下面,这就形成了儿石。)赏析: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这部分讲化石的形成,为什么又提到了苍蝇、蜘蛛?(时间那么长,苍蝇蜘蛛那么多,可唯有那两只被包住了,这主要是为了强调事情发生得太巧了,这颗琥珀太少见了。)板书设计:琥珀推测 松脂球 天气炎热老松树苍蝇、蜘蛛巧遇松脂不断滴下来化石 时间漫长地壳变化课文琥珀教学设计4一、教育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3、完成“思考练习”的第二题。作者是怎样想象

16、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按照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4、指导学生列出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提纲,再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根据这块琥珀进行想象的,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课后“思考练习”中第二题解决重点。三、教学过程课前一说。揭题、引读1、揭题。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化石?(学生可能回答在博物馆中见过恐龙化石、海龟蛋化石、类人猿头骨化石等。)你们见过松柏树脂的化石吗?松柏树脂的化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琥珀”。随之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根据拼音读准课题。2、引读。课文中

17、讲的是一块什么样的琥珀?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的前三句话)录像机出示琥珀的投影,让学生仔细观察,特别注意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发挥想象,练习表述这是一块与众不同的琥珀,两个小东西是怎样被关到里面的,你能发挥想象讲述一个小故事吗?指12名同学试说。(三)看看作者是怎样想象的,把想象的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再指名读出来(四)理解脉络,讨论分段1、仔细分析一下作者的想象分哪两部分内容(一是琥珀的形成过程,一是琥珀的发现过程)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2、这两部分内容作者描写较细致的是哪一部分?(琥珀形成的过程。)边读边想琥珀形成需要哪两个阶段?(松脂球的形成;松脂球变成化石

18、。)3、讨论分段。全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第二段(从“一个夏天”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讲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第三段(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的发现过程。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在科学上的价值。(五)学习重点内容,教师点拨完成“思考练习”的第2题。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按照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可同位互说,后集体交流,教师适时点拨。)1、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约摸”大概估计。因为这个时间是推测、估算的。总有一万年了的意思是:至少有一万年了,不会少于一万年。这个推算、估计是有根据的,因为松脂球变

19、成化石,需地壳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变成化石至少也得一万年之久。)2、夏天,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有松树、柏树,所以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松树林里。光有松树还不够,还要松树渗出树脂来。所以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松树渗出的一滴松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树脂一定是很大的,只有在非常热的时候松树才能渗出这样一大滴树脂,所以科学家想象这是在“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的晌午。)3、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还需要具备一些条件,这就是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淹没在

20、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海在翻腾怒吼,后来发生地壳变动“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最后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变成了化石。)4。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树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这块琥珀与一般的琥珀不同,它里面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因此,这块琥珀的形成必须具备特殊的条件,那就是事情非常凑巧,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而且正好把它们一齐包在里面。从“刚”、“刚好”、“一齐”等词语看出事情真是巧极了。如果不是凑巧,就不可能形成这样一块琥珀。)(六)按照上面的学习

21、方法,先列出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提纲,再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参考下列提纲:1、风吹浪涌,卷到岸边。2、孩子赤足踏着,挖出。3、渔民认出琥珀。(首先是“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也把埋在泥沙中的琥珀卷到了沙滩上,这才有了被发现的可能。发现琥珀的是渔民父子俩:孩子好奇心强,踏着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出来;父亲经验丰富,认出是块少见的琥珀。)(七)感情朗读,深化理解(八)质疑问难(九)总结全文作者通过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运用有关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展开了合理地想象,想象出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是推测出来的,但有科学的根据,因此是合乎情理,令人信服的。文章先写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

22、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接着写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最后写这块琥珀的特征以及它的价值。说明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苍蝇和蜘蛛了,点明文章中心。五、布置作业1、在括号里填上带点字的正确解释条。(只填数码)(1)海水渐渐漫上来。( )(2)这儿,漫山遍野盛开着野花。( )(3)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认真,决不能漫不经心。( )漫:到处都是,遍。不受拘束,随便。水过满,向外流。(1)老松树渗出许多松脂。( )(2)这些教科书渗透着烈士的血。( )渗: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透过。比喻一种事物或努力逐渐地进入到其他方面。2、填空。(1)约摸算来,总有( )年了。(2)夏天,晌午的太阳光( )地照射着整个

23、树林。(3)( )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4)蜘蛛( )扑过去,( )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 )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 )包在里头。课文琥珀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知道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想象的依据,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4、了解本课叙述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的条件。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琥珀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1、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可能提出的问题: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2、认识琥珀。交流

24、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课文讲的这一块琥珀跟一般的琥珀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这块琥珀的样子的语句。(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个苍蝇,一个蜘蛛。透明)过渡:你们想知道这么漂亮的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吗?课文哪些内容讲了琥珀的形成过程?请找出来。(第至自然段)三、学习琥珀化石形成部分。过渡:琥珀的形成也就是由松脂球的形成和化石的形成两部分组成。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松脂球的形成条件?(至自然段)(一)默读课文2至9自然段。思考: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1)松树林。(琥珀是松脂化石,要具有松脂这

25、个条件,必须在松树林里。)(2)天气炎热。(松树要渗出厚厚的松脂,还要不断地往下滴,没有火辣辣的太阳是不行的。只有在炎热的夏天才会有高温照射,才能流出松脂。)(3)蜘蛛正扑过去准备吃掉苍蝇。(这个珍奇的琥珀就在于它里面恰恰有两个小昆虫在一起。)(4)松脂不断往下滴,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才能积成球。3、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四个必需条件都找到了。作者对它们的描述,使得故事情节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动有趣。现在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找找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4、感情朗读好句或好段(二)学习化石的形成的部分自由读第10至12自然段。(1)问:我们已经学习了黄河象,还记得古生物要变成化石必需有几个条件吗?(陷入淤泥里被河水淹没。尸体腐烂了被埋在地底下。岁月漫长。地壳发生过变化。)(2)默读课文,看看松脂球变成化石是否也具备了这几个条件,画出有关的句子。1、讨论交流。2、师小结。变成化石的条件:、时间长。、陆沉水漫。、松树腐烂。、泥沙掩埋。3、指导朗读这部分的内容。四、延伸并总结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大家都说得很好,那么这块琥珀是谁发现的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五、布置作业:按一定的顺序,简要复述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